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精选)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精选)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精选) 本文关键词:基础理论,试题,中医,答案,精选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精选) 本文简介: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结业考试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

A.隋唐时期

B.金元时期

C.明清时期

D.战国至秦汉时期

E.春秋战国时期

2.金元四大家中,“养阴派”的代表人物是

A.刘完素

B.李杲

C.张从正

D.朱震亨

E.张元素

3.以下属于阴中之阳的是

A.心

B.脾

C.肝

D.肾

E.肺

4.“佐金平木”法确立的理论依据是

A.五行相生

B.五行相克

C.五行相乘

D.五行相侮

E.五行制化

5.脏腑之中,被称为“孤府”的是

A.胆

B.胃

C.三焦

D.脾

E.脑

6.五脏与五窍的关系密切,其中肾开窍于

A.鼻

B.耳

C.口

D.舌

E.目

7.“罢极之本”是指

A.肝

B.肾

C.脾

D.胆

E.心

8.五脏中,与全身气机调节关系密切的是

A.肝与肺

B.心与肺

C.脾与肺

D.肾与肺

E.心与肾

9.具有“贯心脉行血气”功能的是

A.元气

B.心气

C.宗气

D.营气

E.卫气

10.“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基础是

A.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

C.气能摄津

D.津能载气

E.津能化气

11.内脏下垂的主要病机是

A.宗气虚

B.胃气虚

C.脾气虚

D.肾气虚

E.肺气虚

12.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表联系的是

A.正经

B.经别

C.经筋

D.别络

E.奇经

13.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的交接部位是

A.拇指端

B.食指端

C.中指端

D.小指端

E.无名指端

14.平素畏热喜凉、好动易躁,易感暑热邪气的体质类型属于

A.偏阴质

B.偏阳质

C.痰湿质

D.阴阳平和质

E.气虚质

15.六淫邪气中,具有伤津而不耗气致病特征的是

A.风邪

B.火邪

C.暑邪

D.燥邪

E.以上都不是

16.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A.怒则气上

B.思则气缓

C.悲则气消

D.惊则气乱

E.劳则气耗

17.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是

A.正气不足

B.邪气侵袭

C.正邪相争

D.体质虚弱

E.气候异常

18.真寒假热证的病机是

A.阴损及阳

B.阳损及阴

C.阴盛格阳

D.阳盛格阴

E.阴盛转阳

19.临床上气虚病变以下列哪项为多见

A.脾肾

B.肺肾

C.心肺

D.脾肺

E.心肾

20.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下列哪种病证

A.阴偏盛

B.阳偏盛

C.阴偏衰

D.阳偏衰

E.阳胜则阴病

二、多项选择题

21.

在药食五味中,属于阴的味是

A.辛

B.甘

C.酸

D.苦

E.咸

22.

五脏分阴阳,以其功能特点而言,属阳的有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23.

以下在五行中属木的是

A.筋

B.脉

C.肉

D.目

E.胆

24.

阴阳失调的病机变化包括

A.阴阳偏盛

B.阴阳偏衰

C.阴阳互损

D.阴阳格拒

E.阴阳亡失

25.

与气的生成关系密切的脏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26.

以下属于气的升降失常的是

A.气滞

B.气逆

C.气脱

D.气闭

E.气陷

27.

气为血之帅是指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载气

E.血能生气

28.

以下不属于经脉的有

A.十二经别

B.十二经筋

C.十五别络

D.十二皮部

E.奇经八脉

29.

与血液运行关系密切的脏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30.

以下经脉中,行于目内眦的有

A.手太阳小肠经

B.足太阳膀胱经

C.足阳明胃经

D.手少阳三焦经

E.足少阳胆经

31.

以下病邪,属于阳邪的有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E.燥邪

32.

因人制宜治则的应用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A.年龄不同

B.性别差异

C.体质强弱

D.生活习惯不同

E.肤色不同

33.

