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份片单是为题主准备的,也是给更多想要激励自己,提升自己的人准备的。希望这几部纪录片可以帮到你们。
既然是高三,那就应该先看一遍《高三》。对于喜欢纪录片的观众来说,周浩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他的作品《差馆》、《厚街》、《急诊》等等把目光投向了大众的真实生活。他影片里的主人公有农民工,有无业游民,有妓女,有被各种事故搞得焦头烂额的人民警察,有值夜班的急诊医护,也有留守儿童。而在《高三》中,他来到了福建武平县一中的一个普通毕业班,尝试用影像记录这一群高三生的点点滴滴。《高三》是一群人的高三,也是所有人的高三。对于经历过高三的人来说,这部纪录片代表了回不去的曾经,一段夹在这血泪与欢声笑语的回忆。《高三》的语调是沉重的。片中拥挤的教室、压抑的生活,以及时不时传来的《那些花儿》的清唱都不断提醒着我们,现实中总有苦涩和遗憾。但另一方面,《高三》或许能给那些正在经历高三的同学们一个机会去思考自己在为何而努力,自己又该如何为未来而奋进。
关于《高三》,我也推荐观影后再读读这两篇文章:
龙岩这一个班级的“尖子生”“差生”,后来都怎么样了?
一个班级:《高三》镜头之外的十二年
当然,除了《高三》,其他题主提到的《高考2020》和《高考》也值得一看。
说《铁西区》是中国最好的纪录片或许毫不夸张。在电影排行网站TSPDT上,《铁西区》排在21世纪最佳电影的第32位,也是纪录片的第一位。而口味一贯刁钻的《电影手册》杂志则把《铁西区》列在21世纪00年代最佳影片的第7位。如片名所示,《铁西区》是一部关于铁西区和铁西区的大众的的电影。作为东北地区重工业基地,世纪之交的铁西区目睹了旧时代的消亡。像是万能青年旅店所唱的石家庄一样,大厦的崩塌留给个体的是无助和绝望。工厂停工,失业的工人无处可去。在沈阳的冬天里,没有哪处可以给他们和他们的家人提供温暖和庇护。《铁西区》的故事足够厚重而真实。王兵用镜头将我们从自己的生活中拖拽到他人的现实里,作为旁观者,我们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被《铁西区》中呈现的无力感淹没与吞噬。我想,对于即将高考的题主,《铁西区》首先是一部凝重的纪录片,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带给你机会去更辩证地看待,更广泛地思考社会现实。另一方面,功利地说,《铁西区》或许是完美的作文素材。它的叙事手法和故事本身都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当然,在看完《铁西区》后,大家也可以读读这篇文章,见证一个地区的涅槃重生
铁西区:“东方鲁尔”的涅槃之路
生活简单的美好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被冲得越来越淡,而我们也好像在逐渐失去发现“小确幸”的能力。而《四个春天》的导演陆庆屹则选择慢下来,简单而沉着地记录平凡的生活。影片中“爸爸”、“妈妈”之间的甜蜜恩爱,一家人团聚时的喜庆,小城的安静,梯田的美景,让我们禁不住感叹日常朴素的美好。这是一部让人放松的纪录片。我想对于高三的题主来说,焦虑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适当的焦虑可以被化为前进的动力。但,偶尔的慢下来也是必要的。当大量的信息被塞入脑中,我们也需要停一停,去感受春天里的美好
这里,附上导演在豆瓣写得两篇日记
我妈
我爸
类似的纪录片当然也有日本导演伏原建之的《人生果实》,也很值得一看。
在选择第四部纪录片时,我在《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和《日曜日式散步者》之间纠结了许久,最终还是打算选择这部让我更有共鸣的影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由贾樟柯执导,而片中三个主要叙述者也都是重要的文学工作者——贾平凹、余华、梁鸿,他们与已故作家马烽一起用语言编织起了一段关于中国变迁的记忆。生于50年代的贾平凹来自陕西商洛。他的童年记忆是和贫困连接的。几十口人的农村大家庭让他想到《红楼梦》里的贾家,当然,只是家庭结构和姓氏上相似。出生在1960年的余华是浙江海盐县人。海盐县沿海,可他却从来没有见过课本上写得蓝色海水。比余华小了13岁的梁鸿来自河南邓州的梁庄。那里,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守的老人则在原地随着乡村一点点衰老。《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融合了作家们对人生的态度,对社会变迁的思考。数十年的发展被渐渐摊开,变成一段段个人的历史,变成一个个村庄的变迁。
这里,我仍然附上一篇文章
为什么要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当然,开头提到的《日曜日式散步者》也是一部关于文学的好纪录片。
希望这份片单能帮到大家,还有更多的影片,有空补上简介:
《掬水月在手》陈传兴导演,关于叶嘉莹先生。
《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关于台湾作家,诗人。
《棒!少年》许慧晶导演,一群棒球少年的励志热血。
《甲午》胡劲草导演,关于一段历史的再审视。
《乡村里的中国》焦波导演,真实,有力的记录。
《流浪北京》吴文光导演,被誉为中国独立纪录片鼻祖,“北漂”文艺工作者的生活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