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了已列入国家规划、具备建设条件、采用“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的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和民营资本首次参股投资的浙江三澳核电一期工程。两个项目有效总投资超过700亿元,将带动大量就业。
2016-2018年,核电连续三年“零批准”。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世界各国对核电站的建设变得更为谨慎,我国核电审批进度开始放缓,2011-2014年,仅中俄合作的田湾核电站获批,2015年再次批准了8台机组,之后我国核电核准进入停滞状态,2016-2018年核电连续三年“零批准”。
2019年核电审批重启。2018年后,多台三代机组投入商运,三代机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印证,核电审批逐步被提上日程。2019年7月,国家能源局明确表态山东荣成、福建漳州和广东太平岭核电项目核准开工,标志着核电审批正式重启。
近期,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了2020年上半年全国核电运行情况。我国在运的核电机组共47台(不含台湾地区)在2020年上半年累计发电1714.95亿千瓦时(同比+7.17%),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5.10%,核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为3517.19小时,平均能力因子为92.26%。目前电力生产清洁低碳化趋势已经成为全球基准,我国也在积极推进能源转型,作为能源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核能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定位更加确定。截止2019年底,我国在建核电机组13台,总装机容量1387.1万千瓦,在建机组装机容量世界第一。核电建设稳定有序,产业链全面均衡发展。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0)》。《报告》指出,“十四五”及中长期,核能在我国清洁能源低碳系统中的定位将更加明确,作用将更加凸显,核电建设有望按照每年6~8台持续稳步推进。
分析机构指出,中国是世界为数不多的几个具备成熟核能利用经验,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设计、装备制造、工程建设和运营能力和经验的核能民用强国,核能产业链整体竞争力位居世界前列,核电装备产业也是我国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新型先进制造产业,中国核电产业将明显受益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