宗气的生成与下列何脏的关系密切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34.

以下何脏腑与水液代谢有关

A.肺

B.脾

C.肾

D.三焦

E.膀胱

35.

五脏之中,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关系密切的有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36.

以下经脉中循行至齿的是

A.手太阴肺经

B.手阳明大肠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太阴脾经

E.手太阳小肠经

37.

六淫之中,易耗气伤津的邪气有

A.风邪

B.燥邪

C.暑邪

D.湿邪

E.火邪

38.

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A.化生血液

B.排泄糟粕

C.分泌胆汁

D.贮存胆汁

E.排泄胆汁

39.血液的生成来源有

A.津液

B.肾精

C.营气

D.元气

E.卫气

40.

影响外环境的因素有

A.气候变化

B.地域特点

C.生活环境

D.工作环境

E.社会环境

三、填空

41.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51.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中相互关联

52.

藏象,是藏于人体内的内脏

56.何谓五行的相生相克?

其规律如何?

答: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的有序的递相滋生、助长、促进的关系

六、论述题

61.何谓肝主疏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试述之。

答:肝主疏泄,是指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

一、单项选择题

1.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伤寒杂病论》

D.《神农本草经》

E.《诸病源候论》

2.下列属于阴的属性是

A.向上的

B.温暖的

C.无形的

D.下降的

E.明亮的

3.以昼夜分阴阳,前半夜为

A.阴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阳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以上都不是

4.以下可用阴阳互相转化来解释的是

A.阳虚则寒

B.重阴必阳

C.寒者热之

D.阴损及阳

E.阴盛则阳病

5.五行中木的“所不胜”是

A.水

B.木

C.土

D.金

E.火

6.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

A.木与土

B.火与金

C.水与土

D.水与金

E.火与水

7.“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根据阴阳之间何种关系提出的治法

A.阴阳交感

B.对立制约

C.互根互用

D.相互转化

E.相互消长

8.“木火刑金”在五行学说中属于

A.相乘

B.相侮

C.相生

D.子病及母

E.母病及子

9.以下治法中,哪一项以五行相克规律为依据

A.益火补土法

B.培土生金法

C.泻南补北法

D.金水相生法

E.滋水涵木法

10.“水火既济”是指

A.心肾关系

B.心脾关系

C.肝肾关系

D.脾肾关系

E.肺肾关系

11.十二经脉之中,循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

A.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B.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

C.足太阴、足阳明、足少阴、足厥阴

D.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足太阴

E.足太阴、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

12.临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精等症,是气的哪一种功能减退的表现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固摄作用

