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推荐度:
六年级上册语文《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案推荐度:
六年级上册语文《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案推荐度:
相关推荐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通用21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
3.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4.教学重点: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
懂得动物和人类是好朋友,激发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那个场景让我们意想不到?
二﹑聚焦送别画面,入情入境
1、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15——17自然段,找出描写海鸥举动的句子。
2、指名汇报。
3、屏幕展示有关语段。品读感悟。(板书:亲人)
三、回顾老人生前,品读感悟
1、齐读13自然段。
2、看短片,感受老人对海鸥的关爱。
3、快速浏览课文1—12自然段,用波纹线划出老人关爱老人的句子。可以边读边作批注,写下你的`感受。
4、交流:
5、师总结。
四、回扣主要画面,品味“送别”
出示幻灯片,看着画面描述。体会老人的简朴。想象他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十多个冬天的儿女们,撮着嘴似乎还在(可让学生说)
五﹑回归文本整体,升华情感
1、动物也是有灵性的,人类只要善待了他们,他们也必将给予回报。现在我们终于弄明白了——(老人爱海鸥,海鸥爱老人。)
2、总结升华。
六、假如你是海鸥,来到老人的塑像面前,你会对老人说什么?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自学生字新词,学会“聿”字。
3、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
三、教学难点:
领悟诗中蕴含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第16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诗,看老师写题目。(师板书课题)
2、谁来读诗题?
认读“聿”字。
齐读诗题,读懂了吗?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理解题目的?
3、提到陆游,大家应该不会陌生,他是()代的()诗人。之前,我们积累过他写的哪些诗?还记得吗?选一首背一背,好吗?希望你的背诵能传递出你对这首诗的理解,传递出陆游作这首诗的心情、愿望。(生背诵)
4、那么陆游想用《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诗告诉他的儿子什么呢?我们又能从中明白什么道理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首诗。
(二)学习古诗
1、自己先将古诗多读几遍,看看自己读懂了诗中的哪些字、词、句,把自己知道的写在书中,等待与大家一起智慧共享。
2、谁愿意来读一读古诗?指名多位读。
3、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呢?说一说和大家一起共享。
全班交流。
4、还有自己不懂的地方吗?提出来让大家帮助你解决。
生质疑。
5、理解了诗意,你认为这首诗陆游想要告诉儿子的是什么呢?(板书:学习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实践)
6、这首诗是作者在冬夜读书时的感想,也可以说是一种灵感,我想问一问同学们,陆游为什么突然想到要告诉他的儿子这些呢?你能走进陆游,走进他的内心想象一下,他当时是怎么想的吗?
学生想象,发言。
7、同学们的想象使诗歌更加立体起来、丰满起来。请大家看插图,在一个冬天的'深夜,陆游在灯下专心读着书,突然有了一些感想,于是奋笔疾书,之后便叫来自己的儿子子聿,把他想到的告诉他的儿子。他会怎么说呢?用你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注意你的语气和态度。
(1)指名说
(2)请你用成语来形容刚才“陆游”在教育他儿子时的态度。
8、请你也来语重心长地读一读古诗吧。
指名读,评价。
背诵。
(三)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积累陆游其他的古诗。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这首诗,领会延安精神,使学生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2.了解全诗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中重点语句,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含义。
2.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领会延安精神,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二)理解重点词句,了解诗的结构。
(三)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并把思想感情读出来。
三、教学过程
(一)介绍背景、口述目标。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一本真实的教科书。它凝聚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写了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
这节课,我们要通过学习,了解课文的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1.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理解词语。
3.集体讨论重点词语。
教师可将学生小组讨论后仍不理解的词语投影出来,指导全班同学共同理解。
追寻:跟踪寻找。
昔日:从前,课文中指革命时期。
茁壮:健壮。
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文中是指高楼大厦大量出现。
满目琳琅:一般写作琳琅满目,比喻优美珍贵的东西很多。文中用来形容各种家用电器的摆设。
奥秘:奥妙神秘。
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效率很低,速度很慢。
(三)理清全诗结构。
1.让学生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每一节各讲了什么?全诗可以分为几部分?用笔标出来。
2.学生通过认真朗读,可以说出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2节),讲了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第二部分(3、4节),讲了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第三部分(5、6节),讲了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
3.分三部分指名朗读全诗,加深学生对全诗整体结构的认识。
(四)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读第一部分,边读边思考,诗人追寻枣园、延河、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是在追寻什么?
