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共产党人基于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经验得出的科学判断,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根基。只有既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又能认真分析不同时期具体的阶段性特征,才能准确判断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并据以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和政策,才能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才能切实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才能客观冷静地思考我们面临的形势与复杂局面,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正是由于我们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了清晰的认识和科学的把握,我们才得以成功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才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取得新的成绩,才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呈现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日益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更加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决心。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思考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发展,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只有把"第一"和"第二"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完整地阐述社会主义在当前发展的真实状态,才能称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否则可能会犯"超越阶段论"或"偏离轨道论"。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总结过去制定和贯彻基本路线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须臾不可偏离、丝毫不能偏废,必须全面坚持、一以贯之。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当前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行动指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发展机遇前所未有,考验与挑战也异常严峻。一方面,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奇迹"论展示了我们巨大的发展成就,"中国模式"引发热议与肯定。另一方面,中国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的发展问题与困惑,"唱空中国论"风波不断,企图质疑甚至否定中国的发展。为此,我们应做到成就面前自豪而不自满,困难和挫折面前不妄自菲薄、自甘落后,做到思想上坚信不疑、行动上坚定不移,绝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绝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不仅在于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以此作为出发点,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更在于未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认真分析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体分化为一个又一个"初级阶段"的不同时期,进而始终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