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马拉松比赛的路线是如何设置的?

马拉松比赛的路线是如何设置的?

对于城市马拉松,国际田联是有规则限制的,具体条文暂时找不到精确的,大概说下。

1、线路要涵盖一定的城市特色,起终点不能距离太远,线路不能太无聊。

曾经通刷长安街,从通州跑到石景山的的北马就不符合,现在的郑开马拉松也不符合。

2、线路起伏不能过高,也不能一路上坡或一路下坡。

大名鼎鼎的波士顿马拉松线路就属于整体偏下坡,国际田联从2004年开始设立马拉松世界纪录。但是在波士顿马拉松上跑出的好成绩是不被认可的。

ps,目前马拉松世界纪录是2小时3分23秒,肯尼亚选手 Wilson Kipsang 2013年9月的柏林马拉松(同样有下坡,世界最快赛道)上创造的。 波士顿的赛道最好成绩是2小时3分2秒, 由肯尼亚选手 Geoffrey Mutai 在2011年的比赛中创造。

引申阅读:

3、要有路标(以公里记)

一般每公里都有一个标,每5公里记录一下运动员的成绩,赛后可以“复盘”,比如某某跑出了今年最快的前半程马拉松……

ps,一般“兔子”领跑员负责把第一集团带到30公里,然后就看大家自己的发挥了。

引申阅读:

马拉松比赛路线的设置要考虑到很多方面,最终确定的线路平衡了安保、比赛、交通、软硬件的各种因素,不是沿着马路画条42.195公里的线这么简单。

分三方面, 赛道景观 、 硬件指标 、 赛道服务 来说下马拉松比赛路线的设置。

赛道景观方面:

很多马拉松会把城市最有地标性的建筑囊括在赛道中,这是基于马拉松是项短时间(对比一般展会和嘉年华)、大人流量、围观众多的活动,城市地标和风景名胜可以让跑者有更好的参赛体验,也是一次极佳的城市宣传机会。

比如看伦敦马拉松的直播,基本就把伦敦城逛了一圈,格林威治公园、伦敦塔、金丝雀码头、圣保罗大教堂、滑铁卢大桥,萨默塞宫、伦敦眼,大本钟,议会大厦、圣詹姆斯公园,白金汉宫……这些都会在沿途经过/看到。这也是很多人说的“用脚步丈量城市”的由来。

另外一方面马拉松赛道也可能会经过一些平时限制进入的地方,比如国内像扬州半程马拉松路线也会跑进瘦西湖景区(平时需要买票)、北京马拉松跑过TAM广场和长安街(长安街当中肯定不让人跑步)、香港马拉松跑上青马大桥(平时只能坐车经过)、今年上海马拉松跑进八万人体育场以内(平时场内不对公众开放),等等。跑这样的马拉松也多了一些谈资,无论体验还是吸引力都会更好一些。

一场有魅力的马拉松,其商业价值也会高很多,组委会无论是从赞助商得到的收益还是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都会更有优势。

当然马拉松也不会一昧去追求一路都很有看点的景观型赛道,还有很多具体方面需要考量。

比如波士顿马拉松,一百多年来都是使用霍普金顿镇到波士顿的路线,而不是绕着波士顿城市跑,这也是一种传承。

大型马拉松规模达到上万人,加上沿途围观,同一地标可能聚集很多人,如何疏散,是否存在对景观不可逆的损坏可能,这些都要考量。比如柏林马拉松4万人规模的上限,就是因为起点从勃兰登堡门到胜利柱,最多只能站下这么多人,再多就太拥挤了;西安的城墙半马(虽然每年被吐槽组织很烂),相信也结合城墙情况考量过规模上限。

其它诸如转播的因素也会影响赛道景观的选择。比如杭州马拉松前两年开始央视直播,一些路段两旁树太茂盛影响航拍,路线因而也会做一些微调。

北美马拉松会经过很多居民社区,一些比较高端的社区同时也都位于景色优美的地方,这些都需要提前得到同意,不然居民们分分钟不让你明年从这过。

以上,赛道景观方面, 一场好的马拉松大抵会囊括城市比较有地标性的景观,尽可能让赛道充满魅力,提高选手的体验和口碑,以及将赛事价值最大化。同时也需要避免赛事对景观带来的负面影响,与诸多部门去协调沟通。

硬件指标方面:

一般城市马拉松对赛道要求不大,平整的公路即可。如果需要达到国际田联认可的赛道要求,那就需要满足很多细节。比如:

无台阶路面,每百米高低落差不能超过3米、赛道整体下坡路段不能超过某一比例(波士顿马拉松就因为整体下坡,故成绩不被国际田联认可,跑出的成绩也不做田联纪录排名)、赛道需要在5年内获得有效的IAAF或者AIMS国籍测绘认证…等等。

