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大调给人欢快的感觉,而小调则有悲伤的基调,在音乐色泽上有明显的区别。这跟音符和声旋律的走向、组合、音的排列等有关,有固定的格式。比如说,基本的,在同一个音起始的主和弦中,大调的主音(那个第一音)和第三音呈现“大三度”位置,而小调则是“小三度”。相差这半度听上去感觉就完全不一样啦。因为这些是固定的,所以不同的人听来也都会落到同样的反映区间,而不会偏差到把悲伤听成是快乐,所以用音乐色泽的分辨来判断大调小调,是大体上可以的。
不过有时大调的曲子也可以作成悲伤的,举个熟悉的例子,流行歌曲里边“发如雪”“如果的事”“菊花台”都有人认为是伤感的音乐,却都是大调的。更具体准确的方法,就要从音的排列格式等来看啦,就如我前边说的,最明显的主音和第三音是“大三度”还是“小三度”,也就是说第三个音是相比较而言高一点还是低一点。如果是西洋的音律,小调的第七个音通常是升半度的,比有同样升降符号的大调(就是它的关系大调)第七个音多升了半度。比如c大调是没有升降符号的,它的关系小调a小调也是,而a小调的第七个音在西方的和声小调中却是升半度的,就是#g(从a往上数a,b,c,d,e,f,#g是第七个音)。这个在听上去的效果有点震心,(嗬嗬当然每个人的理解不同),有点略带不和谐的美,好像揪心配上伤感的基调,有时出来忽然有点唐突却带来很好听的色彩感觉,有这样情况的就是小调了。而大调的伤感一般是通过旋律柔美产生的,不会有这种突然升上去的第七音带来的感觉。
乐理上来讲,分别有12个大调和12个小调,就是12对,拥有12个不同的起始音,就是钢琴上的5个黑键和7个白键。不同的小调有不同的音作主音就是通常结尾的音,la主音结尾的是a小调,然而a大调也是。这样一组同一主音的调叫平行大小调。所以用这个方法不能准确判断调子哦。
曲子用什么调是由作曲家决定的,一般来讲,表现壮丽辉煌的情况用大调,犹豫悲伤的用小调,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用的是b小调~印象中流行乐很少用小调~当然也有例外,主要看曲子的表达含义了。用那个调是没有固定限制的,取决于作曲家,当然,很悲伤的曲子也不是不能用大调来写,只不过表现出来的意思就不同了~呵呵
写曲子一般都是自然大调或自然小调,至于用什么调式,有的是根据演唱者来定的,某个音符太高,就会降一些,其实作曲是很灵活的。慢慢熟悉就好了。
曲子用什么调是由作曲家决定的,一般来讲,表现壮丽辉煌的情况用大调,犹豫悲伤的用小调,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用的是b小调~印象中流行乐很少用小调~当然也有例外,主要看曲子的表达含义了。用那个调是没有固定限制的,取决于作曲家,当然,很悲伤的曲子也不是不能用大调来写,只不过表现出来的意思就不同了~呵呵
写曲子一般都是自然大调或自然小调,至于用什么调式,有的是根据演唱者来定的,某个音符太高,就会降一些,其实作曲是很灵活的。慢慢熟悉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