D.防御作用

E.中介作用

13.下列不属于络脉的是哪一项

A.十五别络

B.胃之大络

C.浮络

D.皮部

E.孙络

14.唾与何脏关系密切

A.心

B.肝

C.肺

D.肾

E.脾

15.下列“诸海”中错误的是

A.脑为髓之海

B.肺为气之海

C.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

D.冲脉为血海

E.胃为水谷之海

16.“以升为健”的脏是

A.肺

B.肾

C.脾

D.小肠

E.肝

17.下列哪一项是“夺血者无汗”的理论依据

A.失血伤津

B.失血伤气

C.失血伤营

D.失血伤精

E.失血伤脉

18.肺在血液循行中的作用是下列哪一项

A.基本动力

B.助心行血

C.推动作用

D.调节作用

E.贮存血液

19.胆属于

A.脏

B.腑

C.奇恒之腑

D.既是腑,又是奇恒之腑

E.既是脏,又是奇恒之腑

20.十二经脉中,同名的手阳经和足阳经交接于

A.手指末端

B.胸中

C.足趾

D.头面部

E.背部

21.下列哪一项是血虚补肾的理论依据

A.肾阴为五脏阴气之本

B.肾精可归肝化而为血

C.先天之精生后天之精

D.肾阳为五脏阳气之根

E.肾气促进后天之精的化生

22.“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生理学基础为

A.气能生津

B.气能摄津

C.气能行津

D.津能化气

E.津能载气

23.风邪多挟寒挟热,反映了六淫的哪一种致病特点

A.外感性

B.相兼性

C.地区性

D.季节性

E.转化性

24.下列哪一种病邪致病,可表现为周身困重,四肢倦怠

A.寒邪

B.暑邪

C.湿邪

D.瘀血

E.寒邪

25.导致“气消”的情志因素是

A.喜

B.恐

C.悲

D.惊

E.怒

26.人体各种病变的最基本病机是

A.邪正盛衰

B.气血失常

C.阴阳失调

D.津液代谢失常

E.以上都不是

27.阴盛格阳属于

A.实寒证

B.虚热证

C.真寒假热证

D.真热假寒证

E.寒热错杂

28.阳热体质患者,受风着凉,出现热性证候,其机理主要与下述何项有关

A.外邪性质

B.地域因素

C.情志因素

D.体质因素

E.气质特点

29.“大实有羸状”的疾病本质属于

A.实中夹虚

B.虚中夹实

C.实转为虚

D.因虚致实

E.真实假虚

30.具有闭阻不通症状的虚性病证,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属于下列哪一种治疗法则

A.实者泻之

B.虚者补之

C.通因通用

D.塞因塞用

E.攻补兼施

二、多项选择题

31.

以下属于五行相乘的是

A.水气凌心

B.肝气犯脾

C.肝火犯肺

D.水不涵木

E.心肝血虚

32.下列哪几项是循行于上肢外侧面的经脉

A.大肠经

B.胃经

C.小肠经

D.胆经

E.三焦经

33.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与哪些脏腑关系密切

A.心

B.肝

C.肺

D.脾

E.肾

34.形成瘀血的病因病机有

A.外伤

B.气虚

C.气滞

D.血虚

E.血热

35.下列哪些是疠气的致病特点

A.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B.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C.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D.转化性

E.地区性

36.下列中哪些是在祛邪原则指导下确立的治疗方法

A.发汗

B.涌吐

C.攻下

D.活血化瘀

E.益气

三、填空题

37.根据五行相生规律制定的治疗原则有

44.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的间相克制、制约关系,即五行中的任何一行对其所胜行的克制和制约

49.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五、问答题

50.试述宗气的生成、分布与功能。

答: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其生成来源有二:一是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二是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

二者在肺中相结合而生成宗气,积于胸中气海

答:正气,是一身之气相对邪气时的称谓,是指人体内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

答: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阴阳相互资生三个方面。

①水液代谢:肺主行水,为水之上源;肾主水液代谢,为主水之脏。

肺气宣发肃降而行水的功能,有赖于肾气及肾阴肾阳的促进;肾气所蒸化及升降的水液,有赖于肺气的肃降作用而下归于肾或膀胱

答:①痰饮的形成,多为外感六淫,或七情内伤,或饮食不节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化不利,水液代谢障碍,水液停聚而形成。

由于肺、脾、肾、肝及三焦等对水液代谢起着重要作用,故痰饮的形成,多与肺、脾、肾、肝及三焦功能失常有关。

如肺失宣降,津液不布,水道不利,则聚水而生痰饮;脾失健运,水湿内生,可以凝聚生痰;肾阳不足,水液不得蒸化,也可停而化生痰饮;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津液停积而为痰为饮;三焦水道不利,津液失布,也能聚水生痰

一、单项选择题:

1.古代哲学精气概念的产生是源于:

A.水地说

B.五材说

C.元气说

D.五方说E.人体之精说

2.因情志刺激,突然出现下焦胀满,甚至小便失禁。此因:

A

恐则气下B

悲则气消C

惊则气乱

D

喜则气缓

E

怒则气上

3.痰与饮的主要区别是:

