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与美国贝勒医学院、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组成国际合作组进行研究,探索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取得理想效果。
他们采取干细胞定向植入技术,绕过了同种异体胰岛移植供体不足和免疫排斥两大障碍,使无骨髓造血疾病的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得到合理治疗。
在美国治疗100例病人的基础上,国内治疗12例患者,年龄在17~57岁之间。治疗后有8人已顺利出院,其血糖控制好转,口服降糖药和使用胰岛素剂量明显减少,其中3人已完全停用任何药物。其余4人还在治疗中。
解放军463医院探索用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取得较好疗效。患者今年58岁,患慢性支气管炎10余年,肺心病6年。入院后诊断其合并肺心感染、Ⅱ型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
专家们经认真分析,决定为其实施颈外静脉导管干细胞移植术。医生从患者骨髓中分离出内皮前体细胞,第一次植入后,次日患者病情即已减轻。10天后进行第二次干细胞移植,术后肺动脉压力已从57毫米汞柱降至50毫米汞柱,喘息、气短的症状明显减轻,病情逐渐好转。
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瘤合并血癌
干细胞移植治疗多种癌症的效果已露端倪。但此前进行的干细胞移植多为自体干细胞移植,当用于治疗癌症病人时,移植的干细胞有可能被自身癌细胞污染,导致移植失败。
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是将健康人的干细胞移植给病人,以帮助其恢复、重建造血系统。但需要经过配型、避免排异等环节。
最近,天津市肿瘤医院李凯副主任医师、梁彦副主任医师等,经过近5个月的努力,完成了国内首例异基因干细胞移植联合大剂量化疗,治疗惰性淋巴瘤合并急性白血病患者,获得成功。该患者入院时生命垂危,已无法从自身提取干细胞。经过医生的筛选,其姐姐与其HCA配型位点全部相合。医生便从其姐姐外周血液中提取造血干细胞,并经过科学严谨的预处理,在对患者进行大剂量化疗后移植到患者体内。由于患者接受大剂量化疗后丧失对感染的抵抗力,医务人员将患者转移到无菌病房,精心护理,并积极预防和排除可能出现的肝静脉闭塞症等并发症,以及超急性排异反应。
目前,该患者病情稳定,只出现了轻微的排异反应,染色体检查已转为正常,标志着植入的异基因干细胞已经存治。
准确预测癌症复发转移
癌症之所以可怕,在于它几乎不可能根治,几乎都会复发或转移,最后失去治疗意义。
因此,探寻准确预测癌症复发转移的技术方法,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由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专家学者的协作研究,建立了我国肝癌、乳腺癌复发转移预测体系。该体系应用至今,几家医院的肝癌、乳腺癌总体复发预测诊断率已提高到70%以上。
据项目负责人、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刘银坤教授介绍,目前临床上较多用定期复查甲胎蛋白和B超束发现肝癌的复发转移,但效果不尽人意。同时,依靠检查淋巴结形态、肿块大小、雌激素受体等,也不能确切的反映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专家们应用基因组、蛋白质组学和血清学技术,发现了骨桥蛋白、细胞角蛋白--19、ERb等敏感和特异性的肝癌、乳腺癌复发转移分子标志物或联合标志物群,建立了具有我国独立知识产权,以多分子综合分析为特征的肝癌、乳腺癌转移复发预测体系,不仅使诊断准确率大为提高,而且敏感性和特异性也令人满意。他们还采用CDNA芯片技术首次建立了肝癌转移预模型,在原位癌阶段预测转移倾向的准率高达90%。
生物人工肝显现光明前景
重型肝炎、肝功能衰竭等,是目前医疗难点之一,由于内科药物治疗效果差,而且只有少数病人能够接受肝移植,因而患者死亡率极高。
据临床统计,目前重型肝炎和肝功能衰竭患者的平均死亡
率为30%~40%,晚期患者更是高达70%~80%。
由中美专家联合开发的ELAD新型人工肝技术,为救治重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展现了光明前景。今年5.1前,患重型肝炎、肝功能衰竭的焦某经人工肝治疗,顺利地从北京佑安医院出院。
焦某入住佑安医院时病情迅速加重,黄疸加深,高度乏力,腹胀,凝血指标恶化,生命垂危。
中美专家联手为其实施ELAD新型人工肝治疗。这种新型人工肝含有约430克人源化肝细胞,不仅可将肝衰竭时产生的毒性物质解毒,还可产生人源化的白蛋白、凝血因子等,使焦某很快转危为安。
据中美合作项目负责人、全国重肝及人工肝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组长段钟平教授介绍,这种新型人工肝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由于肝脏有良好的再生能力,人工肝不需长期维持,一般通过2~3次治疗即可使患者度过危险期自发恢复,或过渡到肝移植。
(以上内容转载自新浪健康)
(实习编辑:范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