2.接着可以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分小组讨论。
3.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理解。
学生能够说出诗人实际上是在追寻延安精神,那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精神,是蓬勃向上的精神。
4.在理解了诗句之后,教师可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五)学习第二部分。
1.让学生自由读第二部分,边读边思考“我们毫不犹豫地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2.接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两句诗。
学生结合前两句“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可以说出“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这种落后的生产条件没有什么可留恋的,应该“毫不犹豫地丢掉”。“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从字面上看是说延安的宝塔山高耸入云,恰如脊梁一般。从深一层看,宝塔山代表延安,也代表延安精神,它是我们民族的支柱、精神脊梁,是我们绝对“不能丢”的。
3.理解了这两句话,教师可进一步提问这一部分中还有哪些诗句也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学生可以很快找出另外一句话:“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4.教师可进一步引导:“破旧的茅屋”指什么?“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又指什么?
学生可以理解出“破旧的茅屋”是过去贫穷的生活条件,今天,生活富裕了,经济发展了,这种贫穷的生活也一去不复返了。当年在“温热的.土炕”上,共产党人、革命战士同老百姓同吃同住,聊家常,那种在革命战争中亲密的军民关系,火热的斗争生活,是我们忘不了,也是我们不应该忘记的。
5.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这两句话的同时,还应该通过自己的范读和导读来指导学生朗读,通过朗读,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六)学习第三部分。
1.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三部分,边读边想:“延安”指什么?学生可以说出延安指的是延安精神。教师可让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会怎样?请学生画出有关句子。
2.指导学生理解重点句。
学生通过刚才的朗读,可以找到这句话:“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教师可将这句话用投影打示出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灵魂指什么?“展翅飞翔”指什么?然后让学生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学生可以说出,如果失去了延安精神,就如同一个人没有了思想,于是便不能去创造光明美好的未来,以此来领会延安精神的重要。
(七)总结全文。
教师可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思考:延安精神指的是什么精神?
学生可以说出延安精神指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等。
一、教学内容:
回顾拓展八
二、教学目标:
1、完成日积月累。
2、回顾本单元学习内容,归纳写作方法。
3、完成练习。
三、教学重点:
完成日积月累、回顾本单元学习内容,归纳写作方法。
四、教学难点:
回顾本单元学习内容,归纳写作方法。
五、教学方法:
朗读、阅读、总结归纳。
六、教学准备:
课件PPT
七、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师谈话导入:
1、成语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是在近千年的文化积淀过程中形成的。它犹如我国灿烂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内涵丰富,意义深远,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便于记忆和传播;其中一些成语的背后还有生动的故事和传说,用起来极为生动、形象。可以说,他们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成语大展台。
二、成语大闯关
(一)第一关:我会读
1、学生自读成语后
2、指名读成语,说说这些成语和什么有密切的联系
(二)第二关:我会猜
1、师出示图画
2、生根据图画说成语,并说说是根据什么来猜的'。(形象地理解成语意思)
(三)第三关:我会说
请生说说有关的成语故事或前面没有说过的成语的意思,还可以用成语说话。(根据故事内容了解成语意思,加深理解,并活学活用。)
(四)第四关:我会用
请生选用恰当的成语填空
1、小作者真是(),写出的文章构思(),内容()。
2、音乐会上,既有()的流行音乐,也有()的世界名曲,一曲终了,(),令人回味无穷。
3、这些冰雕艺术品太美了,真是()、()。
(五)第五关:我拓展
请生说说同类的成语。
(六)学《响遏行云》这个成语故事
1、学生自己读成语故事,并读懂内容。
2、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响是指声响;遏是指阻止,使停止;行云是指流动的云彩。想遏行云指声音高亢阻拦了天上的流云,多用形容声音响亮。)
3、再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读后和受到的启发,并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4、拓展练习: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
(引导学生把阅读成语故事的兴趣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积累。)
(七)师总结
(八)作业
1、背背日积月累中的成语并继续搜集同类成语
2、继续搜集成语典故
教学目标
了解习作内容,明确习作要求,拓宽写作思路。
教学重难点
明确习作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动机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正在一天天长大,一步步走向成熟。有时,我们还会有一种“长大了”的感觉。谁愿意把这种感觉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呢?
