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栀子的别名 4 栀子的处方用名 5 来源 6 原植物形态 7 产地 8 采收与初加工 9 生药性状 10 栀子的炮制 10.1 栀子的炮制方法 10.1.1 栀子 10.1.2 炒栀子 10.1.3 焦栀子 10.1.4 栀子炭 10.2 成品性状 10.3 炮制作用 10.4 炮制研究 10.4.1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10.4.2 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10.4.3 工艺研究 10.5 贮存方法 11 性味归经 12 栀子的功效与主治 13 栀子的化学成分 14 栀子的药典标准 14.1 品名 14.2 来源 14.3 性状 14.4 鉴别 14.5 检查 14.5.1 水分 14.5.2 总灰分 14.6 含量测定 14.6.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14.6.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14.6.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4.6.4 测定法 14.7 栀子饮片 14.7.1 炮制 14.7.1.1 栀子 14.7.1.1.1 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14.7.1.2 炒栀子 14.7.1.2.1 含量测定 14.7.1.2.2 鉴别、检查 14.7.2 性味与归经 14.7.3 功能与主治 14.7.4 用法与用量 14.7.5 贮藏 14.8 出处 15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山栀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山栀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山栀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栀子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栀子 已经自动替换为 山栀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拼音 shān zhī
2 概述
山栀
山栀为中药名,即《药性论》所载栀子子。是茜草科植物山栀Gardenia ja *** 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山栀呈长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5~3.5cm,直径1~1.5cm。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具6条翅状纵棱,棱间常有1条明显的纵脉纹,并有分枝。顶端残存萼片,基部稍尖,有残留果梗。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内表面色较浅,有光泽,具2~3条隆起的假隔膜。种子多数,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深红色或红黄色,表面密具细小疣状突起。气微,味微酸而苦。炒山栀表面深黄色或黄褐色。焦山栀表面焦黄色。山栀炭表面黑褐色或焦黑色。
山栀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的功能。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常用于温病高热,湿热黄疸,湿热淋症,疮疡肿毒;外治扭伤跌损。炒山栀与焦山栀功用相似,炒山栀比焦山栀苦寒之性略强,一般热较甚者可用炒山栀,脾胃较虚弱者可用焦山栀。二者均有清热除烦的功用。常用于热郁心烦,肝热目赤。山栀炭善于凉血止血,多用于吐血、咯血、咳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3 山栀的别名
黄山栀、山枝子、大红桅。
4 山栀的处方用名
山栀、栀子、黄山栀、炒山栀、焦山栀、山栀炭。
5 来源
山栀为茜草科植物山栀Gardenia ja *** 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
6 原植物形态
常绿灌木,高达2m。叶对生或3叶轮生,叶片革质,长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5~14cm,宽2~7cm,全缘;托叶2片,通常连合成筒状包围小枝。花单生于枝端或叶腋,白色,芳香;花萼绿色,圆筒状;花冠高脚碟状,裂片5或较多;子房下位。花期5~7月,果期8~11月。
7 产地
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南方各地有野生,生于山坡、路旁。分布于江西、湖南、浙江、福建、四川。
8 采收与初加工
9~11月果实成熟呈红黄色时采收,除去果梗及杂质,蒸至上汽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
9 生药性状
山栀呈长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5~3.5cm,直径1~1.5cm。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具6条翅状纵棱,棱间常有1条明显的纵脉纹,并有分枝。顶端残存萼片,基部稍尖,有残留果梗。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内表面色较浅,有光泽,具2~3条隆起的假隔膜。种子多数,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深红色或红黄色,表面密具细小疣状突起。气微,味微酸而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0 山栀的炮制
汉代有擘破(《注解伤寒论》)的炮制方法。
晋代有炒炭、烧末(《肘后备急方》)的方法。
南北朝刘宋时代有甘草水制(《雷公炮炙论》)。
唐代有炙法(《备急千金药方》)。
宋代增加了“炙酥拌微炒”(《太平圣惠方》)、姜汁炒焦黄(《产宝杂录》)等炮制方法。
元代提出“炒令十分有二焦黑”(《丹溪心法》)及蒸制(《世医得效方》)。
明代炮制方法较多,有微炒、煮制(《普济方》)、纸裹煨(《奇效良方》)、酒浸(《外科理例》)、童便炒(《医学入门》)、蜜制(《寿世保元》)、盐水炒黑(《宋氏女科秘书》)、炒焦(《景岳全书》)、酒洗(《审视瑶函》)等炮制方法。
