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土著居民很少,茫茫盐碱地,白花花退海滩,孤零零高埠水沽,严酷的自然环境,使当地居民聚集在宝砥蓟州一隅。到了明代,燕王扫北,跑马占圈,此地才有开发。
天津城是一个移民城市,一直都是!
哪还有什么土著!
天津永乐二年才筑城,筑城的是大明军队,驻守的也是士兵。
天津卫嘛!卫所都是四面八方迁来的带着家属的军户,怎么会有什么土著人?怎么会有什么隋朝时期的土著人?
卫所的士兵们嘛,不知道哪一天又被调走了呢!
就算这些士兵有始终不被调走的人,从大明开始算土著了。
但是进入近代以来,天津因为是口岸城市,租界林立,商贸发达,各种人蜂拥而至,后来又是全国军阀政客做寓公的第一首选之地。
这些人带着巨量的财富和帝国主义的枪炮一起,把土著基本上都赶走了,剩不了多少的。
多数是外来人口!
这不奇怪,不只是天津一个城市如此。
凡是主要大城市,只要改朝换代,基本上人口就要换一茬的,新统治阶级要住在城里嘛!
在古代,换的更彻底!是要屠城的!
尤其天津这种军事性质的城市!
自己猜,大清占了大明的“军港城市天津卫”之后,是不是要清除干净?
近代还好,只要愿意为新政权服务,给你一条出路,但是还是要请你往外搬家的。
如果要找出天津真正的土著人,还真的就是大清那时候开始驻守的包衣奴才,绿营士兵以及家属什么的。
毕竟,民国没有搞屠城。
天津的土著人,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东丽区张贵庄及崔家码头一带,出土过战国墓,大批住民还是在元明两代,因漕运迁徙而来,最多的是跟随燕王朱棣扫北的军户,划地屯田留下来的人,我的祖上就是从安徽,随明朝军队来津,并封地在大直沽东南一带屯田,落户在今河东区汪庄子![灵光一闪]
我家世世代代生存在河东区大直沽,听我爷爷讲:先有大直沽,后有天津卫。也就是说明朝那时用军队守卫北京城,按朱棣意思设天津卫,大批军队入驻在大直沽,加之随军家属,因此当时大直沽很热闹发达,这个地区地势在天津最高,面积最大,比后来的三岔河口早八十多年,后才建老城。
海河古称白河,白河以东是辽国地盘,随朝俢通大运河有了三岔囗,天津老居民打鱼的应该不少吧。天津四郊囗音差不多与老城里不一样,四郊居民应是天津土著居民。我家在我以上五六代是天津城里的人,但我不认为是天津土著,我祖父母他们囗音是老城里的,祖母老家是大直沽,听说住了几代了。他们要活着有一百三十岁了。
天津与我们国家的历史文明是同步的,在津南有一个古村落曾经挖掘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物。我至今还收藏着远古时期的陶片(祭祖时在祖坟处拾到的。据说是村里修水渠挖出了大量的陶罐陶片),我的父亲少年时曾收集了一串刀币,父亲说可能是燕刀或齐刀,随着39年闯关东,也就流失了。年域90
的老大姐说小的时候拿着玩呢。
56年在老伯院里挖菜窖挖出了一个陶罐,二姐在北京读的历史,向天津文物部门报了。一个老先生用布袋收走了,说是东汉时期的。至今在天津博物馆中放着。所以,所谓的是隋朝是不确切的。
天津土著是由盐业从业人口的后裔为主,军事、生活移民的后代为辅组成。
现在天津人在口音、土话上更偏于安徽军事移民,但最早土著或者要追述到元代天津老姓。
一移民
天津,这座城市的名字来源于明代建卫,至今正好615年。
隋唐五代宋金元多段时间里,大多会以海河为分界线划分,大多时是两县、两郡甚至是两国(北宋与辽),没有人会自称“天津人”。
1604年12月23日,天津建卫,《天津卫志》载:“天津近东海,故荒石芦荻处,永乐初始辟而居之,杂以闽、广、吴、楚、齐、梁之民。”
这是说,天津卫是在“荒石芦萩”建城,最早居民是福建、广东、浙江、两湖、山东人,他们显然是沿着海岸线,沿着大运河而来。
