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故事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故事

篇一: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十大妖仙月出皎兮,劳心悄兮;有意变化,君莫笑兮——狐仙狐王,出现在名著《西游记》中。而九尾狐,最早是出现在《山海经》。“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山海经·南山经》),“青丘国在其北,其狐四足九尾。”《山海经·海外东经》。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是一个亦正亦邪的形象(按照正规说法,狐,狸是两种动物,只是人们叫习惯了,统称狐狸,而只有狐有仙气,狸似乎只是是俗物)。《山海经》中的九尾狐,乃是一个能“食人”的妖兽。到后来的汉代石刻画像及砖画中,常有九尾狐与白兔、蟾蜍、三足乌之属列于西王母座旁,以示祯祥,九尾狐则象徵子孙繁息(见《白虎通德论·封禅篇》)。“食人”之传渐隐,“为瑞”之说渐渐出现。但同样是东汉的《说文解字》中,解狐为“祆兽也,鬼所乘之”。可见,狐有灵气(妖气),在数千年前,已是公认。再到后来的唐宋时期,狐已经被人设庙参拜,而且十分流行。唐朝张鷟《朝野佥载》说﹕“唐初以来,百姓多事狐神,…当时有谚曰﹕无狐魅,不成村。”而到了明清,狐的形象就更加丰富了。九尾狐中最著名的妲己形象,就是在那时出现的(《封神演义》),而《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中,狐仙、狐妖的故事更是举不胜举。“妖媚”、“邪气”、“仙灵”、“神秘”、“狡猾”,可以说是中国人想到“狐”后最明显的感觉结论:狐王取材于《山海经》中的妖兽——九尾狐贵主还宫,洞庭凝碧;柳生不在,谁会此意?——龙女这有一则有关龙女与王山樵的动人爱情传说清朝同治年间,山东省有个落第的书生,由于看破了红尘,独自一个人离家远游,后搭救了龙女,随着岁月的流逝,两个人的感情越来越深,谁也离不开谁了。到后来,天从人愿,终于成了一对恩爱夫妻。两颗心贴在一起,小日子过的和和美美。想不到,这对患难夫妻没有得到善终。云路万里,百邪不侵;西域来此,建旗羽林——辟邪中国传统节日活动中至少半数以上带有祭祀祈祷求福辟邪色彩。腊月送灶,正月迎喜神,祭祖,走三桥消百病,二月百花生日,观音诞,三月清明扫墓,四月浴佛,立夏享先,五月端午采百药饮雄黄酒除病消灾,六月谢灶曝经,七夕乞巧,中元祭鬼,八月初三灶君生日,中秋妇女拜月,重阳佩茱萸登高辟邪,十月祭祖烧化寒衣,十一月冬至大如年,祭祖迎喜神。君貌狰狞,君心公正;青林黑塞,唯君所命——判官鬼判官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冥府判官。判官位于酆都天子殿中,负责审判来到冥府的幽魂。最著名的四大判官为:赏善司、罚恶司、查察司、崔判官。前三位均为职位名,不可考。但最后一位崔判官,却是十分的出名。在《西游记》及各地的传说中,均有出现。相传崔判官名珏,乃隋唐间人。唐贞观七年(633)入仕,为潞州长子县令。据说能“昼理阳间事,夜断阴府冤,发摘人鬼,胜似神明。”民间有许多崔珏断案的传说,其中以“明断恶虎伤人案”的故事流传最广。故事说:长子县西南与沁水交界处有一大山,名叫雕黄岭,旧时常有猛兽出没。一日,某樵夫上山砍柴被猛虎吃掉,其寡母痛不欲生,上堂喊冤,崔珏即刻发牌,差衙役孟宪持符牒上山拘虎。宪在山神庙前将符牒诵读后供在神案,随即有一虎从庙后窜出,衔符至宪前,任其用铁链绑缚。恶虎被拘至县衙,珏立刻升堂讯。堂上,珏历数恶虎伤人之罪,恶虎连连点头。最后判决:“啖食人命,罪当不赦。”虎便触阶而死。崔珏死后,百姓在多处立庙祭祀。结论:鬼判官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冥府判官曾于法华领大车,剪尾跑蹄皈我佛:南无阿弥陀——牛头牛头马面也是冥府著名的勾魂使者。鬼城酆都,及各地城隍庙中,均有牛头马面的形象。牛头来源于佛家。牛头又叫阿傍,其形为牛头人身,手持钢叉,力能排山。据《铁城泥犁经》说:阿傍为人时,因不孝父母,死后在阴间为牛头人身,担任巡逻和搜捕逃跑罪人的衙役。有资料说佛教最初只有牛头,传入中国时,由于民间最讲对称、成双,才又配上了马面。但也有资料说马面也称马面罗刹,同样来自佛家。