历史地名
①即古卢龙山。在今河北迁西县北。《清一统志·承德府一》:乌龙山“在府东南二百五十里。古卢龙山也。卢龙塞当在其地”。杨守敬《水经注疏》谓卢龙塞即“今潘家口”。
②一名乌山。在今浙江建德市东北五十八里。宋《淳熙严州图经》卷2仁安山:“旧名乌龙山,其傍当驿路,有岭亦名乌龙岭。”北宋末改名仁安山,明初复旧名,李文忠败苗帅于乌龙岭,即此。
③即乌奴山。在今四川广元市西。清彭遵泗《蜀碧》卷1:崇祯十年(1637),李自成由汉中攻广元,杀总兵侯良柱,“结七十营于乌龙山下”。《清一统志·保宁府一》:乌奴山,“《旧志》:一名乌龙山”。今山东麓有“广元皇泽寺”。
④即今云南东川市西珙王山。唐至明称乌龙山。《元混一方舆胜览》:乌龙山,“山有十二峰,北临金沙江,蒙氏封为东岳”。《云南山川志》:“山北临金沙江,有十二峰耸秀,为诸山之冠,八6*九月间,上常有雪。其顶有乌龙泉,下流为乌龙河。蒙氏封此山为东岳。”
又称乌龙岭。在浙江省建德市东。海拔909米。山势磅礴雄伟,为古严州府的镇山。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苗帅杨完者屯兵乌龙岭,李文忠、邓愈击败之,即此。山中层峦叠嶂,林木葱郁,风景优美。有乌石寺,为古代名刹。
乌龙的解释 1.黑龙。 清 袁枚 新齐谐·风水客:“公面纯黑,颈以下白如雪,相传乌龙转世。官至大学士。”2.犬名。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九:“ 会稽 句章 民 张然 ,滞役在都……养一狗,甚快,名曰乌龙。”3.泛指犬。 唐 李商隐 题二首后重有戏赠任秀才诗:“遥知小阁还斜照,羡杀乌龙卧锦茵。” 宋 柳永 玉楼春词之五:“乌龙未睡定惊猜,鸚鵡能言防漏泄。”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一·狗:“或云为物
山的字典解释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
旧县名。山东抗日根据地设。1941年由莱芜县东部及博山、蒙阴两县各一部分析置。1944年改名莱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