2、创设情境。当然成长也会伴随着一些烦恼,也许你正为不佳的学习成绩而伤心,也许你正为与朋友间的一场不愉快而懊恼……
二、自主选材,小组合作
1、自主选择。各自思考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准备写什么内容。
2、汇报选择的内容。请一小组同学,说说自己准备写哪个方面的'内容。了解学生的选择情况,鼓励每个方面都有人选择。
3、小组合作。请前后四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说说自己习作的内容,互相评议一下,并推选代表准备在全班交流。
三、全班交流,打开思路
1、代表交流。每个方面选择一个小组代表交流,要求把内容昼说具体。
2、师生评议。要点:
(1)是否抓住了“题眼”,写出了自己成长的烦恼;
(2)内容是否具体;
(3)是否在叙事的基础上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四、明确要求,学生写作
1、明确要求。读读“习作”提示的最后一句话,明确习作要求。
2、各自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目标:
1、随诗句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努力读出诗的韵味,做到熟读成诵。
3、借助图大致了解诗的意思,体验诗的意境,积累情感。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
努力读出诗的韵味,做到熟读成诵。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观察。
出示挂图:学生观察,讨论:说说你从图中看懂了什么?
二、初读古诗。
1、读读古诗,找出你不认识的字,借助生字表中的音节,把它们读准。
2、把生字多读几遍。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三、再读古诗,大致了解诗意。
1、把生字带到课文中读,把诗句读顺。
2、讨论:说说你懂了什么?(结合图)
3、全班交流。
四、指导朗读,背诵。
1、教师范读:
导语:儿子要出远门了,母亲亲手缝制衣服。儿子要走多远,母亲的心就会跟多远。从孩子出发的.那一刻起,母亲就盼望它早日归来。
教师诵读古诗。
2、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诵读古诗。
3、指导背诵。
4、全班齐背。
五、作业设计。
把今天学的古诗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逢,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教学要求:
1.让学生学会通过放声读草稿来找出文章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
2.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语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通过放声读草稿来找出文章的毛病并加以修改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积累语言和语感,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部分。
1.教学第一部分。
(1)创设情景:学生分角色读题
(2)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作文草稿的修改方法。
(3)拓展:小结已经学过的作文修改方法。
2.教学第二部分
(1)根据上一部分。
(2)让学生思考“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的意思。(强调修改的意义)
(3)学生学习、领会作家老舍和叶胜陶修改文稿的方法。
(4)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修改稿子不光要看,还要念,要看念的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逻辑性强不?
(5)小结。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感悟)
1.谈话导入。
(由本单元所学课文导入)
2.诵读《从岩缝里长出的小草》
(1)学生自由读散文。
(2)教师示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3)学生反复练习诵读
(4)指名读,齐读
3.感悟
(1)指名读问题:从岩缝里长出的小草,为什么那么挺拔,那么结实?
(2)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读后感想。
(3)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
(4)师生小结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基本理解课文的内容,初步懂得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树立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二、教具准备:
多媒体。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同学们,在你的印象中,鹿和狼分别是什么样的动物?今天,我们来读一个特别的故事,她会让你重新认识鹿和狼,也会重新反映我们人类自己。
(二)根据“阅读提示”充分自学课文。
(三)联系讲述“鹿和狼的故事”。
1、仔细读第1—6自然段,想一想:为了保护森林里的鹿,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
2、自己练习讲故事。
3、同桌互相讲一讲。
(四)小组合作学习。
1、默读课文第7—9自然段,想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得地方?
2、小组讨论:罗斯福错在哪儿?为什么?
