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惊蛰是什么意思?

惊蛰是什么意思?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一一唐.韦应物【观田家】

惊蛰,古称"启蛰"。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这时天气转暖,渐有雷声,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为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零度以上,到处一派融融春意。

谢邀。今日是2018年3月4日,六甲番人上午突然听见几声春雷,方才想起,原来明天3月5日就是惊蛰节气了。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三个节气,上一个节气是雨水,下一个节气是春分,惊是惊动惊醒的意思,蛰是指动物冬眠,所以这个节气从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惊醒冬眠的动物。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惊蛰的解释如下:

惊蛰,二月节。《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言发蛰也。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初候,桃始华。。。 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按照这个解释,惊蛰前后会有春雷出现,然后冬眠的动物就会因此惊醒而从洞穴里出走。然后等着桃花开,等着黄鹂鸣,等着鹰化为鸠。

惊蛰这个节气也曾被称为“启蛰”(《夏小正》曰:“正月启蛰”),至今日本还称为“启蛰”,但从字面的意思,“惊蛰”更加贴切一些。

惊蛰前后,一般都会有春雷,“春雷响,万物长”,我国除了东北西北等严寒地区还处于冬季景象,其余地区已开始出现春天的气息,华南地区更是开始春风化雨,渐渐春日融融,比如广东现在正下着雨,开始进入今年的第一次回南天,来自南方的温暖潮湿的空气,会让室内室外都是雨。

惊蛰了,春天来了,让我们一起期待那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一起期待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我是六甲番人,更多精彩,请您关注:六甲番人。

何为惊蛰?惊蛰就是上天用打雷震醒蛰居动物的日子。古人曾说,惊蛰有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侯鹰化鸠,”。就是说,惊蛰到了,桃树开始繁盛,桃花陆续开始绽放。天空中黄鹂鸟唱着婉转的歌儿。平时常见的鹰不见了,斑鸠在田间地头,大树村庄之间飞来飞去。

在自给自足的农耕时代,惊蛰惊醒了蛰居的动物,也惊醒了辛勤的农民。“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农忙季节拉开了序幕。早春的油菜花成了田野里的苐一抹绿色,农民们一边澆水,一边在井台边种下早春的小菜园。大田里,到处扶犁耕田的老农,赶车扬鞭运粪的后生,不断的牛马嘶鸣声形成了一幅繁忙的春耕图。家家户户忙个不停,为得是整好地,好迎接“清明前后雨纷纷”的宝贵春雨。只要墒情合适,农户就把谷子,棉花…,自己准备的种子播到地里。一年的丰收盼望就以此为始。

忙碌的农民在明媚的春光里,顾不得欣赏美景,那边老师领着孩子春游。孩子们看见什么都新鲜。桃花,油菜花,绿柳,野草,天上的飞鸟,河边的流水,都给他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

所谓惊蛰。即是惊醒蛰伏之意。惊乃雷响,蛰乃暗藏。也就是说年二十四节与气的物侯学上,根据自然天地物事与气侯对民间适宜动态而制订划分的节气时间表。而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时间是第三个节气段,定时上一般为农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立春阴退阳升,开始熔冰,慢慢变暧,北风少东风多。雨水为气。大致月半前后,因空中有暖流出现而初春雨水开始來临,万物受水而发青。惊蛰到來,万物复苏,地表开始升温,而空中有冷暖气流对冲,磁场强大而产生电流碰撞,形成响雷,即开始有雷电出现了。而刚好此时,地有暖象,万物苏醒,所有动植物结束冬眠期,开始抬头睁眼,觅食生长。即时间自然一到,一声响雷可惊醒所有冬天蛰伏休眠的动植物,是为惊蛰也。以前的回文中我曾说过,古人制订的二十四节气时间表,大约是依据中原,陜西,山西,河北山东南部,安微大部的自然农事物候,自然天象地理而划分制定的,对这些地区的气侯,物象,农事相当对应且准确,而对于西部,西北,东北和南方來说,即有推迟或提前的物象征兆。这是古人的智慧。最有利于民间和农事,掌握物侯气象动态,以便于各地的自然时令來催促民间的种与收和躲避寒暑风霜的灾与害。大致即此也。

谢谢。

惊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时。阳历每年3月5日或6或7日。

顾名思义“惊”惊动,惊醒。“蛰”蛰伏,隐藏的意思。在这之前,动物藏伏于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也可以理解为冬眠。但到这个节气,天气开始转暖,万物复苏,动物也结束了漫长的冬眠期,开始活跃起来。