但本人在查阅资料中,并未发现印度神话中有马面作为冥府差役的说法。密宗中到是有“马面明王”的形象,但那是密宗佛教中的一位大神,相传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和冥府差役相距甚远。结论:牛头马面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勾魂使者的形象。篇二:中国古代神话与传说所体现的民族精神中国古代神话与传说所体现的民族精神系别:媒介管理系班级:旅游产业管理学号:20090420105姓名:方军摘要:神话与传说是民族性的反映,中华民族文化灿烂辉煌,古代神话可谓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上古时代的中国先民们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意愿和幻想虚化成意象集合体,从而孕育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舍己为人、仁爱善良的民族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关键字:神话与传说体现民族精神神话产生在生产力和人们的认识能力都十分低下的原始时代,那时人类的意识开始发展,但思维能力极为简单,原始人对自然界和自然现象以及人类自身无法进行科学的理解和解释,他们只能凭借自己狭隘的生活体验加以想象和幻想,因而认为自然界也像人一样有意志、有性格、有感情,日、月、风、雨、雷、电,都有神在主宰着。这样,就在原始人头脑中形成了自然神的观念。从这些神话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原始人对周围世界及其自身的幼稚的认识和虚妄的想象,当然,也可以理解这正是原始人对其周围世界和他们自身的奥秘的某些探索。不言而喻,原始人所创造的这些神以及各种神的威力,只不过是还没有被人们认识的各种自然威力在人们头脑中所引起的幼稚的幻想而已,是原始人通过幻想把各种各样的自然力加以形象化、人格化的产物。中国古代神话与传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孕育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一、中国古代神话中体现出的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从中国古代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英雄神们为了达到某种理想,敢于斗争,不屈不挠,与恶劣的环境抗争。如,我们很熟悉的《女娲补天》,女娲补天时面临的是一场大灾难,人类几乎被逼到了无法生存的灭绝境地。此时,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依靠顽强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经过艰苦的斗争战胜灾难,终于还人间一个安定的生存空间。从这则神话故事里我们不难想象,当时的人类是面临着怎样的灾难和恶劣的生存状况,先民们把解除灾难的希望寄托在英雄人物身上,而在其背后,不难看出先民们所希冀的那种坚韧不屈,自强不息的坚毅的民族精神。而这种坚毅的精神在继而出现的精卫和夸父身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二、中国古代神话中体现出的舍己为人,自我牺牲和奉献的民族精神面对恶劣的环境和自然界带来的灾难,先民们顽强斗争时,必然会有牺牲和奉献,这也就孕育出了一种舍己为人,自我牺牲的博大精神和情怀。而这种精神也在那些英雄们的身上体现了出来。如,盗取天帝的息壤用以平治洪水的鲧以及他的后继者禹,还有射日为民除害的羿等。《山海经·海内经》记载了鲧禹治水的故事,鲧面对滔滔洪水,违抗天帝的命令,窃来了天帝的息壤用来阻挡洪水。这种违抗天命的结果是鲧被天帝压杀在羽山。为了平息洪水,鲧是牺牲了自己。尽管鲧被天帝压杀了,但是他的后继者禹接过了治水的接力棒,继续坚持不懈的与大自然的灾害斗争着,最终战胜洪水。《山海经·海内经》记载鲧死后三年尸体都没有腐烂,又从肚子里化生出了儿子禹,“禹卒布土以定九州”,期间“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终于完成了父亲的遗愿,治好了洪水,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鲧和禹父子俩为了治水,一个死一个历尽艰辛,为百姓为苍生的幸福勇于牺牲,福泽后世。