(五)全班交流。
1、说说罗斯福错在哪儿。
2、举例说说: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六)课外扩展。
搜集有关自然界生物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故事,写下来,准备参加“不能破坏生物链”主题队会的演讲。
教学目标:
1、听清录音中的小朋友出生时是怎么样的,他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向爸爸、妈妈了解自己出生的故事。
3、学着说一说自己出生的故事。
重点和难点:
1、养良好的听话、说话的习惯。
2、了解自己出生的故事
3、学着说一说自己出生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
2、揭示课题:听说活动。出生的故事。
二、听一听,学一学,说一说
1、看投影,第一次听录音。
要求听清录音中的.小朋友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
(1)学生交流
(2)师板书:时间、地点、身高、体重、生活的地方
(3)齐读板书。
2、第二次听录音。
要求听清小朋友在出身时是怎样的?
(1)学生自由准备
(2)小组讨论
(3)指名说
(4)学生练说
(5)学生操练
(6)学生评议
3、学着录音里的小朋友,介绍自己:
要求:说清出生的时间、性别、出生时的身长、体重。说说自己特别的地方。
(1)学生自由准备
(2)同桌练习说
(3)小组交流
(4)大组交流
(5)学生评议
4、小结。
三、总结全课,激发情感。
附板书:出生的时间
出生的身长
听说活动2出生的故事出生的体重
出生的特别地方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体会“父亲”对鸟的了解和热爱及“我”的护鸟心愿。
3、了解课文通过对鸟的`了解间接表现对鸟的热爱的写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对鸟的了解和热爱及“我”的护鸟心愿。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通过对鸟的了解间接表现对鸟的热爱的写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2、小组分角色读、指名读课文。
3、学生自主识字、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4、班上汇报,教师重点强调“喃、浓、腾”的读音和“味、猎”的字形。
5、指导写字。
6、学生练习写“并、喜、重”,体会写字规律。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课文:体会教师朗读时的情感。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质疑。
3、教师重点引导: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从哪些地方看出父亲对鸟很了解?
(2)为什么说:“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4、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先分角色读课文,再讨论思考题。
5、汇报。
三、实践活动。
查阅有关鸟的知识,介绍给大家。
一、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并唱一唱这首歌
2、重点理解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二、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三、教学准备:
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浆》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可以制作课件,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对美好童年的向往
(二)学习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读课文
3、学生范读课文
4、学生质疑
5、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在优美舒缓的旋律中,边读课文边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三)学习生字
本文出现了两个生字,教学时注意字型的.写法,可采用换部首的方法记字。
如:奖浆愉偷,通过换部首,使学生区分行近字;浆的右上角是夕,不要多写一点。
补充词语:迎面愉快欢乐幸福安排
注意:凉爽的爽的写法
(四)学唱歌曲
在学习课文时,可以与音乐课整和,让学生先欣赏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浆,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着首个的基调是欢快的,表达一种愉快的心情。
采用小声跟唱,教师领唱,学生领唱等多种形式,最后进行表演唱,小合唱,独唱等形式的竞赛,以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歌感情的目的。
(五)活动
可事先布置收集各类学生活动的照片,如:大队会春游比赛等。通过补充,加深理解童年生活是多么幸福,快乐。
一、教材分析:
这次习作要求给远方的亲朋好友写一封信,选择一两个方面介绍自己的家乡。介绍要生动、具体。
二、教学目标:
1.根据例文,对照习作要点讨论,了解写作方法及要求。
2.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有重点地介绍自己的家乡
3.熟悉写书信的格式。
三、教学重点:
记叙要有重点有序。
四、教学难点:
写出家乡的与众不同之处。
五、教具准备:
小黑板
六、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例文,了解书信的格式。
2、懂得具体、生动地介绍自己家乡的风光、风俗。
二、教学过程:
一)例文引路
1、 学生默读信的内容,思考:王磊给自己的`好朋友写了一封信,信中他写了什么,内容吸引人吗?为什么?