A

热者为痰,寒者为饮。

B

得阳气煎熬而成者为痰,受阴气凝聚而成者为饮。

C

浓度较大,较粘稠者为痰;浓度较小,较清稀者为饮。

D

色黄者为痰,色白者为饮。

E

以上都不是。

4.在温病学方面,创立以“三焦为核心”的辨证论治方法的医家是:

A朱丹溪

B吴鞠通

C吴又可

D刘完素

E薛生白

5.与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有关的是:

A营气

B卫气C宗气

D元气

E谷气

6.下列不属于津液的排泄途径是:

A汗B尿

C粪D呕吐物

E呼气

7.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脾为:

A阴中之阴B阴中之阳

C阴中之至阴

D阳中之阴

E阳中之阳

8.“肝火犯肺”是属于:

A子病犯母

B相克

C相乘D相侮

E母病及子

9.与情志抑郁最为关联的是:

A心神不足

B髓海空虚

C肝失疏泄

D肝升太过

E神不守舍

10.肾在液为:

A涎

B唾

C尿

D泪

E涕

11.

“泻南补北”法适用于:

A肾阴虚而肝阳亢

B肾阴虚而相火动

C肾阴虚而心火旺

D心阴虚而心阳亢

E以上均不是

12.下列不是津所布散的主要部位的是:

A皮肤

B孔窍C肌肉D关节

E血脉

13.易使人出现各种血证的是:

A

风邪

B

暑邪C

燥邪

D

火邪

E

寒邪

14.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

A.上午B.下午

C.前半夜

D.后半夜

E.以上都不是

15.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适用于:

A.实寒证

B.实热证

C.虚寒证

D.虚热证

E.阴阳两虚证

16.在五行生克关系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木克土

B.火生土

C.金生水

D.金克木

E.水克木

17.在阴阳失调病机中,阳偏衰以哪脏为根本:

A心

B肝

C

D肺

E肾

18.“一源三歧”的三条经脉是:

A冲、任、带

B任、督、带

C冲、任、督

D督、冲、带

E督、冲、跷

19.少阳经在头部经过的部位是:

A头后部

B侧头部

C头顶部

D前额部

E全头部

20.脾之华在:

A毛

B唇

C发

D

E爪

21.“血之府”是指:

A心

B肝C脉D冲脉E任脉

22.与呼吸关系最密切的两脏是:

A肺与心

B肺与肝

C脾与肺

D肺与肾E心与肾

23.被称为“水谷之海”的是:

A脾

B小肠C胃D大肠

E三焦

24.下面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的是:

A饮食

B六淫

C七情

D瘀血

E疫疠

25.

“用热远热,用寒远寒”是指治疗用药应注意:

A因人制宜

B因时制宜

C因地制宜

D治标E以上均不是

26.内湿的产生与哪一脏的关系最为密切:

A

肾B肝

C肺

D心

E脾

27.胃与小肠上口相接处为:

A贲门

B阑门

C魄门

D幽门

E吸门

28.《素问·水热穴论》称“胃之关”是:

A肾B脾C肺

D膀胱E三焦

29.“大实有羸状”的病机应属于:

A虚中夹实B真虚假实

C真实假虚

D虚实夹杂

E虚证

30.“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属于:

A反治

B正治

C治标

D标本兼顾

E以上都不是

二、多项选择题

1.属于“金元四大家”的是:

A刘完素

B朱丹溪

C李东垣

D张景岳

E张从正

2.“土爰稼穑”是指土具有:

A生化作用

B滋润作用

C承载作用

D收敛作用

E受纳作用

3.根据《素问·五运行大论》观点,五行中某一行之气太过,则:

A制其所胜B侮所不胜

C已所不胜轻则侮之

D五行相克E已所不胜侮而乘之

4.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是:

A.补其不足

B.损其有余

C.虚则补之D.实则泻之

E.损者益之

5.过劳包括:

