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萧红简介急需!!

萧红简介急需!!

民国时期女作家 编辑本义项萧红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萧红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使用笔名萧红)。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中文名: 张廼莹

外文名: 无

别名: 萧红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黑龙江省呼兰县

出生日期: 1911年6月2日

逝世日期: 1942年1月22日

职业: 作家

毕业院校: 女师大附中

信仰: 无

主要成就: 《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

代表作品: 《生死场》;《呼兰河传》

目录

个人简介

主要作品

早年生活

求学

结识萧军

文学之路

交往鲁迅

文学收获

社会运动

情感生活

与端木蕻良

《呼兰河传》

最后的岁月

作品风格

著作书目

萧红故居

萧红故事个人简介

主要作品

早年生活

求学

结识萧军

文学之路

交往鲁迅

文学收获

社会运动情感生活与端木蕻良《呼兰河传》最后的岁月作品风格著作书目萧红故居萧红故事展开 编辑本段个人简介

萧红(1911-1942),原名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0年,为了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4年到上海,与鲁迅相识,同年完成长篇小说《生死场》,次年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生死场》是最早反映东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生活和斗争的作品之一,引起当时文坛的重视。鲁迅为之作序,给予热情鼓励。抗日战争爆发后,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应李公仆之邀到山西临汾,在民族革命大学任教。1940年去香港。萧红带有左翼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还有一部长篇小说《马伯乐》,但质量不高。她更有成就的长篇是写于香港的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小说如《牛车上》、《小城三月》。其中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被香港“亚洲文坛”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百强第九位。 萧红和萧军发表的《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另有悄吟,玲玲,田娣等笔名。被 萧红

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她出生在黑龙江呼兰县一个封建地主的家庭,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应该说直接影响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的是萧军的出现,并走进了她的生活。

编辑本段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中篇小说:《麦场》(现名为《生死场》) 《马伯乐》《小城三月》《牛车上》 短篇小说:《三个无聊人》 《王阿嫂的死》 《后花园、祖父和我》 《萧红代表作》 散文:《天空的点缀》 《失眠之夜》 《在东京》 《火线外二章:窗边、小生命和战士》 《饿》《回忆鲁迅先生》 《桥》 我和祖父的园子 《我和祖父的园子》摘自萧红的《呼兰河传》,现为五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第19课课文。

抖音看短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