2、分小组交流回答
小结:作者写出了自己家乡的特色,重点选了两个与众不同的方面来写因此写得生动具体,很吸引人。
二)明确本次作文要求
三)启发交流
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有什么独具特色之处吗?你准备选拿一个或者两个方面来介绍呢
学生讨论交流,学习例文介绍具体生动。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学生练习习作
二、教学过程:
练写习作提纲
三、教后小记: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理解寓意。
重点难点:
抓住青蛙与小鸟的主次对话,理解寓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前导语:
青蛙和小鸟争吵了起来,聪明的同学们,你们是怎么想的呢?我们该怎样向青蛙和小鸟讲道理呢?这节课,继续读懂课文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出示文中带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2、读一读词语。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谈谈读懂的内容。
生甲:井底的青蛙不相信小鸟说的话。
生乙:小鸟告诉青蛙天无边无际,青蛙说天不过井口大。
生丙:小鸟让青蛙跳出井口来看看。
2、谈谈不懂的内容
(1)、“井沿”、“大话”、“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A、井沿:井的.边沿。B、大话:不真实的夸大事实的话。C、无边无际:没有边际,形容非常大。
(2)、讨论:到底谁错了?
生:因为小鸟在天空自由地飞,了解天是无边无际的;青蛙整天坐在井里,认为天只有井口大。
3、朗读课文。
(1)、全班齐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在读中体验:
A、用纸卷成筒看天空,了解青蛙的感受。
B、把头探出窗外看天空,了解小鸟的感受。
三、师小结。
这篇课文通过生动的对话,讲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不要像青蛙那样自以为是,要像小鸟那样飞得高,看得远。
四、拓展练习。
续编青蛙跳处井口的故事。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文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新词。能用“一面……一面……”、“只好……”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伟大而有平凡的品格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教学重点、难点
着力指导学生感悟人物对话。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演示、体验,从而感悟任务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品质。
教学准备
《爱因斯坦与小姑娘》课文朗读磁带、爱因斯坦的画像、课文插图投影、生字投影片、有关文字投影片 、学生收集有关爱因斯坦的材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初读课文,精读课文第一段。
教学步骤
一、交流材料,揭示课题
1、出示爱因斯坦的画像
2、板书课题:爱因斯坦与小姑娘
交流收集的有关爱因斯坦的.材料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三、再读课文抓住明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精读课文。联系全文体会人物语言的含义,感知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课文分别写了小姑娘与爱因斯坦几次相遇
说说课文的段落和各段内容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三)学习第三段
(四)学习第四段
三、总结全文
思考:爱因斯坦是不是“伟人”?为什么?
他不把时间花在穿戴、布置房间和收拾东西上,而把精力放在搞科学研究上。
四、作业布置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人小组选读表演一段内容。完成课后习题4。补充习题。
【教学目的】
1、根据所写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
2、要大胆想象,想象要新奇、有趣、超前、富有创造性。
3、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教学重点、难点】
想象的事物要新奇,有趣,超前,富有创造性。
【教学过程】
一、审题
请你读一读这次习作的要求,读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板书:想象作文,题目未来的________
范围:可是家乡、学校、食品、电视、房屋、衣服……也可以写未来的“我”或别人。
二、写作指导
1、以现实为依据,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思路要开阔,不要完全被现实生活所拘束。
2、想象要有所节制。人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但也不是任其渲泄。
3、在写法上,可从现实入笔,最后回到现实;也可直接着眼未来,结合现实;也可以始终贯穿未来。总之,应突出表现未来,能给人以憧憬展望。
三、写前说
投影出示思考题,学生准备,然后在全班交流,教师给予指导点拨。
1、你打算写未来的什么?
2、想象一下,它是什么样的,分几层来叙述?