从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从中华民族诞生起,人们就在为了美好的未来而奋斗,哪怕是为此牺牲流血。而这些精神,先民们通过神话和神话里的英雄们表现了出来。三、中国古代神话中体现出的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民族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现在提倡创新,鼓励创新。殊不知,创新精神在我们上古的神话中就已经孕育体现出来了。远古时代的先民,在与自然作长期的斗争中逐渐认识了一些自然现象并做出了简单的解释。用现在科学的眼光来看,尽管这些解释显得有些荒唐可笑,但这也说明了我们的先民已经对自然现象有所探索并有所认识。他们开始试图了解自然进而解释自然,解释自身的来源问题。相对于西方的上帝创人,我们古代神话中,解释有关人类起源问题的当首推“女娲造人”。女娲不仅补天,重整了宇宙,而且还抟黄土造人,成为了人类的始祖。纵观我国古代神话,还记载了人类脱离愚昧向文明迈进的探索和创造。如车舆、弓箭、舟船、屋宇、陶器、音乐、文学等的发明、发现。如,关于文字的起源,很早就有“仓颉造字”的传说。其他如钻木取火的燧人氏,发展种植业的神农,发明丝织养蚕的嫘祖等等这些文化英雄,都在古代神话的宝库中熠熠生辉。四、中国古代神话中体现出的仁爱善良的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中,仁爱善良是一直被推崇的,而这一点也在我们古代的神话中体现了出来。尧舜禹王位禅让的故事一直被我们所熟悉并津津称道。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王位的传承推崇的是仁爱,是禅让,而不是干戈相向。反过来看西方的王位传承,我们不难发现,充满了流血牺牲,哪怕是父子之间的王位相传,也是充满了血腥的斗争。由此可见,中华民族的这种仁爱的精神由来已久,也是值得称颂的。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神话尽管是由人们的想象、幻想构成,但它都是以现实生活作基础,是先民们探索自然、挑战自然、征服自然的体现,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逐渐凝结成一种特有的文化,这种文化凝结着人们的民族精神和价值取向。因而,这种由神话开创和奠基的民族精神也代代传承,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内在精神。这种精神也将伴随着我们世代相承,成为我们的民族精神中不灭的光辉。篇三:中国古代神话脉络中国古代神话脉络中国古代神话分三个历史时期,(1)盘古开天地-刑天杀天帝上古神时期(2)刑天杀天帝-武王伐纣自然神时期(3)武王伐纣-至今修炼神时期,生灵修炼成神。古希腊神话有神话时代和英雄时代,其实中国上古神话也可以这么分,以帝尧为分界线,之前可以称之为神话时代,主线故事是创世,造人,三皇五帝的三次神战、妖神鬼怪及其纷争,帝尧之后可以称之为英雄时代,主线故事是羿和禹等人的英雄事迹及部落纷争。腹黑男帝尧是连接两个时代的关键。天地混沌之初,有盘古,龙首蛇身,双目开闭为日夜,嘘为风雨,吹为雷电,每天撑开混沌天地一仗,天地增长为九万里,神曲化为大地,血液为江河,双目成日月,肌肉为田地,皮肤化为草木。盘古死后,先天混沌之气产生了中国古代神话的最高神明,昊天上帝,即天帝,亦称太一、皇天。楚国称其为东皇太一,(屈原诗)。其人格不显,为全知全能的神。太一和鸿钧含义接近,因此有人说太一是鸿钧老祖。盘古“开目为昼,闭目为夜”的功能被烛龙所继承,烛龙也就是烛九阴,住在钟山,人称钟山之神,长的是人面蛇身,显然和龙首蛇身的盘古有亲缘关系,另外一个和盘古有亲缘关系的,是住在雷泽的雷神,长的是人首龙身。雷神很重要,一定要记得。而伏羲,女娲,神农三人就是传说中三皇五帝中的三皇。三皇是怎么来的呢,话说燧人氏当政的时期,风姓的华胥氏部落有个妹子,就叫她华胥吧,她跑到雷泽去玩,看到有个巨大的脚印,是的,正是上文提到的住在雷泽的那个大人物留下的,于是乎悠悠然踩了上去,估计妹子想的是踩一踩又不会怀孕,悲剧的是,她怀孕了。