到了1845年,当时编写的《津门保甲图说》显示,城内和北部、东部沿河一带属于城区范围的居民中,土著居民为740户,仅占全部人口2.28%。
这说明,军事移民和生活移民中的一部分转化为土著。
二盐业从业者
天津八大老姓
根据考古发现的成果,金代,天津作为沿河近海,水陆交通枢纽,初期城市面貌开始显现,这就是史书上的直沽寨,当时的城居人口还多是以军人为主。
到了元朝以后,天津的制盐业首先在直沽发达起来,这时,在当时一位叫王鹗的文人所写的《三叉沽创立盐场碑》中,出现了有关天津常住人口的姓名和姓氏。
他在碑中写道“甲午之秋……时人指以为瑞,遂相率诉于官……初得旧户高松、谢实十有八人,岁不再易,招徕者日众。”从这段碑文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百姓看到盐场出盐后,马上向官府报告,证明当时这片地区已经有了政府管理系统,而高姓与谢姓已经是当地的老住户,不然不能在当时就被称为“旧户”。
另外,王鹗写此碑文是受到当时的居民首领“夏庆、温资甫、梁温全、崔居仁”的再三恳请才题写此碑,所以,夏、温、梁、崔也是天津的老姓。那么天津有记载的最早居民是否就是有这几个姓氏呢?
答案是否。《天津县志》有这样的记载:天津向只七姓。该书的作者之一汪沆曾作诗云:“海津作镇剧苍凉,七姓残元始启疆”,这七姓很可能是最先定居于直沽的七个较大的家族。
除了已知的六个姓氏,剩下的那个是谁呢?《续天津县志》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李湜字怀芳,乾隆壬申举人……尝自署门帖云“天津卫八十三龄铁汉子,侯家后五百余载旧人家”。按照李怀芳自述,他是乾隆十七年的举人,倒推五百年,李氏家族应该生活在元朝中叶,正好符合七姓之一的空缺。果真如此,不但最早天津居住的住户姓氏有了答案,而且也证明了侯家后一带是天津最早开辟的居民区。
七姓氏也许只能算是天津早期的主要姓氏。随着天津人口的不断增加,人们的职业和社会地位不断变动,有些姓氏的人口数量上升,有些则下降,甚至凋零殆尽。
到了清末,能够往上追溯宗族的姓氏只有梅、费、赵、倪、殷、黄、靳、张、李、冯、杨等姓氏的三百余人,被称为“天津户籍最早者”。
另外,就是“侯家后”这个地名的所有人,“侯”家也许也是天津户籍最早者。
因此,除了军户、生活移民,天津土著的源头或许与盐业有关。
什么大直沽,军粮城,塘沽等地方,这些地方过去不属于天津市,是市区外边的小村镇,60年代还是属于河北省,住的是农民不是市民,而且与天津人的口音也不同。
真正天津人最早还是东汉末年,最早孔融踞北海,当时的地图显示就是天津,后来曹操伐袁绍也是从天津到秦皇岛的,因为天津是平原,往西就是山地了。
难怪写字的人是半瓶历史,天津立市于沽称卫上个星期整好621年,“赐号护黠京城,始建初萌浖水纵错而嘈杂,于楼为名源圈坦地,漕运通达八方,井治繁萝物锦无及,人团而始剧杂于先民。”天津人的幽默和饮食,文化和习俗都是源于漕运文化的精髓,实际上天津的原住人基本上都是今天北京河北山东和很多当时通过运河贸易而选择定居生活在这里的。这就是为什么到今天京津冀鲁很多都有亲缘关系的原因,尤其明清后期更多认祖归宗的大人物告老还乡归于津卫。
到目前为止,所有的说法都是传说,毫无意义。历史的真伪,是考佐证来说话的。没有佐证,一切都是传说。考察天津唯有自然存在的条件可作为佐证来推论天津的历史。人类是靠自认条件来生存的。天津历史上适合人类生存,与益于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最著名的有大运河,海河。人类生存离不开这些优越的自然环境,故这些自然环境下所生存的人,即是最早的天津土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