清代多用辅料制,有酒炒(《外科大成》)、姜汁炒黑(《本经逢原》)、乌药拌炒、蒲黄炒(《得配本草》)。同时还对炮制作用的论述也比较多,如“生用泻火,炒黑止血,姜汁炒止烦呕,内热用仁,表热用皮”(《本草备要》);“淋症童便炒,退虚火盐水炒,劫心胃火痛姜汁炒,热痛乌药拌炒,清胃血蒲黄炒”(《得配本草》)。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炒黄、炒焦、炒炭等。
10.1 山栀的炮制方法 10.1.1 山栀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碾碎。
10.1.2 炒山栀
取山栀碎块,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取出晾凉。
10.1.3 焦山栀
取山栀碎块,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焦黄色,取出晾凉。
10.1.4 山栀炭
取山栀碎块,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至黑褐色,喷淋少许清水熄灭火星,取出晾干。
10.2 成品性状
山栀为不规则碎块状。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种子扁卵圆形,红黄色。味微酸而苦。
炒山栀表面深黄色或黄褐色。
焦山栀表面焦黄色。
山栀炭表面黑褐色或焦黑色。
10.3 炮制作用
山栀长于泻火利湿,凉血解毒。常用于温病高热,湿热黄疸,湿热淋症,疮疡肿毒;外治扭伤跌损。如治温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的山栀仁汤(《不居集》),治湿热黄疸的茵陈蒿汤(《注解伤寒论》),治跌打损伤,青肿疼痛,可用山栀研末与面粉、黄酒调敷。
山栀苦寒之性甚强,易伤中气,且对胃有 *** 性,脾胃较弱者服后易吐,炒后可除此弊。炒山栀与焦山栀功用相似,炒山栀比焦山栀苦寒之性略强,一般热较甚者可用炒山栀,脾胃较虚弱者可用焦山栀。二者均有清热除烦的功用。常用于热郁心烦,肝热目赤。如治热病心烦,胬肉攀睛,羞涩难开。
山栀炭善于凉血止血,多用于吐血、咯血、咳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等。如十灰散(《十药神书》)。
10.4 炮制研究
山栀含都桷子苷(京尼平苷geniposide)、山栀苷(gardenoside)、栀子子苷(shanzhiside)、山栀酮苷(gardoside)等多种环烯醚萜苷类以及熊果酸、绿原酸等多种有机酸类。
10.4.1 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1)对京尼平苷的影响:以山栀中京尼平苷为指标,用薄层扫描法对山栀及其炮制品进行分析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京尼平苷主要集中在山栀仁中,山栀壳含量相当低;炒山栀和
焦山栀中京尼平苷含量均有所下降,焦山栀比炒山栀更明显。又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与上述大同小异,同时测出炒炭后山栀苷含量下降幅度较大。
(2)对熊果酸的影响:对熊果酸的研究是采用薄层扫描法,分析比较了山栀生品及不同炮制品,结果表明,山栀生品、炒品、炒焦品、姜炙品、烘品1~4(烘制温度为125℃、150℃、175℃、200C)中熊果酸含量无明显差异,炒炭品、烘品4(烘制温度200℃)中熊果酸较生品明显降低。
10.4.2 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1)对胆红素的影响:栀子子对家兔结扎总输胆管后,血中胆红素出现量有轻度的抑制作用,生山栀与焦山栀之间差别不大。
(2)止血作用:生山栀与焦山栀给家兔注射1.5g的剂量时均有显著缩短血凝时间的作用;而在0.75g剂量时,生栀子仍有作用,焦栀子则无此作用。
(3)退热作用:对注射酵母液而引起发热的家兔,生栀子有明显的解热作用,而焦栀子无此作用。
(4)抗炎作用:生山栀的抗炎作用最强,经不同方法炮制后的山栀抗炎作用明显减弱,且随温度升高,抗炎作用逐渐降低。当温度超过175℃时,抗炎作用消失。山栀加热炮制后抗炎作用消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京尼平苷受热破坏或分解所致。
(5)对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山栀水煎液对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活性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经不同方法炮制后,抑制作用减弱或消失。
(6)护肝作用:山栀生品有明显对抗CCl4所引起动物肝急性中毒的作用,经不同方法炮制后,护肝作用均降低。实验初步认为,山栀若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应以生品为好。
另据报道,生栀子与焦栀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白喉杆菌的抑菌作用相似;对溶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的抑制作用以生栀子为佳;焦栀子则对痢疾杆菌的作用较生山栀略强,这一点和中医对大便溏薄者用焦栀子是一致的。
10.4.3 工艺研究
对烘法是否能代替炒法进行了研究,比较了生山栀、焦桅子、烘山栀的山栀苷含量,从定量结果看,烘和焦制品中山栀苷无显著差异。从两种不同炮制方法加工后的样品提取液的δ值看,δ烘值比δ焦值小,说明用烘的方法炮制得到的结果比较恒定,便于控制质量。考查不同温度炮制山栀炭对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山栀炮制后,山栀苷和鞣质均有明显变化,随温度增高,山栀苷的含量递减,当炮制温度高于180℃以后,含量下降幅度较大,说明超过山栀苷熔点温度(162℃~164℃)时,苷分解严重。鞣质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当高于200℃以上时,鞣质含量下降,且大部分炭化。从而认为炒山栀温度应控制在160℃~200℃之间。
10.5 贮存方法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
11 性味归经
山栀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
12 山栀的功效与主治
山栀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的功能。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山栀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能。