生的两个孩子,诸位都知道,一个叫做伏羲,一个叫做女娲。当然为什么雷神的后代长的和烛九阴一样是人首蛇身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什么?其实脚印是烛九阴的?烛九阴根本就没有脚啊啊啊啊)伏羲,取得了河图洛书,推演了先天十六卦,算尽天机,天帝封其为五方上帝,也就是五帝之一,掌管东方,属木,号称青帝,人称太昊,其所在的风姓伏羲氏部落,是中华民族的源起。伏羲和女娲作为兄妹,在昆仑山交合产生了人类,咦,人类不是盘古的精气孕化的吗,我嚼得应该不是一个品种,估计盘古精气所产生的那一拨就是《黄帝内经》里所说的“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里的上古之人,他们发明了修炼的法门,后来都搬到了西边的昆仑和东边的蓬莱三岛。现在的人是伏羲和女娲交合的后代无误,至于伏羲和女娲是不是因为这件事被昊天上帝赶出伊甸园的也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咦,女娲不是捏泥土造人吗?这种说法仅见于《风俗通》,是孤例,不予采纳,在多数文献里和出土文物都证实了是伏羲和女娲结合成为人类始祖的,泥土造人的说法应该和小时候妈妈说你是垃圾堆里捡来的一个道理,小羞羞的事怎么能到处乱说呢。女娲部落接替伏羲部落掌权后,风姓部落有一个叫神农的人,他尝遍了百草,教会了人们种植和医疗,接替了女娲部落的统治,开创了神农氏的统治,神农和炎帝其实是两个人,后世常误以为是一个人,根本说不通,只不过是炎帝出自神农氏部落而已。史记中已有暗示:“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意为神农的后代治理已经衰落,而炎帝和蚩尤是黄帝的敌人。《史记封禅书》明确指出神农和炎帝是两个人:“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庄于·盗跖》说神农氏“无有相害之心”、《商君书·画策》说神农“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与《史记五帝本纪》中的“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的炎帝显然不相符合,《世本》是最早写“炎帝神农氏”的文献,意为炎帝出于神农氏部落,而非炎帝就是神农。接下来就到了五帝时期,五帝是哪五帝呢?这里采用《吕氏春秋》的说法:东方青帝-太昊伏羲,中央黄帝-轩辕,北方玄帝-颛顼,南方赤帝-炎帝,西方白帝-少昊玄嚣。我猜测太昊和伏羲并非一人,应当只是出自伏羲部落,奈何没有文献史料可以作为佐证,只好依旧当做一人,太昊伏羲修炼成圣后,昊天上帝册封他为青帝,掌管东方,历经女娲和神农两个部族的长期统治之后,神话时代的主线故事——三次神战(阪泉之战,涿鹿之战,不周山之战)正式展开!话说太昊有个不成器的儿子叫做少典,少典虽然没什么光辉事迹,却娶了有蟜氏的妹子,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黄帝,一个是炎帝(囧rz,给大神跪了)注8。黄帝继承了少典部落,居住在姬水,炎帝继承了神农部落,居住在姜水,该部落有个分支是蚩尤部落,掌控着九黎,黄帝的事迹大家很熟悉了,我就不多说了,主要是两次神战,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是神话时代的两次大高潮。阪泉之战,《史记》记载:“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躯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炎帝统领神农氏部落后日益壮大,和轩辕争夺天下,奈何不修德政,没人拥护,在阪泉和轩辕大战三场,轩辕驱使着以各种神兽作为神明的部落,并有来自昆仑山的神兽英招(为昊天上帝看管花园),陆吾(掌管天帝座下天之九部,兼管昆仑之丘)相助,座下的禺强,苗龙等儿孙也已成长为一方神明,风后,应龙等大神也正当壮年,此时的轩辕可谓神威无匹,炎帝一方阵容就没有这么强大了,只有自己的几个儿孙,炎居,并节,以及猛将刑天可用,最终因实力不济而战败,归顺了轩辕,部族被轩辕所吞并。