A

劳力过度

B

劳神过度

C

房劳过度D

安逸过度

E

饮酒过度

6.胆又称为:

A

中精之府

B

孤府

C

清净之府

D

中正之官

E

元神之府

7.营气的生理功能:

A化生血液

B调控体温

C温煦脏腑

D抗御外邪

E营养全身

8.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是:

A致病广泛,变化多端

B直接影响内脏

C发为情志病证

D影响脏腑气机

E七情变化影响病情

9.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A主动

B收引

C凝滞

D重浊

E为阴邪,易伤阳气

10.气虚可进一步导致:

A

血虚B

血瘀

C

出血

D

水停E

津泄

三、判断题

1.阴阳偏胜,主要是指“邪气盛则实”的实证。

2.五行中,土为木之所不胜,金为木之所胜。

3.张从正倡“相火论”,用药以寒凉为主,后世称之为“寒凉派”。

4.脾属阴土,故喜润而恶燥;胃属阳土,故喜燥而恶湿。

5.“益火补土法”,目前临床上多指温心阳以补脾阳的一种方法。

6.寒性收引,指寒邪伤人可使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而挛急。

7.“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即是阳损及阴,阴损及阳的一种病理改变。

8.临床见肌肉消瘦、四肢运动无力,主要责之于肝气血不足。

9.“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其原理在于膀胱能贮尿排尿。

10.六淫致病,易合邪伤人,多自肌表、口鼻而侵入。

四、名词解释

1.阴阳:是对特定属性的一分为二。它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概括。它既标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和现象,又可标示同一事物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

2.藏象: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3.格阳:又称阴盛格阳。

指阳气极端虚弱,阳不制阴,偏盛之阴盘踞于内,逼迫衰极之阳浮越于外,使阴阳不相维系,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4.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5.通因通用:指用具有通利作用的药物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实证。

五、简答题

1.营气和卫气有何异同?

答:同:都来源于水谷精微,均由脾胃所化生。

异:营气性质精纯,富有营养,卫气性质剽疾滑利,易于流行;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属阴,卫属阳。

营气有化生血液和营气全身的功能,卫气有防卫、温养和调控腠理的功能。

2.肺主宣发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

1.试述脾与胃的关系。

答: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

A

3C

4B

5C

6D

7C8D9C

10B

11C

12D

13D

14D

15C

16E

17E

18C

19B

20B

21C

22D

23C

24D

25B

26E

27D

28A

29C

30B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E

2

ACE

3

AB

4

BD

5

ABC

6

ACD

7

AE

8

BCDE9

BCE10

ABCDE

三.判断题

1

√2

×3×4×

6√7×

8×9×

10√

中医部分复习题

1、《内经》由哪两本书组成:

A、素问、灵枢

B、素问、难经

C、灵枢、难经

D、素问、本草

2、下列属于五脏的是:

A、脑

B、髓

C、肝

D、脉

E、女子胞

3、虚损辨证不包括:

A、气虚

B、血虚

C、阴虚

D、阳虚

E、食积

4、下列不属于八纲的是:

A、热

B、里

C、外

D、阴

E、虚

5、下列表里配属关系有误的是:

A、心与小肠

B、肾与脑

C、脾与胃

D、肝与胆

E、肺与大肠

6、下列对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主气,司呼吸

B、通调水道

C、开窍为鼻

D、在液为泪

E、其华在毛

7、内脏下垂的病机是:

A、气滞

B、气脱

C、气陷

D、气闭

E、气逆

8、桂枝汤中没有下列那味药:

A、肾

B、肺

C、肝

D、脾

E、心

10、易生风动血的病邪是:

A、风邪

B、火邪

C、湿邪

D、燥邪

E、暑邪

中医学基础理论试题(一)及答案

第一部分(客观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手少阳经应流注至

A.手厥阴经

B.足少阳经

C.足厥阴经

D.手少阴经

2.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3.按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以下哪一条是错误的?

