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热范围通常以口腔温度为标准,为37.3-38℃。临床上测量口腔温度时常采用将消毒后的体温计头端置于舌下,紧闭口唇,至少五分钟后取出读数的方法。
正常人体口腔温度范围是36.3-37.2℃,可将发热分为低热、中热、高热和超高热,一般低热是37.3-38℃,中等度热是38.1℃-39℃,高热是39.1℃-41℃,超高热是41℃以上。若机体在剧烈运动、情绪激动、进食后测量体温,可能会导致体温出现一过性升高,表现为低热症状,通常休息后体温可逐渐降至正常。
发生低热的因素可能与感染性因素、非感染性因素,以及功能性低热等有关,主要包括呼吸道感染、梅毒、肿瘤、血液病、月经周期排卵期等因素,发病时可能伴随头痛、咳嗽、咽喉肿痛、腹痛、尿频等多种症状。当机体发生低热时,可以先使用物理降温的方法,比如用温毛巾擦拭额头、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或使用退热贴。如果体温持续升高,甚至超过38.5℃,可遵医嘱口服布洛芬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若发热情况比较严重,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发热门诊,或与原发病相关科室,通过完善血常规等检查明确病情,根据引起发热的原因进行降温治疗,比如若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可遵医嘱应用头孢克肟分散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