阪泉之战后,神农氏部族有个分支后裔,叫做蚩尤,统领了九黎部落,此时强大了起来,与轩辕在涿鹿展开了第二场神战,《史记》记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有八十一位兄弟,都是兽身铁额,吃沙饮石,善于作战,两方实力均等,因此打的昏天暗地,留下许多传说,轩辕与蚩尤九战九不胜,蚩尤作大雾弥漫三天三夜,幸得风后炼制了指南车,九天玄女受西王母所命赐下天书给轩辕,常先制作了夔牛战鼓,威力巨大,应龙的水属性功法出神入化,奈何蚩尤有风伯飞廉和雨师屏翳相助,反受水害,轩辕只好向一袭青衣的神女女魃求救,止住了风雨,并最终取得了胜利,但是涿鹿战场因此大旱数年。经《山海经》和《逸周书》证实,蚩尤被应龙斩杀。黄帝和嫘祖所生的长子,叫做玄嚣(音玄箫),号青阳氏,被封为白帝,掌管西方,以凤凰作为图腾,白帝玄嚣有几个好儿子,有句芒和蓐收(音入收),后面还会出现,还有一个叫穷奇,作恶多端,被帝舜流放到邽山,化为牛状,全身长刺,叫声像野狗的野兽,成为四凶之一。玄嚣还有个儿子,名叫蟜极(音脚极不叫搅基!!),蟜极没有成帝,白帝回天上后(渡劫飞升?),在人间接替帝位的是白帝的侄子颛顼(音专需),颛顼的爹名字叫昌意,是黄帝和嫘祖的二儿子,白帝玄嚣的弟弟,但和玄嚣比起来,据称是德行不好,看到美女有点把持不住,于是在风后,常先等人的建议下没有登上帝位,风后是此时风姓部落的首领,在黄帝手下混饭吃,擅长祖传易数,好兵法,征战蚩尤时曾立下大功。常先曾在西王母坐下的九天玄女的指导下前往东海流波山斩杀夔牛(音葵牛)和雷兽制成战鼓(情节是不是有点眼熟)。黄帝手底下能臣很多,比如应龙,大鸿,力木,容成,大容,离朱等等。话收回来,第三次神战正是由五帝之一的北方玄帝颛顼和炎帝后裔共工之间展开的,颛顼是个大神,号高阳氏,屈原自称“帝高阳之苗裔”即自称是颛顼的后代。此时离那两场人神大战(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了,炎帝输后其臣子后代颇有不服,刑天就是一个,结果被砍了脑袋流放到常羊之山,挥舞着盾牌和大斧,水神共工又是一个,共工和祝融一样,是神职,掌管水的神叫共工,掌管火的神叫祝融,因此有多个祝融和共工,这个共工是炎帝的五世孙,老祝融的儿子,于是和颛顼争夺地位,带着相柳和浮游等人和炎黄部族开战,两大部族大战了一番,上天入地,玄帝颛顼法力滔天,共工失败,怒触不周山而死。看来轩辕的后代和轩辕一样霸气,专治各种不服。这一触坏了事,不周山是天柱,倒塌之后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天上破了个大口子,惊动了女娲,于是出来救场,炼石补天。至此颛顼彻底征服了九黎,令他们取消巫鬼的信仰,重回昊天上帝的怀抱。颛顼的儿子们没有太争气的,但后世有八个杰出的子孙人称八恺,还有一个儿子叫做梼杌,作恶多端,后来被帝舜流放西荒,化作人面虎神,犬毛猪牙的怪兽,成为四凶之一,注9。颛顼回天上去后,帝位由白帝玄嚣的孙子,蟜极的儿子帝喾(音帝酷)继承,帝喾号高辛氏,名俊,也就是《山海经》中的大boss帝俊。如果要写一本书来评价帝喾,书名必然要叫《帝喾和他的儿女们》,他的儿女们都有:帝喾和羲和生了十个太阳,和常羲生了十二个月亮,和简狄生了后契(商的祖先),和庆都生了帝尧,和姜嫄生了后稷(周的祖先)和常仪生了帝挚和帝女,帝挚后来因为德行问题禅让给了帝尧。帝女因为高辛氏发布悬赏,能够破犬戎者嫁女给他,结果一只五色神犬咬掉了犬戎首领的脑袋前来领赏,帝喾想反悔,帝女却不在意,下嫁给了这个叫盘瓠的神犬,成为瑶、苗、黎、畲等诸多南方少数民族的祖先,至于有盘古来自盘瓠的说法,私以为是范文澜瞎联系。咦,简狄不是吃了玄鸟的蛋才生的后契吗,玄鸟生商啊,我们都记着呢,来来来,帝喾是谁的孙子?白帝啊,白帝部落的图腾是什么?凤凰啊,不就是玄鸟吗,简狄吃的是谁的蛋还用我多说?图森破,这叫艺术加工。帝喾还有八个杰出的后世子孙人称八元。帝喾从小跟着颛顼治理天下,深得颛顼厚爱,但是好像又跟颛顼有不可告人的仇隙,乃至直接导致了英雄时代发生的数起血祸。帝喾治理天下得当,也深得后人的崇敬,他还册封了五方神官,他的叔父,玄嚣之子句芒掌管东方,司木,蓐收掌管西方,司金。颛顼的重孙名叫重黎,注10,继承了祝融的称号,司火,颛顼的老部下玄冥继续掌管北方,司水。后土掌管中部,司土。后土是和颛顼争夺帝位失败的共工的儿子,也是著名的夸父的爷爷,后土能担此重任,可见自共工挑战颛顼失败后,炎帝部族的大部分人已经彻底归心。神话时代该结束了,此时的天地是怎样的呢,帝喾站在亳都的宫殿里,目光深邃,似乎穿透了大殿,将万里江山尽收眼底,他想着:羲和生了十子后已经元

抖音看短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