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一举成名天下知典故

一举成名天下知典故

一举成名天下知典故

典故是一个汉语词汇。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以下是一举成名天下知典故,欢迎阅读。

  一举成名天下知典故

出处

1).《战国策·秦策一》:“然则是一举而伯王之名可成也。”

2).元末诗人高明.《琵琶记》: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故事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和十八岁的苏辙,前往京城开封参加科举考试。这一去,父子三人从此名动天下。

按照北宋的科举制度,士人应试要先参加州府解试,取得被举资格,此后再参加礼部的省试,最后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全部过关后,就是进士及第了。

三苏到了开封后,兄弟俩因没有参加眉州的州试,所以在开封府参加举人考试,轻松过关,就等着次年的省试了。他们一边温习功课准备省试,一边跟着父亲拜访京都名士。

苏洵带着张方平的推荐信和自己的著作,来到了欧阳修的府邸,受到了欧阳修的热情接待。欧阳修作为当时的文坛泰斗和翰林学士,担负着为国家挑选人才的重任。

  欧阳修

当时,虽然范仲淹已经去世,但“庆历新政”的拥护者都在朝中掌握重权:欧阳修为翰林学士代理三司使,韩琦入主枢密院,谏院的长官是来自四川的范镇,司马光、王安石等人也已经渐露头角。范仲淹、欧阳修等人提倡“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以犯颜纳说为忠”的新风尚,苏洵的学识、文章、性格正符合了这种新风尚,而受到欧阳修的赞赏和推荐。

嘉祐二年正月,苏轼、苏辙走进了考场,参加礼部主办的省试,主考官为欧阳修,副考官为梅饶臣等人,考试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这是论述为政宽与简的命题,苏轼当场一挥而就,作了一篇短文,语言明白晓畅,文意通达,见解独到深刻。阅卷的梅饶臣,最能鉴赏这样真正优秀的古文,一看此卷,大加赞赏,立即推荐给欧阳修,要求录为第一。欧阳修看了也很惊叹,但因为考卷已经糊了名,看不出为谁所作,欧阳修担心是自己弟子曾巩所作,如果录为第一,难免惹人非议,所以他忍痛割爱,评为第二。 直到放榜之日,大家才知道,原来这篇文章竟然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所作。恐怕,天下只有苏轼一人,因为文章太好而屈居第二名。

不过,谁都没有想到,这个才气横溢的青年竟敢在这样的考卷上开玩笑!他在《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尧帝的时候,司法官皋陶三次要判一个罪犯死刑,尧帝却三次都赦免了他。所以天下人都惧怕皋陶执法之严厉,而乐见尧帝用刑之宽仁。

当时的主考官都是学富五车之人,对于尧、舜、禹、汤更是十分熟悉,但这段“史实”却令梅尧臣与欧阳修都迷惑不解,实在想不起来这个典故出自何处。不过,作为前辈宿儒,连考生引用的史实典故都没读过,多少有点没面子;再说,就算他们肯不耻下问,在糊着名字的情况下,也不知道该问谁。幸好,他们都不是心胸狭隘之人,都没有去追究这个问题。

  苏轼

后来,他们曾就此事问过苏轼,没想到苏轼老老实实地承认了:这是我杜撰的,像尧帝那样圣贤的人,做这样的事是意料之中的!

考官听到如此坦诚的回答,不但没有责怪,反而大加赞赏,夸奖苏轼活学活用,是真正的人才!欧阳修写文章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这就是我们熟知的成语“出人头地”的来源。欧阳修还对自己的儿子说:“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着我。”他将苏轼看做是下一代的文坛宗主!

他的预言果然很准,在苏轼去世后的十年中,果然无人谈论欧阳修,大家都在说苏东坡。即使在苏轼的著作遭到朝廷查禁时,人们还是在暗中传抄阅读!以欧阳修的政治地位和文坛领袖的身份,对一个初出茅庐的后生晚辈如此推崇,苏轼又怎么能不名满天下呢?同时,我们也为欧阳修宽广的胸怀和识人之才感到钦佩!看看他在这次科举考试中为大宋选出了多少得意之才吧!

