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黄瓜炭疽病

黄瓜炭疽病

黄瓜炭疽病,黄瓜生长中后期发病较重,贮运期的瓜条也会发病。叶片受害时,初期出现水浸状小斑点,后扩大成近圆形病斑,淡褐色,病斑周围有时有黄色晕圈,叶片上的病斑较多时,往往互相汇合成不规则的大斑块。干燥时,病斑中部易破裂穿孔,叶片干枯死亡。后期病斑上出现许多小黑点,在潮湿时有红色粘稠物溢出。瓜条发病时,表面形成淡绿色圆形凹陷病斑,病斑近圆形,病斑中部有黑色小点,后期在病斑表面产生粉红色粘稠物。在干燥情况下病斑处逐渐干裂并露出果肉。嫩瓜不易感病,病害多发生在大瓜或种瓜上。茎部受害,在节处产生不规则黄色病斑,略凹陷,有时流胶,严重时从病部折断。叶柄上形成长圆形病斑,稍凹陷,初呈水浸状,淡黄色,以后变成深褐色。病斑环茎或叶柄一周时,病斑以上部分即枯死。你所说的炭疽病,炭疽是由炭疽杆菌所致,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人因接触病畜及其产品及食用病畜的肉类而发生感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坏死、溃疡、焦痂和周围组织广泛水肿及毒血症症状,皮下及浆膜下结缔组织出血性浸润;血液凝固不良,呈煤焦油样,偶可引致肺、肠和脑膜的急性感染,并可伴发败血症。自然条件下,食草兽最易感,人中等敏感,主要发生于与动物及畜产品加工接触较多及误食病畜肉的人员。炭疽散布于世界各地,尤以南美洲、亚洲及非洲等牧区较多见,呈地方性流行,为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来由于世界各国的皮毛加工等集中于城镇,炭疽也暴发于城市,成为重要职业病之一。目前本病在国内的发病率已逐渐下降。

1.传染源

患病的牛、马、羊、骆驼等食草动物是人类炭疽的主要传染源。猪可因吞食染菌青饲料;狗、狼等食肉动物可因吞食病畜肉类而感染得病,成为次要传染源。炭疽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也具传染性。

2.传播途径

人感染炭疽杆菌主要通过工业和农业两种方式。接触感染是本病流行的主要途径。皮肤直接接触病畜及其皮毛最易受染,吸入带大量炭疽芽胞的尘埃、气溶胶或进食染菌肉类,可分别发生肺炭疽或肠炭疽。应用未消毒的毛刷,或被带菌的昆虫叮咬,偶也可致病。

3.易感者人群

普遍易感,主要取决于接触病原体的程度和频率。青壮年因职业(农民、牧民、兽医、屠宰场和皮毛加工厂工人等)关系与病畜及其皮毛和排泄物、带芽胞的尘埃等的接触机会较多,其发病率也较高。一次感染后有较持久的免疫力。

黄瓜炭疽病,皮肤炭疽病治疗方法:

1.对症治疗

对病人应严格隔离,对其分泌物和排泄物按芽胞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处理。给高热且流质或半流质,必要时于静脉内补液,出血严重者应适当输血。皮肤恶性水肿者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控制局部水肿的发展及减轻毒血症有效,一般可用氢化可的松,短期静滴,但必须在青霉素的保护下采用。有DIC者,应及时应用肝素、双嘧达莫(潘生丁)等。

2.局部治疗

对皮肤局部病灶除取标本作诊断外,切忌挤压,也不宜切开引流,以防感染扩散而发生败血症。局部可用1:2000高锰酸钾液洗涤,敷以四环素软膏,用消毒纱布包扎。

3.病原治疗

以青霉素对皮肤炭疽分次肌注,疗程7~10日。对肺炭疽、肠炭疽、脑膜炎型及败血症型炭疽应作静脉滴注,并同时合用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疗程需延长至2~3周以上。

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采用环丙沙星、四环素、链霉素、红霉素及氯霉素等抗生素。抗炭疽血清治疗目前已少用。如有供应,则对毒血症严重者除抗生素治疗外,可同时应用抗炭疽血清肌注或静脉注射,应用前需作皮试。

祝您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