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临床类型主要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又称为脑梗死。脑卒中是由急性脑血管病引发的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障碍,患者可突然出现面部、单侧躯体的麻木和无力或抽搐,以及言语表达能力减弱等症状。
1、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脑血管病变所致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而迅速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综合征。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发病前可能会有短暂的躯干、肢体无力,也可能毫无预期地突然发病,继而出现相应症状,如躯干及肢体乏力、麻木,还有偏瘫,如一侧面部出现口歪、流口水的情况,以及视物不清、失语、意识障碍等症状。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需给予注射用阿替普酶和注射用尿激酶溶栓治疗,也可进行血管支架植入、血管扩张术等手术治疗。
2、出血性脑卒中:是脑部血管破裂所导致的疾病,可能是由高血压、脑血管畸形、淀粉样变性、烟雾病、颅内动脉瘤等原因导致,其中高血压是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的原因。此类患者可突然发病,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恶心、呕吐,以及眩晕、昏迷等意识障碍和肢体活动障碍的症状,可通过开颅血肿切除术、脑室穿刺引流术等手术治疗。
当患者出现脑卒中的现象时,需立即送往医院的急诊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就诊,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血生化检查、颅脑CT检查、脑血管造影检查、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等,以明确诊断,而后积极治疗。建议脑卒中的患者在康复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体位转移训练、床边站立、步行训练和平衡功能训练,对于因偏瘫而长期卧床的患者,家属应帮助患者经常翻身和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