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在以地球为参照物的基础上根据太阳的位置变化编制的一套历法,称为太阳历,简称阳历。分为十二节、十二气。一节一气为一月,以干支计数。
从立春开始到下一个立春前一秒是一年。
从立春到惊蛰前一秒是寅月,
立春:第一个节日简称春节。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15°,为公历每年2月3至5日之间。“春”是春天的意思;“立”来自凡事预则立,不予则废的古训,“立春”的意思是春天即将开始,要为春天作预先的准备了。
雨水:第一个气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30°,为公历每年2月18至20日之间。“雨水”表示天气情况由冬季的干燥开始转变,降雨次数逐渐增多,每次降雨的雨量逐渐加大。
从惊蛰到清明前一秒是卯月
惊蛰:第二个节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45°,为公历每年3月3至5日之间。“惊”:是被雷声惊动的意思;“蛰”是躲藏在地下、洞穴中冬眠。“惊蛰”是说雷电逐渐增多,冬眠的动物虫子被雷声吵醒了。
春分:第二个气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0°,为公历每年3月20至22日之间。“春”是春天,“分”是平分,春分的意思是在春天的这一天里昼夜长短一样将一天平分了,预示着昼短夜长的日子结束了,今后将是昼长夜短。
清明到立夏前一秒是辰月
清明:第三个节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为公历每年4月4至6日之间。“清”的意思是天气清朗;“明”的意思是四野明净。“清明”时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适宜出游。古人在出游时往往顺带到郊外已故亲友的坟头祭扫,逐渐形成了清明祭扫的习俗。
谷雨:的三个气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0°,为公历每年4月19至21日之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古人“雨生百谷”之说。“春雨贵如油”说的就是此时的雨。
立夏到芒种前一秒是巳月
立夏:第四个节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45°,为公历每年5月4至6日之间。“夏”是夏天的意思;“立”来自凡事预则立,不予则废的古训,“立夏”的意思是夏天即将开始,要为夏天作预先的准备了。
小满:第四个气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60°,为公历每年5月20至22日之间。“小”是开始;“满”是成熟;此时农作物开始结实,但尚未成熟,是刚刚开始成熟的过程。
芒种到小暑前一秒是午月
芒种:第五个节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75°,为公历每年6月5至7日之间。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第五个气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90°,为公历每年6月20至22日之间。“夏”是夏天,“至”是来临,“夏至”就是夏天来临。
小暑到立秋前一秒是未月
小暑:第六个节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05°,为公历每年7月6至8日之间。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第六个气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20°,为公历每年7月22至24日之间。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到白露前一秒是申月
立秋:第七个节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35°,为公历每年8月7至9日之间。“秋”是秋天的意思;“立”来自凡事预则立,不予则废的古训,“立秋”的意思是秋天即将开始,要为秋天作预先的准备了。
处暑:第七个气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50°,为公历每年8月22至24日之间。“处”是终结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的天气结束了。此时节就如老北京说的“一阵秋雨一阵凉”。
白露到寒露前一秒是酉月
白露:第八个节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65°,为公历每年9月7至9日之间。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第八个气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80°,为公历每年9月22至24日之间。“秋”是秋天,“分”是平分,秋分的意思是在秋天的这一天里昼夜长短一样将一天平分了,预示着昼长夜短的日子结束了,今后将是昼短夜长。
寒露到立冬前一秒是戌月
寒露:第九个节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95°,为公历每年10月7至9日之间。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第九个气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10°,为公历每年10月22至24日之间。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到大雪前一秒是亥月
立冬:第十个节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25°,为公历每年11月7至9日之间。“冬”是冬天的意思;“立”来自凡事预则立,不予则废的古训,“立冬”的意思是冬天即将开始,要为冬天作预先的准备了。
小雪:第十个气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40°,为公历每年11月22至24日之间。开始下雪。
大雪到小寒前一秒是子月
大雪:第十一个节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55°,为公历每年12月7至9日之间。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第十一个气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70°,为公历每年12月22至24日之间。“冬”是冬天,“至”是来临,“冬至”就是冬天来临。
小寒到第二年立春前一秒是丑月
小寒:第十二个节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85°,为公历每年1月5至7日之间。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第十二个气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00°,为公历每年1月19至20日之间。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天。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辉煌文化,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故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
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四立”,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
当季的时候买最贵,冬天的时候买比较便宜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等。因此二十四节气又可以划分为如下几类:
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
象征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
反映降水量的则是: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
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节气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
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立”表示一年四季中每一个季节的开始,春夏秋冬四个“立”,就表示了四个节气的开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称为“四立”。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节的开始,从气候上说,一般还在上一季节,如立春黄河流域仍在隆冬。
“至”是意极、最的意思。夏至、冬至合称为“二至”,表示夏天和冬天的极致。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夏至,太阳直射北纬23.5度,黄经90度,北半球白昼最长。冬至,太阳直射南纬23.5度,黄经270度,北半球白昼最短。
“分”在这里表示平分的意思。春分、秋分合称为“二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春分、秋分,黄道和赤道平面相交,此时黄经分别为0度、180度,太阳直射赤道上,昼夜相等。
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
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
谷雨:雨生百谷。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立夏:夏季的开始。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热的夏天来临。
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就是气候开始炎热。
大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秋季的开始。
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将要结冰。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开始。
小雪:开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
小寒: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