山栀长于泻火利湿,凉血解毒。常用于温病高热,湿热黄疸,湿热淋症,疮疡肿毒;外治扭伤跌损。如治温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的山栀仁汤(《不居集》),治湿热黄疸的茵陈蒿汤(《注解伤寒论》),治跌打损伤,青肿疼痛,可用山栀研末与面粉、黄酒调敷。
炒山栀与焦山栀功用相似,炒山栀比焦山栀苦寒之性略强,一般热较甚者可用炒山栀,脾胃较虚弱者可用焦山栀。二者均有清热除烦的功用。常用于热郁心烦,肝热目赤。如治热病心烦,胬肉攀睛,羞涩难开。
山栀炭善于凉血止血,多用于吐血、咯血、咳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等。如十灰散(《十药神书》)。
山栀为眼科常用清热泻火药,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功效:
(1)用于多种实热性眼病,山栀能清泻三焦火邪。常与其他清热药配伍使用。
(2)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瞳神紧小、聚星障等眼病。常与龙胆草配伍,如龙胆泻肝汤。
(3)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白睛溢血、前房积血、跟底出血等。山栀有凉血止血作用。每与茅根、地黄同用。
13 山栀的化学成分
含山栀甙(geniposide)、羟异山栀甙(gardenoside)、栀子甙(shanzhiside)、山栀新甙(gardoside)、山栀甙酸(geriposidic acid)、山栀黄素(gardenin)、番红花甙Ⅰ(crocin1)、番红花酸(crocetin)、鸡矢藤甙甲酯(scandoside methyl ester)等。
14 山栀的药典标准 14.1 品名
山栀
Zhizi
GARDENIAE FRUCTUS
14.2 来源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山栀Gardenia ja *** 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9~11月果实成熟呈红黄色时采收,除去果梗和杂质,蒸至上气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
14.3 性状
本品呈长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5~3.5cm,直径1~1.5cm。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具6条翅状纵棱,棱间常有1条明显的纵脉纹,并有分枝。顶端残存萼片,基部稍尖,有残留果梗。果皮薄而脆,略有光泽;内表面色较浅,有光泽,具2~3条隆起的假隔膜。种子多数,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深红色或红黄色,表面密具细小疣状突起。气微,味微酸而苦。
14.4 鉴别
(1)本品粉末红棕色。内果皮石细胞类长方形、类圆形或类三角形,常上下层交错排列或与纤维连结,直径14~34μm,长约至75μm,壁厚4~13μm;胞腔内常含草酸钙方晶。内果皮纤维细长,梭形,直径约10μm,长约至110μm,常交错、斜向镶嵌状排列。种皮石细胞黄色或淡棕色,长多角形、长方形或形状不规则,直径60~112pm,长至230μm,壁厚,纹孔甚大,胞腔棕红色。草酸钙簇晶直径19~34μm。
(2)取本品粉末1g,加50%甲醇10ml,超声处理40分钟,滤过,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山栀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山栀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4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水(5:5: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黄色斑点;再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14.5 检查 14.5.1 水分
不得过8.5%(附录ⅨH第一法)。
14.5.2 总灰分
不得过6.0%(附录ⅨK)。
14.6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ID)测定。
14.6.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8nm。理论板数按山栀苷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14.6.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山栀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30μg的溶液,即得。
14.6.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0.1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25m1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14.6.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山栀苷(C17H24O10)不得少于1.8%。
14.7 山栀饮片 14.7.1 炮制 14.7.1.1 山栀
除去杂质,碾碎。
本品呈不规则的碎块。果皮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有的可见翅状纵横。种子多数,扁卵圆形,深红色或红黄色。气微,味微酸而苦。
14.7.1.1.1 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同药材。
14.7.1.2 炒山栀
取净山栀,照清炒法(附录ⅡD)炒至黄褐色。
本品形如山栀碎块,黄褐色。
14.7.1.2.1 含量测定
同药材,药材含山栀苷(C17H24O10)不得少于1.5%。
14.7.1.2.2 鉴别、检查
同药材。
14.7.2 性味与归经
苦,寒。归心、肺、三焦经。
14.7.3 功能与主治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14.7.4 用法与用量
6~10g。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
14.7.5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14.8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