这时候天气回暖,雨水渐多,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农民开始一年的劳作。我想这也应该是“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开始吧😊不知道全不全面,欢迎大家评论指正

【今日惊蛰】2021年3月5日//星期五

晴雲映接山波遠,暢意寒消。幾許風騷,倚望江天萬里遙。〇 知思凍土隨春暖,草樹含苞。遍野靑苗,一醉輕歌歲月陶。

一一辛丑驚蟄江行(閬水漁民白溪釣)時在正月廿二于閬中古城無曉書齋🌿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的到来,预示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时节。春雷一响,万物复苏。

我的回答:惊蛰是农历二十四气候节气的一个。惊蛰过后,气温回升快,也就开始有雷电,雷电的雷声会惊醒蛰伏在地下休眠过冬的生灵出土生活。地温回升快,植物生长也就快了。也就是说万物复苏了。

大地复苏,冬眠动物苏醒;昆虫复活,鸟也飞回来了;天空开始出现惊雷。

惊蛰是什么意思?“惊蛰”中的“垫”,是藏的意思,动物钻到土里休眠过冬叫“入蛰”,至第二年回春后再钻出土来活动,古时人们认为是被雷声震醒的,故称“惊蛰”。

“惊蛰”也是春雷惊动万物的意思,这个节气气温逐渐升高,从“惊蛰”日开始,春雷聂鸣,可以听到雷声,蛰伏地下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被雷声震醒,出土活动,也是万物复苏的意思。

“惊蛰”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位于春天,所以“惊蛰”节气来临,也意味着春耕即将开始了。俗话“过了惊蛰节,耕田不停歇”,也是表示新的一年农事即将开始了。

杏花村酒寄千程,佳果满前莫问名。

惊蛰未闻雷出地,丰收有望看春耕。

——《惊蛰》吴藕汀

伴随着新年的第一声春雷,二十四节气的惊蛰已走到了我们面前。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也是仲春时节的开始。陶潜有诗曰:“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伴随着阵阵春雷,经历了早春的懵懂,仲春时节,这春意也渐渐浓了起来。

一、惊蛰的气候

惊蛰,古时候最早叫做“启蛰”,后来到汉朝的时候为了避汉景帝刘启的讳而改为惊蛰,唐朝的时候曾有短暂的恢复,然后就以惊蛰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了。惊蛰节气一般在每年阳历的3月6日左右,太阳达到黄经345度时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面解释说:“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春雷一响,沉眠在土里的虫子都醒了过来,所以这个节气叫做惊蛰。当然,今天我们知道,这个说法只是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描述。虫子自然是听不见雷声的,之所以醒来是温度变化的结果。

惊蛰,仓庚鸣

古人将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一个节气都分为三候,用来更准确地描述节气的气候特征。惊蛰的三候是:“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桃始华,便是桃花盛开的意思。仓庚,就是我们常说的黄鹂鸟。这个鹰化为鸠比较有意思。鸠,就是布谷鸟。古语有:“仲春之时,林木茂盛,口啄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故名曰鸤鸠”,说的就是这种鸟。仲春之时,天空尚不见飞翔的雄鹰,只看到鸣叫的布谷鸟。在古人的观念里,就好像是鹰变成了布谷鸟一样。七十二候中有很多这样的表述,比如“腐草为萤”(大暑)、“雀入大水为蛤”(寒露),等等。其实这也反映了古人对世间万物变化消长的一种朴素认识。

二、惊蛰与百虫

“蛰虫惊而出走”,惊蛰,是一个和百虫相关的节气。当然,我国幅员辽阔,说惊蛰前后,初雷滚滚,百虫复苏,这实际上只是相对靠南的长江流域的情况。而在二十四节气的发源地黄河流域,相似的情况可能要再晚上一些。但二十四节气的影响是巨大的,不管这一天是不是打雷,有没有虫子惊醒,在我国很多地方,在惊蛰前后,都形成了一些和百虫有关的习俗。当然,不管是传播疾病还是啃食庄稼,虫子对古代的人们来说大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所以,惊蛰的习俗也多和驱虫、杀虫有关。

惊蛰,百虫复苏

比如在江苏的邗江一带,有个照蚊虫的习俗。在惊蛰这天的晚上,当地人要点燃春节祭祀的时候留下的红蜡烛,然后拿着在屋里、院子里到处照,还要念念有词:“惊蛰照蚊虫,一照影无踪”云云,据说这样可以驱走蚊虫。然后呢,当地人还会把送灶王爷时留下的糯米加糖炒成饭吃掉,叫做“炒虫儿”,就好像把虫子吃掉了一样。