赛道也要考虑到是否能承受大人流量时的通过问题,比如今年的南京马拉松,线路经过明城墙,赛前组委会就邀请了一些专家,将城门“拓宽”了一些,赛后再恢复原样;比如威尼斯马拉松,则干脆在每年马拉松赛前搭建一座浮桥给选手通过,赛后就会拆掉。这些都考虑当地景观的承受能力,做了一些调整。

对组织来说,赛道需要利于选手跑出成绩,根据赛事规模和出现距离,过窄过小的路段并不适合出现在比赛前半程,在每个5公里/2.5公里处补给点位置也要求尽量是空旷路段。

赛道上有清晰的标识,包括起终点处出发点的设置,及引导线路、每单位距离处的距离标识、补给点/饮水点/医疗站/折返点/组别分段…等的标识。

虽然城市马拉松并未对路面路况有太多要求,但仍会以适宜跑步为主,因而石板路、碎石路或者长满青苔容易滑倒、容易积水/结冰的路面不太会出现在马拉松中,即便出现也不会太多。欧洲一些老城的马拉松难免会多些石板路,这也是无法避免的情况。

赛道服务方面:

最主要体现在赛道可以满足赛道服务的进行。比如补给点的设置、医疗车/收容车的通行、起终点附近的人群疏散。

因而一般马拉松的每5/2.5公里路段都比较宽敞,因为这些也正好是饮水站/补给站/医疗站的设置点。这些在完成初步规划,到最后具体勘察路况确定工作后,赛道一般都会再做一些微调。

医疗站的设计就更为讲究了,一般在跑者身体容易出现状况的高发路段,保证医疗车/医护人员可以尽快到出事点,如有急救情况,医疗车辆也会按照事前确定好的沿途最近医院/最快线路将伤者送离赛道。赛道后半段对服务和交通以及疏散的压力要比前半段大的多。

马拉松一般都喜欢把起终点设在展览中心/体育馆/广场之类,一方面场地空旷可以满足终点搭建和赛后服务,另一方面这些地方本身也都有运转大人流量的能力,靠近地铁或车站/主干道,相比组委会再筹备交通运送完赛选手要轻松很多。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基于一个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的城市而言,也没有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马拉松的线路设计还要考虑这个城市的接受度,有些地方可以将马拉松变成嘉年华,全城交通“瘫痪”但整个城市都玩得很开心,有些地方就封路限制很多,只能退而求其次改路线来配合交通和安保。绝对的理想状态是不存在的。

————————

附上部分马拉松赛道探路和介绍的文章链接:

国内篇:

扬州半程马拉松 (赛道指南)

2016上海国际马拉松探路

2016北京马拉松探路

武汉马拉松路线探路通关秘籍

兰州马拉松探路

千岛湖马拉松探路报告

无锡马拉松线路报告

国外篇:

东京马拉松の42公里地图

波士顿马拉松百年赛道上的传奇故事

跨越两个半球的伦敦马拉松(赛道指南)

柏林马拉松赛道前瞻

第一次受邀回答问题,受宠若惊。感谢!作为一个参加过四次现场全马的业余跑者,对跑步的研究仅局限于训练、伤病、呼吸、跑姿、补给、心理建设等跑者角度的知识,对马拉松路线的设置之前未深入学习过,因此查阅了一点资料,结合自身的跑马经历,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下。

马拉松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吸引力最强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举办马拉松赛, 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马拉松路线的选择与测量。马拉松隶属完全或部分在体育场外举行的公路赛事。国际公路赛丈量员分为A、B、C 三个级别, A级为最高级, 亚洲仅有日本,B 级在中国。前两个级别的国际公路赛丈量员拥有颁发路线认证书的资格。

路线的选择:

马拉松路线要注意4 个方面:1.要有利于充分展示举办城市的魅力。马拉松全程42.1 95 公里, 运动员从出发到抵达终点持续时间长, 许多世界著名的马拉松路线都选择途经中心城区, 以充分展示城市风貌、名胜古迹。2.可能选择道路平坦, 起伏不大, 有方向变化,环境优美的路线, 以利于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容易出成绩的路线提升马拉松赛的知名度, 吸引世界高水平运动员参赛。3. 要选择合适的起跑通道。当参赛人数较多时, 起跑后的通道要开阔,而发生摔倒、踩踏等不安全隐患。4.国际田联规则规定, 起点和终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不得超过比赛距离的百分之五十(包括马拉松接力赛) 起点和终点之间的下坡坡度不得超过千分之一, 即每公里下降不超过1 米。另外, 路线长度首先不能短于比赛距离, 其次也不能过多地超出比赛距离。国际田联的规则规定, 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以及国际田联直接批准的比赛误差不得超过比赛距离的千分之一(马拉松为4 2 米)。