重点引导学生写物品时可从材料、外观、内部设施功能等方面来写,还要注意把所写的物品和人物及事件联系起来。
3、每个人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其他人评议补充,教师巡视。
4、小结提示:不管同学写未来的什么,都必须做到条理清晰,有头有尾,让人看了以后明明白白。还要从自己熟悉的、了解深刻的事物入手去选择材料。还要注意想象的合情合理。
四、范文点评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生字词,读准字音,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文中的故事;
【过程与方法】
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展开情景想象体会句子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句子含义。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情境想象法、激励法
四、教学手段
PPT展示
五、教学过程
(一)新闻故事导入
1、讲述15岁男孩自杀的新闻故事;
2、师生讨论行为是否正确,由珍惜生命引出课文。
(二)整体感知,谈感受
1、老师范读,同学检查读音并圈出容易出错的读音
2、生用词,说出初听感受
3、老师引导同学通过故事来谈感受,师生一起为每个小故事概括标题
学生讲述、老师概括并进行板书:飞蛾求生、瓜子生长、静听心跳
(三)研读课文,感悟生命
“飞蛾求生”事件
(1)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说出最触动的句子;
(2)指导朗读,体会重点句子。
(四)情景想象,升华情感
边朗读边想象,角色转换同学是飞蛾时,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五)作业小结
分四组,自学另外两个故事,下节课师生交流,分享成果。
六、板书设计
生命生命
杏林子
飞蛾求生-不放弃生命-弱小-极力、挣扎、跃动瓜子生长-挑战生命静听心跳-珍惜生命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人物的对话,表达对小鱼的怜惜和对小男孩的敬佩之情。
3、使学生进一步树立保护小动物、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人物对话,体会小男孩对小鱼的热爱。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从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看了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些什么?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2、小组按自然段读、指名读课文:读得正确。
3、重点强调“甚至、蒸、死”的读音和“甚至、乎、叨”的字形。
三、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二、朗读感悟。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读出你的感受。
2、先在小组内朗读、表演第二——六自然段内容:体会小男孩救鱼的执着与专注。分角色并加动作进行反复朗读、表演。
3、小组汇报、表演的.情况,全班同学惊醒评价。
4、启发思考与想象。
(1)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为什么使你感动?
(2)小男孩明明知道捡不完,可他为什么还要一个劲儿的捡?
(3)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想法?
三、学生自由发言:
假如你抗到受伤的小动物,你在乎吗?你会怎么做?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和2个偏旁“饣、牜”。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云借生日给妈妈的原因。
4、从故事中体会文中母女间的情感,懂得如何关心家人。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朗读课文、体会母女间的情感,懂得如何关心家人。
【教学难点】
从故事中体会母女间的情感,懂得如何关心家人。
【教具准备】
《生日歌》录音带、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我要说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生日吗?
在过生日的时候,你们最希望的是什么?
平时你会向别人借东西吗?
听说过借生日吗?
二、我要读
谁想要读课文?
一人读一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三、我要问
谁要借生日给谁?
为什么要借生日?
四、我要想
妈妈笑着说:“我忘了”。妈妈真得是忘了吗?
小云把生日借给妈妈前,心理会想些什么?
小云把生日借给了妈妈,自己过不过生日?
你觉得小云是个怎样的孩子?
小结:我们的'妈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她总是只想着别人,而唯独没有自己。所以我们也应该向小云一样,用实际行动关心自己的妈妈。
五、我会认
会读哪个就读哪个,读对了的,其他学生跟着将这个字读3遍。
六、我会记
指导认识偏旁“饣、牜”并重点指导认记“饭、物”。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生字。
交流。
七、我会写
你会写哪个字?说说要注意什么?
指导书写。
八、我会读
练习分角色读课文。
妈妈:老师。
小云:一女生。
叙述:其他同学。
播放乐曲,活跃气氛。
九、我会接
想象故事的结尾,把课文中的故事说给别人听。
十、我要做
亲手做一件小礼物(一幅画、一个手工制作等,送给妈妈或爸爸,并写上一句祝福的话。)
【板书设计】
18、借生日
妈妈 爱 小云
小云 爱 妈妈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第一课时所学字词。
2、通过多种方式朗读、感悟课文;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3、懂得遇到困难要认真观察,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
教学重难点:
朗读、感悟课文;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教具准备:
小矿泉水瓶子多个,小石子若干,小剪刀一把(用于分组实验);动画课件一组(帮助学生理解、朗读感悟课文)各色五角星多个(用于随机激励学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上节课我们认识的生字你们还记得吗?让我们跟他们打个招呼吧?(出示幻灯片,复习生字)
2.读词语。
3.练习:猜一猜,连一连。
二、出示第一幅图
1.看图:小朋友看这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
2.小朋友请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是写这幅图的?找出来认真读一读。
3.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4.出示幻灯片(第一自然段),谁能读出乌鸦十分口渴、非常着急的`语气?