——经过殿试之后,苏轼以《春秋对义》一举夺魁,赐进士及第。弟弟苏辙也顺利通过,赐同进士及第。

和他们同时高中的还有:曾巩、曾布、曾牟、曾阜四兄弟、王彦博、王彦章,一共六人,以及后来的理学名士程颢、张载,吕惠卿,蒋之奇,影响了北宋政治、文学和哲学的发展。这都是通过一次科举,从而“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典型。

  拓展:

  《一举成名天下知》阅读

田 姝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和十八岁的苏辙,前往京城开封参加科举考试。这一去,父子三人从此名动天下。

按照北宋的科举制度,士人应试要先参加州府解试,取得被举资格,此后再参加礼部的省试,最后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全部过关后,就是进士及第了。

三苏到了开封后,兄弟俩因没有参加眉州的州试,所以在开封府参加举人考试,轻松过关,就等着次年的省试了。他们一边温习功课准备省试,一边跟着父亲拜访京都名士。苏洵带着张方平的推荐信和自己的著作,来到了欧阳修的府邸,受到了欧阳修的热情接待,欧阳修作为当时的文坛泰斗和翰林学士,担负着为国家挑选人才的重任。当时,虽然范仲淹已经去世,但“庆历新政”的拥护者都在朝中掌握重权:欧阳修为翰林学士代理三司使,韩琦入主枢密院,谏院的长官是来自四川的'范镇,司马光、王安石等人也已经渐露头角。范仲淹、欧阳修等人提倡“以通经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以犯颜纳说为忠”的新风尚,苏洵的学识、文章、性格正符合了这种新风尚,而受到欧阳修的赞赏和推荐。

嘉祜二年正月,苏轼、苏辙走进了考场,参加礼部主办的省试,主考官为欧阳修,副考官为梅饶臣等人,考试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这是论述为政宽与简的命题,苏轼当场一挥而就,作了一篇短文,语言明白晓畅,文意通达,见解独到深刻。阅卷的梅饶臣,最能鉴赏这样真正优秀的古文,一看此卷,大加赞赏,立即推荐给欧阳修,要求录为第一。欧阳修看了也很惊叹,但因为考卷已经糊了名,看不出谁所作,欧阳修担心是自己弟子曾巩所作,如果录为第一,难免惹人非议,所以他忍痛割爱,评为第二。直到放榜之日,大家才知道,原来这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所作。恐怕,天下只有苏轼一人,因为文章太好而屈居第二名。

不过,谁都没有想到,这个才气横溢的青年竟敢在这样的考卷上开玩笑!他在《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尧帝的时候,司法官皋陶三次要判一个罪犯死刑,尧帝却三次都赦免了他。所以天下人都惧怕皋陶执法之严厉,而乐见尧帝用刑之宽仁。

当时的主考官都是学富五车之人,对于尧、舜、禹、汤更是十分熟悉,但这段“史实”却令梅尧臣与欧阳修都迷惑不解,实在想不起来这个典故出自何处。不过,作为前辈宿儒,连考生引用的史实典故都没读过,多少有点没面子,再说,就算他们肯不耻下问,在糊著名字的情况下,也不知道该问谁。幸好,他们都不是心胸狭隘之人,都没有去追究这个问题。

后来,他们曾就此事问过苏轼,没想到苏轼老老实实地承认了:这是我杜撰的,像尧帝那样圣贤的人,做这样的事是意料之中的!

考官听到如此坦诚的回答,不但没有责怪,反而大加赞赏,夸奖苏轼活学活用,是真正的人才!欧阳修写文章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这就是我们熟知的成语“出人头地”的来源。欧阳修还对自己的儿子说:“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着我。”他将苏轼看做是下一代的文坛宗主!他的预言果然很准,在苏轼去世后的十年中,果然无人谈论欧阳修,大家都在说苏东坡。即使在苏轼的著作遭到朝廷查禁时,人们还是在暗中传抄阅读!以欧阳修的政治地位和文坛领袖的身份,对一个初出茅庐的后生晚辈如此推崇,苏轼又怎么能不名满天下呢?同时,我们也为欧阳修宽广的胸怀和识人之才感到钦佩!看看他在这次科举考试中为大宋选出了多少得意之才吧!

经过殿试之后,苏轼以《春秋对义》一举夺魁,赐进士及第。弟弟苏辙也顺利通过,赐同进士及第。和他们同时高中的还有:曾巩、曾布、曾牟、曾阜四兄弟王彦博、王彦章一共六人,以及后来的理学名士程颢、张载,吕惠卿,蒋之奇,影响了北宋政治、文学和哲学的发展。

抖音看短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