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会中投的还是不少的,只是大多数人都不太出名,列举几个,广州队的郭凯,浙江的张大宇,四川的朱松玮,辽宁的张镇麟,吉林的张彪,李安,广东的徐杰(如果抛投也算中投的话),青岛的张骋宇,张骋宇外号“CBA中投王”,绝非浪得虚名。
比较知名的球员,易建联,胡金秋,包括周琦(周琦其实什么都会,就是不精),周鹏,方硕,这几位里胡金秋是最准的,今年几乎是到了一个离谱的高度,而且他才23岁。
CBA里会中投的球员有,但投的次数不多,在于这2点:
1.三号位的没落。
以上列举的这些中投小能手,大多数是四五号位内线,其次是几个后卫,小前锋里能打中距离的也就周鹏(周鹏有背打),和朱松玮(个人认为截止目前比较靠谱的两个),但周鹏和朱松玮,长期打的是4号位,广东队内线情况你懂的,四川队也经常内线缺人,不过朱松玮搭配哈达迪打内线,也确实很合得来,因为哈达迪的护框和做球能力,给了“汕大杜兰特”极大的活动空间和出手机会。
后卫比较矮,上肢力量和腰腹力量也不够强,至少大多数人是不如小外援的,拿林书豪来说,他也是中投王,各种急停,变向都有,林书豪是黄种人后卫的顶点,目前联赛里最接近他身体素质的也就郭艾伦了,但郭艾伦的投篮水平,不说也罢,本土后卫里,可能也就“超巨”状态下的方硕能比林书豪投篮强了。
后卫中投比较吃亏,小前锋倒适合练中距离,可惜,现在国产前锋有没落的趋势,难的打出来的几位也都经常受伤,你要再出一个刘玉栋,孙军,胡卫东,真的很难,毕竟现在三号位流行所谓的3D,几乎每家俱乐部都希望把自己锋线培养成3D球员,球权给小外援,本土后卫,个人认为,这是一种倒退,国内真的太缺丁彦雨航这种小前锋了。
2.中投没三分和突破划算
和NBA一样,NBA上个赛季的中距离投篮仅占所有投篮的20%,CBA是21%,这是未来篮球的大势所趋,三分球和突破产生的收益大过于中投(CBA场均得分过百的球队占了一半)。
不同的地方在于,NBA主要是因为规则变了,90年代那一套放到现在不实用了。
一是增加了内线防守三秒,中锋不得不扩大活动范围,内线不再拥挤,意味着突破更加简单了。
二是背打5秒规则。
三是允许联防,以前防守很多都是一对一,几乎没有包夹,协防,给了背打极大的便利条件,现在各种花式联防,协防,包夹,容易出空位,所以大家都在找三分球空位,毕竟突分比较方便。
四是不允许handcheck。
说白了,什么小球,魔球,死亡五小,其实都是根据规则来制定的战术,因为以上几条规则都对中锋做出了限制。
CBA没防守三秒,但内线强人太少,也就是能护框的大个不多,篮下防守强度不够大,理论上对于中距离背打是有好处的,但论经济效益,依然不如直接突破来或者让大外援凿低位放篮来得划算。
从运动学角度来说,投篮依靠的是天赋和长期训练形成的肌肉记忆,中投因为每次投篮的距离和角度的不同,训练的难度确实很高,基本上是所有篮球技术里最难练的,而三分球由于投篮距离基本固定,反而比中投好练些。这也造成现在的球员把更多精力去练三分球,而不是中投,毕竟三分球得分效率更高。
其实不仅是CBA,在NBA里中投稳定的球员也很稀少。其实正是因为可以在任何距离和角度进行投篮,所以中投也是最难防守的,希望我们的国内球员,特别是年轻球员一定要加强中投的练习,这样可以丰富自己的进攻手段。
是没有出手权,如果允许出手很多球员会成为好手。
因为效率很低
我认为是训练习贯问题,不论是中投远投蓝下那一个投的好那一个训练时间长,使饥肉产生了习贯记忆,记忆越牢准确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