在江西、广西的一些地方,当地人有用撒石灰的方式驱虫的习俗,墙根屋角都要撒遍,据说这是唐代药王孙思邈的遗泽。有的地方还要把住宅周围全都撒上石灰,还要撒出一把弓的形状,这可能是远古某种巫术的遗存吧。而在湖南的醴陵地区,当地人有惊蛰时节在屋里放鞭炮的习俗,叫做“爆惊蛰”,有吓跑虫子的意思。

惊蛰,撒石灰

而在湖北天门、孝感等一些地方,不只是虫子,连田里的青蛙也要打,当地人叫做“打虾蟆”或“赶虾蟆”。民国时候的《天门县志》记载:“惊蛰节晚,儿童辈敲锣鼓、木梆歌唱,谓之赶虾蟆”,小孩子们敲锣打鼓,田里的青蛙可就遭了殃。

有些朋友可能就觉得奇怪了,青蛙是益虫啊,为什么要打青蛙呢?这个原因呢有这么两个说法。一种说法是光绪八年的《孝感县志》里记载:“近水家以荆条击池陂水际,曰‘惊蛰打虾蟆,一打就哑’,盖恶其聒噪也”,这是说因为蛙鸣太吵而打青蛙,这也太霸道了。另一种说法比较靠谱,光绪年间湖南《耒阳县志》载:“惊蛰喜寒,不闻蛙鸣则秧种不坏。”也就是说对农业生产来讲,惊蛰时节气候稍微寒冷一些,是有好处的。而青蛙的习性,只有在天气比较暖的时候才开始鸣叫。所以如果惊蛰时节青蛙开始鸣叫,那往往预示着一个不好的收成了。

三、惊蛰话雷神

《周礼》云:“惊蛰,……蛰虫始闻雷声而动”,可见惊蛰这一节气,与打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古人也自然地在隆隆雷声的“熏陶”下,构建出了雷神的形象,这种对自然现象的神话,也是远古时期很多民族都有的一种普遍现象了。惊蛰始于雷,所以在古代的民间,在惊蛰前后也有很多祭祀雷神的民俗活动,比如贴上雷神的画像,摆上供品,以及去雷神庙里上香祷告等等。

雷公庙

说到这个雷神,或者叫“雷公”吧,这个神灵的形象从古到今还是经历了挺大的变化的。最早的雷神的形象,是“龙身人头”的,有种说法认为,中国先民构建的这个龙的形象,和雷的声音就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最早的雷神有个龙的身子也并不奇怪了。

大约到了汉代以后,雷神才逐渐的人格化了。东汉王充的《论衡》里面记载,当时的人们在给雷神画像的时候,一般都是画成一个大汉的形象,一手拿着连鼓,一手拿着上方下尖的锥子。当时的人认为,轰隆隆那个雷声,就是雷公用连鼓发出的;而比较尖利的雷声,则是雷公挥锥的声音。壮士奋挥锥,这雷公可谓是“爆裂鼓手”了。这个雷公的形象流传时间很长,唐代敦煌石窟里的雷公形象,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再到了后来,大概明清时期,雷公的形象又有了变化,变成长着鸟嘴肉翅,手持斧凿的形象。

初唐雷公图(莫高窟329窟)

咱们中国的古人在构建神灵形象的时候,总是喜欢把世俗生活中一些美好的东西加入到里面。比如大家都认为夫妻和睦是好的,于是古人们就给很多神安排了“对象”:看着西王母很孤单,就造了个东王公给她;看着雷公没人陪,于是设计了电母。电母的形象在典籍中出现,比雷公要晚得多。《宋史》中说当时的仪仗队里有“雷公电母旗”,到了《元史》里才说得比较清楚:电母旗上的电母,是一个绣衣、朱裙、白裤,两手运光的巾帼英雄形象。

雷公和电母

文史君说

春雷隆隆,惊醒的可不只是地里的虫子。依农时而论,惊蛰也标志着春播的开始,耕作的农民也要忙起来了。而对我们每一个工作、学习的普通人来说,寒冷而蛰伏的冬季已经过去,伴随着阵阵春雷,大家也该打起精神好好生活了吧?

参考文献:

张勃、荣新著:《中国民俗通志·节日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宋英杰:《二十四节气志》,中信出版社2017年版。

殷登国:《二月惊蛰谈雷神——雷公信仰与雷击的怪诞传说》,《紫禁城》2010年第3期。

贾鸿源:《清末民初湖北惊蛰打虾蟆习俗》,《寻根》2015年第5期。

(作者:浩然文史·李一鸣博士)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文中使用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