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不同年龄的骨骼生长速度快慢不一,所以临床表现也不一样,可分为四期(初期、活动期、恢复期、后遗症期)具体如下。
初期
多见于3~6个月的婴儿,早期无明显骨骼病变,主要表现为易激怒、烦躁、睡眠不安、大汗、夜间惊啼等神经系统表现。
活动期
早期症状继续加重,并出现骨骼的改变及运动功能发育迟缓。
头围较正常增大,额骨和顶骨中心部分常常逐渐增厚,变成“方盒样”头型即方颅;
胸部可出现胸廓畸形,多见于1岁左右小儿,如佝偻病肋骨串珠、肋膈沟(郝氏沟)、鸡胸、漏斗胸;脊柱弯曲同时伴有骨盆畸形、入口变小,前后径缩短,女童长大可致难产;下肢可出现畸形,表现为“0”形腿或“X”形腿。
患儿肌张力低下,坐、立、行等发育落后,抬头无力等,条件反射形成慢,表情淡漠,语言发育迟缓,免疫力低下,常伴感染、贫血等。
恢复期
经过日光照射或治疗后,临床症状或体征逐渐减轻或消失。
血钙、磷逐渐恢复正常,碱性磷酸酶约需1~2个月降至正常水平。
后遗症期
多见于2岁以上儿童,因婴幼儿时期的严重佝偻病,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
佝偻病是一类多因素导致的慢性疾病,其主要原因有围生期维生素D缺乏、日照不足、生长速度过快、食物中补充维生素D不足及受到疾病或者药物的影响等。
本病可根据患者的病史,包括是否缺乏日照与维生素摄入不足,是否有缺钙的表现等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
实验室血生化及影像学检查骨骼X线异常变化可直接确诊。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患儿要合理饮食,有足够的户外活动,经常晒太阳。
药物治疗以口服维生素D类药物为主,根据患儿情况补充钙剂及微量元素,严重的骨骼畸形可采取外科手术进行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