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家采取“建设、管理、使用”分离运营模式的医疗机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SIMC)计划2014年初投入运营。
SIMC 投资十二亿、定位于国际化大型综合性医院、“优质医疗”服务机构,由全球领先、亚洲最大医疗集团 -- 百汇医疗集团管理。
SIMC 以独特的“3H”理念(Hospital, Hotel, Home;即医院、酒店、家)来定义其服务。“Hospital”是内核,提供一流的医疗技术帮助患者回归健康;“Hotel”和“Home”则是优质服务体验和文化外延。
SIMC 院长张澄宇表示,医院将集聚高品质的医疗资源,为具备一定经济基础并对就医环境、服务品质有较高诉求的人群提供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SIMC张澄宇院长
“对于我们的投资人和管理者而言,要建设高品质医疗服务的理想医院;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则要成为一个彰显职业价值的理想医者。”
张澄宇院长如此描绘,“在探索与世界上先进医疗服务模式接轨的同时,打造‘患者满意就医、医者尊严行医’的医疗理想国。”
机遇:深层需求推动医疗市场分层
从服务提供角度分析,张澄宇将医疗服务业与交通服务业做了类比:人们对于出行方式表现出不同“需求”:可选择满足基本需求的公共交通,好比选择公立医疗机构;也可多花钱乘坐更舒适的出租车,好比选择营利性私立医院。
前者是基本需求,政府承担了主要的社会责任;后者是深层需求,社会资本大有作为。
目前,据保守估计,上海高端医疗市场规模在110亿元左右,到2015年将达165亿~185亿元。
今年2月,上海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本市社会医疗机构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28项具体举措,全力支持社会办医,上海高端医疗将在上海国际医学园(浦东区)和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闵行区)汇集。
这给位于上海国际医学园区的SIMC 奠定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基。
定位:优质医疗并非追求奢华
张澄宇表示:“SIMC 绝非专为富豪打造,而是符合国际通行模式的‘优质医疗’。”
在硬件方面,SIMC总建筑面积和床位数之比达到美国医院的标准,即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床位,远超国内公立医院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床位的标准。
在软件方面,国内公立医院床位与护士数之比通常为1:0.6,而 SIMC将达到1:
2,即每个床位配备2名护士,确保有充足的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康复护理。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SIMC
在软硬件水平和国际一致的前提下,SIMC在收费上将实行本土化策略,一般以低于美国CPT标准50%为定价标准。
策略:以有益补充代替竞争
“不追求成为基本医保的定点医院,不挤占基本医保资源;致力于满足中高消费人群对于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与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行业内形成有益补充。”
张澄宇表示,“SIMC将以差异化定位开辟蓝海,并与公立医院建立合作关系。”
出任SIMC院长之前,张澄宇先后担任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管理处处长和附属医院院级领导等职务。
目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及其医院体系已经和上海国际医学园区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在此框架下SIMC将与交大医学院旗下三甲医院进行合作,这些医院的重点学科、重点专科等优势医疗团队将纷纷借助“医师多点执业”的医改东风,“进驻”上海国际医学中心。
目标:重塑社会办医典范
对于医患之间“信任难”的困境,张澄宇用“以脚投票”来形容病患对于医院的选择:“私立营利性医院在战略上要长远考虑、树立医院品牌;在战术上要确保医疗水平、注重服务品质。”
SIMC的业务将涵盖临床医疗、健康管理、康复护理三大领域,而人员费用将超过全部支出的60%,达到国际医院通行水平。
医生收入将主要依靠医事服务费,实现“以技养医”的良性循环,彻底打断药品黑色利益链,杜绝药物滥用和过度诊疗。
同时,为确保医生和患者的充分沟通,每位医生每天接诊将不超过20人次。
此外,除了在百汇集团和上海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之外,SIMC还将建立内部的“医生资质认证委员会”,从制度和文化上,进一步确保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的输出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