5.指名读。
6.自由读。
7.齐读。
过渡语:这只乌鸦确实非常着急,可光着急也没有什么用啊,得想想办法呀,乌鸦想出了什么办法呢?
三、出示第二幅图
1.谁来说一说乌鸦想到什么办法呢?
2.指名读。
3.看图体会乌鸦喝水时的高兴的心情。
4.出示字幕(第2、3自然段),谁能用高兴的语气来读?
5.指名读。
6.谁愿意做这一只快乐的乌鸦,说说你用了什么好的办法呢?
7.老师演示,同学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8.哪位同学说说老师是怎么做的呢?(指名回答)
四、读整篇课文
五、拓展
1.讨论乌鸦喝水办法的优缺点?
2.如果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做呢?小组内讨论,看哪个小组的办法最好。
六、板书
19.乌鸦喝水
喝不着水——想办法——喝着水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能自主积累词语。
2、朗读课文。
3、能感悟人们喜获丰收的高兴心情。
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游戏法、竞赛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
柿子、红灯笼、红叶、生字卡(柿子卡)。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柿子),小朋友瞧瞧这是什么呀?(相机板书:柿子,并教学“柿”。)
2、喜欢吃柿子吗?它的味道怎样?仔细看看,你觉得它像什么?(相机板书:红灯笼,学习“笼”。)
3、今天我们要学习11课。柿子。请小朋友打开书56页。
二、学习韵文。
1、生自由试读,画出不认识的字。
2、指名读,教师纠正发音。
3、师范读,注意听记自己不认识的字。
4、师领读,生跟读。
5、四人小组内组长带读,学生轮读。
6、小组展示读。
7、齐读。
8、出示“我和爷爷收柿子,笑脸映得红彤彤。”看图,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学习生字。
1、学习“棵”。
1)生试读——师领读——齐读——开火车读。
2)你是怎样记住“棵”的?
3)你能用“棵”说一个词吗?
2、以同样的.方法学习其他生字。
学习“许多”时,让学生区别几根粉笔与几十根粉笔,进一步理解“许多”。
学习“落”时,可让学生自己表演红叶落下来。
三、活动巩固。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齐读字卡。
2、猜字游戏。
3、摘柿子游戏。
奖一个红柿子(卡片)。
4、小组竞赛,夺星大战。
出示词语卡,贴在黑板上,会用哪个词说话便摘下哪个卡片,读出这把生字卡片(柿子卡),贴在柿子树上,(字朝里),让小朋友摘柿子。摘下来后要带大家读生字,组词语。读得好,个词语,并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哪个小组的小朋友说得好,就给哪组加画五角星。比比哪组的星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赏析文中重点语句的表达特点,体味文章悲壮激越、肃穆深沉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指导朗读,读中品,读中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和认识为了谛造我们幸福生活,中华民族所付出了的巨大代价,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奉献社会的使命感。
重难点
1、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品析中体味文章悲壮激越、肃穆深沉的情感。
2、体会作者是如何从理性认识升华到内心的情感认同,从而激发学生的使命感。
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渲染气氛。
2、学生品读,体味情感。
3、学生解读,理解内涵。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文本
二、初次析题,整体感知
【学情预设1】
1.作者读碑,读的什么碑?(人民英雄纪念碑、九龙泉烈士纪念碑)
2.这两座碑之间是什么关系?试从文中找一个句子来表达。
【学情预设2】
1.作者读碑,读的`什么碑?(人民英雄纪念碑)
2.作者读了几次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什么第一次没读懂?
3.这两座碑之间是什么关系?试从文中找一个句子来表达。
三、品读文本,体味情感
1.学生找出文中能表达作者第一次读人民英雄纪念碑情感的句子并分析。
2.学生齐读,了解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内容。
3.学生从描写九龙泉烈士纪念碑的语段中找出最能打动自己的语句进行朗读。
4.教师引导学生品读重点语句,体味作者的情感。
5.教师导入情景,再读碑文。
四、再次析题,升华情感
1.再读人民英雄纪念碑时作者的感受是什么?
2.悲壮感从何而来?使命感是什么?
3.作者心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还象征了什么?
4.联系生活实际,学生谈使命感。
五、拓展延伸,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