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豆近期走势简述
国内外大豆价格从2006年10月脱离底部区域以来,一直处于持续上涨的状态。期间,虽然CBOT大豆在今年2月26至3月5日发生了大幅度的回调,但国内大豆却表现出很强的抗跌性。目前,这一市场状况又发生了较大变化。首先是4月3日至18日,国内大豆在CBOT大豆未见显著波动的几根大阴线的技术背景下,展开了一轮200元/吨左右的大回调,经过半个月左右的短暂调整后,又随着CBOT大豆的上涨迅速启动,远期月份直接冲破近几个月以来的最高价。但是在5月29日和30日这两个交易日,CBOT大豆似乎略有调整迹象苗头时,上涨又一次遭遇寒流,两个交易日内迅速下挫100元/吨左右。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近期大豆价格波动如此剧烈?
二、具体影响因素分析
大豆作为农产品主力军的特性决定了其基本面直接影响着价格走势的变化。其中宏观基本面框定了它的未来主要方向,而具体的细节又导致了每一个波动的时机以及幅度。在近期走势中,最大的矛盾来源于远期国际大豆供应和库存预期紧张而消费趋好与目前现货相对充裕的碰撞上。
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这两个观点的支撑点:
(一)远期利多因素
1.种植面积和预期天气影响
目前关于种植面积的权威数据还是来自美农业部3月份种植意向报告。当时报告称美国2007年大豆种植面积预估为6714万英亩,较去年下降838.2万英亩,低于市场先前预测的6916.7万英亩平均值。从报告结果看,大豆数据体现明显利多的色彩,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来自于玉米种植面积扩张,从而直接导致大豆面积的减少。
同时天气的不确定性让目前大豆价格的反应异常敏感,因为一旦美国中部和中西部大豆主产区天气出现问题,那么CBOT大豆有可能直接面临天气升水,并且这升水幅度无法预计。这种不确性让国内大豆的期货价格也敏感起来。一旦发生,那么国内豆油价格的上涨将会更加迅猛,再加上国内饲料消费趋旺的势头,大豆价格将会得到下游产品价格的整体支持。
2.库存方面
美国农业部5月份报告首次公布了2007/2008年度美国新作物供需数据,预计美新豆结转库存3.2亿蒲式耳,低于市场预测的3.37亿蒲式耳平均值(预测区间为2.55亿-4.63亿蒲式耳)。这是无法回避的敏感数据,结合预期的供应短缺以及消费旺盛,所造成的不仅仅是实际供需中体现的利多刺激,更多的体现在市场心理上的促涨作用。
3.宏观经济政策预期
整个商品经济格局中,工业品处于历史高价位区,农业品处于历史低价位区,对解决美国农产品价格长期低迷和农民补贴问题以及中国的“三农”问题十分不利。从国内情况来看,政府的态度应是积极的期望农产品走高,以减轻压力,解决包括农民收入、农业补贴、农业进出口收入以及社会稳定等问题。同时判断在农产品价格上涨中,政府不会频繁的使用“拍卖方式”来打压农产品价格。
(二)近期利空因素
1.现货压力
随着大豆的价格不断上涨,豆油价格也在上涨,但是华北地区的养殖业一直不景气,而养殖业的低迷造成了近期的猪肉价格大涨。另一方面,由于疫情的影响,前期国内生猪养殖多以观望为主,因此存栏下降,这直接抑制了饲料的需求,从而导致豆粕消费低迷,而豆粕价格的迟迟不启动拖累着大豆价格进一步走高。
2.库存方面
美国农业部5月份报告预计美国2006/2007年度陈大豆结转库存为6.10亿蒲式耳,较上月报告下调500万蒲式耳,略高于市场预测的6.07亿蒲式耳平均值(预测区间为5.77亿-6.20亿蒲式耳)。从这个数据上来说,对目前的大豆价格上涨产生了很大的现实压力。同时国内2005年以来积压的将近百万吨陈豆也成了国内大豆价格进一步上涨的重大阻力。
3.进出口方面
据中国海关总署周四公布的大豆2007年4月进口统计数据:4月大豆进口2652143吨,同比增长3.2%,1-4月进口8370599吨,同比增长4.9%。前期大量进口对目前的大豆价格形成一定的压力。
三、总结
多空双方在对抗中不断的碰撞,矛盾目前具体表现在农产品近期月份价格低迷,形态偏空。而远期月份呈现显著的多头形态,强势振荡,但是一旦回调,幅度会很大。相信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远期预期的不断兑现和现货压力逐渐被市场消化,形势也会逐渐明朗起来,大豆市场一轮超级大牛市行情也许会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