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理论论文(经典推荐10篇)来源:学术堂 作者:万老师
发布于:2020-03-07 共16257字
厂商理论是对影响资源配置和分配的厂商行为的理论研究,本篇文章就向大家介绍几篇厂商理论论文,看是由哪些情况影响资源配置和分配的厂商行为,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下文来了解一下吧!
厂商理论论文经典推荐10篇之第一篇: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厂商理论比较研究
摘要: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虽然对厂商的起源、性质、边界与行为的认识有重大不同, 但都构筑了庞大而系统的分析体系。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厂商理论进行比较, 有助于以马克思厂商理论为指导, 借鉴西方经济学厂商理论的合理之处, 构建符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厂商理论, 更好地为我国企业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制度服务。
关键词:厂商理论; 马克思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比较; 借鉴;
厂商是影响资源配置的微观经济主体, 厂商理论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之一。马克思的厂商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的主要理论之一, 对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实际运行具有重大意义。西方经济学的厂商理论通过理性人等分析方法的具体应用, 也构建了具备系统性和动态性的理论体系。二者虽然在分析视野、分析方法、体系结构、理论表述等方面有重大区别, 但在关注焦点、基本因素、作用机制等方面又有相通与互补之处, 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厂商理论进行比较, 归纳其区别与联系, 有助于借鉴和吸收西方经济学厂商理论中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成果, 澄清和排除其中的错误观点, 构建符合时代特点和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厂商理论, 为进一步推进我国企业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制度服务。

一、马克思经济学的厂商理论
马克思经济学的厂商理论主要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 以唯物辩证法为分析方法, 以价值和剩余价值为核心概念, 说明厂商起源与企业制度形态的基本原理, 是马克思经济学科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方法论是科学抽象法, 是逻辑分析与历史分析的统一, 以不同阶级和不同个人的不同社会规定性为基础, 是一种基于具体社会历史结构的理性分析方法。
(一) 对厂商的起源、条件、规模和制度变迁等问题的历史分析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和发展的回顾中, 分析了资本主义厂商起源和厂商制度演变问题, 叙述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工厂制度——股份公司的厂商发展动因和轨迹。马克思认为, 厂商是社会经济历史条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需要从技术关系和经济关系两方面加以把握。一方面, 发达的社会分工体系、劳动组织内对工序和操作的细分及在此基础上互相之间的劳动协作是厂商产生的技术因素。另一方面, 相对于独立手工业劳动而言, 厂商提升了同等私人劳动的技术水平, 使劳动产品更适合市场需求, 有助于提高私人劳动的社会特征, 因而更符合价值创造与实现的本质要求。从历史视角看, 早期资本主义厂商起源于简单协作的工场, 再经过分工协作的工场向近代和现代厂商演进, 其中贯穿着以下因素的相互作用或协同效应:协作提高了劳动生产力而成为厂商的起点之一、劳动力成为商品构成资本主义厂商产生的制度条件、货币转化为资本作为资本主义厂商产生的关节点、追求利润是资本主义厂商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最低资本额则是资本主义厂商产生的经济门槛。
马克思认为,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 厂商规模的扩大是一个动态过程, 主要有三种基本途径:资本的内部积累、横向集中和社会化控制。技术、协作、劳动力、资本、竞争和利润等因素的变迁导致厂商规模和制度的变迁, 而更深层次的因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发展与相互作用。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生产资料的集中成为厂商规模扩大的基本条件。技术分工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 特别是赚取更多利润的刺激是厂商规模扩大的动力。从当时厂商的发展实际出发, 马克思主张大型化发展将是历史规律。但马克思也认为, 厂商规模的扩大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 包括资本集中程度、管理监督费用、流通费用等。因此, 获取剩余价值无限需求与这些限制条件之间的权衡决定了厂商的规模。马克思还指出了厂商形态及其制度的演变过程和规律。通过联系生产力变化对制度变化的影响, 研究了独资企业、合作制企业和股份公司等形式, 指出技术革命的威力不可阻挡, 特别是机器应用于大工业, 最终确立了工厂制度形态, 并以大生产为基本特征, 带动整个社会生产方式发生革命。
(二) 对厂商的本质、职能、费用等问题的论述
马克思从所有制理论、产权理论中引申出对厂商本质的分析, 指出作为特定生产关系承担者的厂商, 只有在相应的生产关系得到阐明之后才能被规定。一方面, 资本主义厂商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剩余价值, 虽然经理人员的劳动也可能创造价值, 但资本主义厂商的管理劳动必然具有剥削社会劳动过程的职能。另一方面, 从交换领域看, 资本主义厂商具有契约本质。通过对资本主义劳动力契约的深刻分析, 马克思指出这种契约在形式上具有平等性和自由性, 但又具有表面性和虚假性。马克思把资本主义工厂制度或厂商理解为一种生产方式, 认为资本主义厂商既是一个技术分析范式, 是从生产力和技术关系看待的内部具有分工协作关系的团队生产, 因而以所创造的价值作为对厂商绩效的评价准则;又是一个经济分析范式, 是从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看待的在历史中逐渐形成的、以不对称所有制关系为基础的进行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经济组织。此外, 马克思还运用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说明生产性厂商、商业性厂商和金融性厂商在生产、实现和分割剩余价值上各自的特殊职能;通过系统考察产业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阐明资本主义厂商的职能和以生产费用与流通费用为代表的各种费用。
(三) 对厂商的动机、内部结构的权利关系等厂商现实形态问题的分析
马克思对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当事人或企业人格化代表的厂商的动机和行为模式进行了分析, 强调竞争可以理解为“许多资本的相互关系”, 对资本主义经济当事人的动机和行为模式具有重要影响, 由此决定资本主义厂商的动机是尽可能多地占有剩余价值。从这一点出发, 他认为, 积累是资本家特有的行为, 其源泉来自剩余价值, 并分析了资本家的消费, 如奢侈作为资本的交际费用对榨取利润的作用问题。但马克思认为, 人并不限于是其阶级的代表, 并讨论了制度多样性给资本家的动机和行为模式带来的变化。马克思主要采取整体主义研究方法研究厂商内部的控制和分配问题。一方面, 马克思认为, 资本与劳动间的关系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并不存在固定的、一成不变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另一方面, 马克思指出, 生产概念的本质体现于所有制关系之中, 是一个客观的经济过程。因此, 虽然“资本雇佣劳动”这种生产关系早已有之, 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之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主导的生产模式。马克思还指出了股份公司内部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早期特征和意义。如, 由于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利益是根本对立的, 二者力量的不平等导致工人丧失其独立地位;雇佣契约的基础是劳动力的买卖, 是劳动力形式上的等价交换, 资本所有者的“剩余支配权”和“剩余索取权”实际上归因于购买劳动力商品的等价交换。
综上所述, 马克思主要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建构厂商理论, 提出一种长期的、历史的、动态的分析框架, 这一理论科学地阐述了厂商制度的演进规律, 视角独特、论述深刻, 有利于揭示厂商的真正起源和历史演变。但他并没有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基本经济制度不变前提下有关厂商行为及制度调整等问题上, 没有从资源配置效率角度直接研究短期的厂商运营行为, 也没有运用现代分析技术对厂商理论进行精细化处理和数理分析, 因而没能形成一个对厂商组织形式和产权结构变动进行中、短期分析的子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