位置标记:要详细记录每个公里点、起点、终点、饮料点(5 公里及其倍数, 即5 公里、

10 公里、15 公里……)、补水点(2.5 公里及2.5十5的倍数, 即2.5公里、7.5 公里、12. 5 公里……)、半程以及转折点的位置, 并选择具有永久性的参照物作为位置标志并拍照。

路线申报:路线丈量准确无误后, 开始向有关部门申报。国内向中国田径协会申报, 中国田径协会收到申报后将指派正式的丈量员复查路线, 通过复查的颁发批准书。国内举办的国际比赛, 中国田径协会派员复查后报国际田联和国际公路赛跑协会备案。申报时要提供以下中英文资料: 比赛名称; 比赛时间; 每个公里点, 饮料点, 用水点, 半程的位置说明; 每公里点, 起点, 终点, 半程的海拔高度; 比赛起点和终点的宽度;比赛期间路线的交通管制, 全封闭还是半封闭; 举办城市位置、气候、自然环境、赛道等方面的概况。

参考文献:胡新民. 马拉松赛跑路线的选择与测量[J] .田径,2005,08: 21

马拉松赛道42.195公里的长度,包括为了纪念希波战争中那位为送信而死去的英雄跑过的42公里,加上后来伦敦奥运会为方便皇室观看比赛所加的195米。42.195公里的赛道长度就被沿用至今。

国际马拉松赛道的确定,原则上须有两位以上的国际公路丈量员精确丈量认定并按严格要求写出详细的英文报告, 上报到AIMS(国际马拉松及长跑协会)待审批后获得AIMS颁发的赛道合格证书。除此之外,马拉松的赛道标准还有一些硬性的规定。比如,起点和终点的理论直线距离不得超过全程距离的二分之一,即21公里;

起止点高差不超过千分之一,即不能超过42米,故现在很多赛道为折返跑,这样就不存在高差问题;国际A类赛事一般要求路途高差不超过12米(最低与最高处的差);赛道必须是硬质地面,可以是柏油、沥青,甚至木板(为了保护参赛选手的膝关节尽可能减少水泥和石材地面),但不能是沙路或草地,大型马拉松赛事在路面上不得有减速带或减速道钉。而且,根据最新规则的规定,为了区分于运动场内起跑线,公路马拉松比赛可以借鉴国际公路标志线,起点线可以采用30厘米宽的道路停车线。

马拉松赛道的标准比较人性化。它是公路项目,对赛道路面的要求没有更具体的阐述。又因为有残疾人轮椅赛,所以对路面的要求更高一些,井盖的正负高差不得超过5毫米,转弯半径一般不小于14米。考虑到选手们在平直的路线上奔跑很容易产生厌倦感,便会设计在赛道沿途多经一些弯路和变化。

考虑到公路项目赛事主要是借助城市道路、公共广场等平时不属于赛事的专用的赛道,不能破坏原有的设施和城市环境。因此,赛道上的所有设施都是临时搭建,为了赛事的顺利进行以及赛后的快速恢复,对公路项目赛事的临时搭建要求越来越高:首先要考虑城市环保,其二要考虑经费节约,其三要考虑工作便捷,另外还要考虑赛事的景观效果。

公路项目赛事是开放式赛事,赛道长,可控性差,安全保障难度大,对道路交通、公共秩序和城市设施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公路项目赛前需要较长时间的计划和协调。一旦赛道确认后,对赛道路面的维护也尤为重要,尤其在临近赛前,不得出现碴土和石子等撒落地面。

谢邀

马拉松路线一定要有特色啊 不然一年一次的,以后谁还会跑啊。

一般来说有一圈跑 或者2圈跑。

或者起点和终点在一起,或者在不同城市。

现在大部分都是2圈 这样半马和全马可以一次性来组织,减少费用,增加效率。

一般来说,马拉松运动员最怕上坡,但是我们这里上坡跑时都有供水站,有俊男美女拉拉队和巧克力吃,这样运动员就不那么讨厌上坡路了。

在半马可以放一点娱乐,让运动员放松一下。

还有就是路线一定要考虑安全 包括交通,天气,人群,还有就是环保,志愿者要在跑步后把所有垃圾集中处理。不要扰民。

最最最重要的是供水站的水要有冰和数量足够。

我可以跑一个有水喝的马拉松,但是如果没有水,下次一点不会再来的。

谢邀。一般都是有几个原则单位 第一尽量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第二尽量展现城市的魅力和特色,第三展现城市的经济潜力和旅游文化魅力

只知道跑下去,坚持跑下去,路线嘛,恩,不跑错方向就可

跑马拉松的人,路在心里!正确的时间+正确的运动模式+正确的防护=马拉松,马拉松贵在坚持,但是每个跑马者无不享受这一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