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缺米,即买。傍晚到批发市场老地方,挑最好的米,本想买两种米10公斤的各一袋,因缺小包装的,就买了15公斤的一袋。付了钱,算一算也就一块五一斤的价。米是上好的米,颗粒饱满,几乎没有碎的,而且晶莹透亮一般,看上去爽滑得很,差不多的米,在超市里起码要2元多一斤。吃惯了这样的米,就不再习惯吃其他的米了,学校的或者是饭店里的饭,吃起来总没有那样松软合口,没有那种酥糯的感觉。喜欢这样的米,更觉得这样买米吃很方便,每次买的、吃的总是最新鲜的。想到米,就想到了自己种的粮食,如果吃过了这样的好米,要再吃自己种出来的米是很难的。不知是这里的水土关系,还是我们照料得不当,反正吃到嘴里,不觉着其香四溢,而只是淡而无味,甚至觉得空落的味道,全没有那种自己的劳动果实吃起来分外甜美的感觉,要有的话,那也只是辛酸的味道吧。因为说起种粮食来,着实是辛苦的很,尽管四季在地里劳作的农民不觉得如何辛苦,或是已经习以为常了,但倘若是偶而为之的话,则是相当不容易的,李绅笔下的“粒粒皆辛苦”是完全写实的,毫无夸张之意。载着米回去时,还想着这米的来历。或许它也是那样的农民收割的?但一想不对,不可能有如此匀称吧?我们这里的农民交粮时,可是各种品种都有的,谷子的品种五花八门,那么碾出来的米也定是各种形状都有的,指不定还颜色深浅各异呢。那样的话必定不会是农民个人承包户的粮食,而是大户的农庄似的粮食了。于是我又展开他们机械化栽种与收割时样子的想象,一幅现代化的农业场景在我的脑海里铺开,那种丰收的颗粒归仓的喜庆场面也出现了。我于是不再想到农民的苦,想必那些农民早已另谋副业去了,也不再是陷在泥里拔不出来的农民了。我这样想着时,觉得米的份量也不再那么重了。不过,米毕竟是米,一颗颗鲜活着,仿佛每一颗都是生命,都在讲述着一个生动的故事。那里有骄阳的气息,有清风的抚摸,有雨露的滋润,有泥土的亲吻。它们是自然的精灵。尽管我们买的时候不会在意――相对而言便宜得很,吃的时候并不顾忌――吃不完的剩饭也会倒掉,钱与米等价起来,明显地让米贱得很,人们在吃饭的时候很少会想到那是汗水的结晶,这种在从小就树立起来的节俭意识正在淡出,但是它们却又都这么实实在在地让我们看到每一粒中一颗种子的完整生命,每一口中这包含着英华的自然芬芳。工业、商业把传统农业逼得无路可退,浙江新闻里说,青菜三分钱一斤,农民们丰收又歉收,种得越多,亏得越大,很多菜不如烂在地里了谁叫咱是真正的农民呢?(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