A.木为水之子

B.水为火之所不胜

C.火为土之母

D.金为木之所胜

4.《素问·五脏别论》称为“满而不能实”者是指

A.五脏

B.六腑

C.奇恒之腑

D.脏腑

5.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肺主通调水道

D.肺主治节

6.脾统血的含义是

A.脾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流行的作用

B.脾有调节经脉中血流量的作用

C.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

D.脾有贮藏血液的作用

7.对机体各脏腑组织起着推动温煦作用的主要是

A.心阳

B.肺气

C.脾气

D.肾阳

8.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脉

B.筋

C.髓

D.骨

9.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多因感受哪种病邪?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燥邪

10.下列属于“用寒远寒”治法的是

A.阴盛慎用寒药

B.阳虚慎用寒药

C.冬季慎用寒药

D.假寒慎用寒药

11.能产生天癸的物质是

A.水谷精微

B.肾精

C.冲任气血

D.命门之火

12.五行中土的特性是

A.生发、柔和

B.阳热、上炎

C.长养、化育

D.清静、收杀

13.膀胱贮存和排泄小便,主要依赖于

A.肝的疏泄作用

B.肺的宣发肃降作用

C.膀胱的气化作用

D.肾的气化作用

14.气的上升运动太过,称为

A.气滞

B.气逆

C.气不降

D.气脱

15.分布于面颊部的经脉是

A.足阳明胃经

B.足少阳胆经

C.手少阳三焦经

D.手太阳小肠经

16.湿邪致病往往缠绵难愈,是由于

A.湿为阴邪

B.湿性重浊

C.湿性粘滞

D.湿性趋下

17.痰、饮、水、湿同源而异流,其中最清稀的是

A.痰

B.饮

C.水

D.湿

18.对津液不具有直接固摄作用的是

A.肝

B.肺

C.脾

D.肾

19.孙络是指

A.十五别络

B.行于浅表部位的络脉

C.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

D.十二皮部的络脉

20.由于暑性升散,故致病可见

A.易伤人体上部及肌表

B.易生风动血

C.易耗气伤津

D.易为阳热症状

21.能调节十二经气血,主生殖功能的经脉是

A.督脉

B.带脉

C.任脉

D.冲脉

22.心悸不安,精神涣散,多由下列何种因素引起?

A.喜伤心

B.怒伤肝

C.思伤脾

D.悲伤肺

23.形成阴疽流注的病因多为

A.暑邪

B.热邪

C.痰饮

D.瘀血

24.脾病面色黄,见何种脉时为逆

A.浮脉

B.洪脉

C.弦脉

D.缓脉

25.肺的生理特性是

A.喜润恶燥

B.不耐寒热

C.体阴用阳

D.喜燥恶湿

26.循行于下肢内侧前缘内踝上八寸以下的经脉是

A.足太阴脾经

B.足厥阴肝经

C.足少阴肾经

D.足阳明胃经

27.十二经中具有两条别络的经脉是

A.足少阴肾经

B.足太阴脾经

C.手少阴心经

D.手太阴肺经

28.导致人体生命死亡的根本病机是

A.阴阳偏盛

B.阴阳偏衰

C.阴阳离决

D.阴阳失调

29.对虚实错杂证运用先攻后补治则的主要根据是

A.先祛邪不会伤正

B.先扶正可致留邪

C.正气虽虚尚可耐攻

D.标症紧急先治其标

30.肾所藏之精是指

A.先天之精

B.后天之精

C.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D.生殖之精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对肺司呼吸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有

A.心的行血功能

B.脾的运化功能

C.肾的纳气功能

D.肝的疏泄功能

E.宗气的行呼吸功能

32.起于胞中的经脉有

A.督脉

B.任脉

C.带脉

D.冲脉

E.心包经

33.六淫中属于阴邪的有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湿邪

E.火邪

34.根据七情分属五脏的理论,下列情志中属心所主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