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听梅赐琪写作的思维感悟

听梅赐琪写作的思维感悟

——梅赐琪老师演讲《写作的思维》

写作书里所教的技巧还上升不到思维层面。当我在读写作教程时候,我内心的声音:嗯嗯嗯你说得全对,可是我不会。这是因为:写“写作教程”的人不见得写作,更不见得会教别人如何写作。

这篇文是我对梅赐琪老师的演讲 有感所写。这部两个小时的演讲真真切切纠正了我许多误区,也填补了我关于这一方面的知识漏洞。本文有四千多字,觉得我啰嗦的话可以倒着读!

———————正文————————

我们写作,最基本的是要保证做到“规范”两个字。 首先在字词方面,即使在当代大学生里面,依然有“的得地”用法分不清的人。在句法方面,错误体现在句子结构,比如:通过什么什么,使得什么什么。而在规矩方面,很多人分不清“抄袭”和“引用”的区别,许多大学生在做论文报告时候,引用了其他老师教授的内容,却不知道加标注。

所以,文章规范与否,讨论的是一些中小学语文的修改病句题,它的本质是知识问题,而文章能否做到优美,这便是踏上“规范”台阶后迈向的第二台阶。

我们首先需要区别一下文学写作和说理文写作,二者各有各的特点与前提。我们都知道:文学写作是要比说理文写作更注重优美的。但是,不论是文学写作还是说理文写作,我们需要让文章更优美一些,这是千真万确的。这里的优美并非指押韵、修辞等等让文章看起来更富有艺术性的操作,而是美学意义上的“审美”中的优美。

审美可以被人们定义为一种活动,可“美”是无法被定义的,我们只能说,“美”作为审美活动的对象,它是有强烈的主观意识介入的。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部电影众说纷纭,有人喜爱也会有人厌恶。如何让文章更优美一些?这个问题的本质是爱好:作者的爱好和读者们的爱好。

市面上的教科书和写作教程书,它们大多数只能教人“是什么”,它们给出的只是一种框架和套路,是治标不治本的。

写作训练首先应该是思维训练。

在讨论思维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写作为何这么难。

写作的思维过程,其实是将我们脑中的“知识”用人类语言的方式传输给他人的过程。它并非是一种线性逻辑:我们的知识→写作→他人的知识。而是一种“w”型,如下图

首先。从知识到人类语言这个过程不容易。这里的“知识”不局限于所谓书本课本课程的知识,它是对世界真实的降维。知识在人脑中有三种形态: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逻辑)、元认知知识。其中,陈述性知识也有三种形态:命题、命题网络、图式(非语言)。图示来自神经网络的功能,它是“画面”而非抽象的语言,我们很难用语言来呈现画面的,这个编码过程是难的。而我们之所以无法将知识降维成人类语言,是因为我们没有清晰的思路,我们在大脑中根本就没有形成相应的知识,又何谈降维呢?

其次,从一般人类语言到“他人知识”也不容易。人和人之间的经历不同,人们脑中有什么,就越容易看到什么。比如,我们在一段打乱顺序的汉字文段中,依然能自动排序并理解到文段的意思。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也为一般人类语言与“他人知识”之间的墙增厚几分。

回头在看刚才的“w”型图。按照正常的逻辑顺序,应该是:我的知识→人类语言→写作→个体语言→他人的知识。这其中有三个重要的环节,同时他们也对应着三种思维。

首先,从“个体语言”到“他人的知识”之间,就是已经写出的文章到读者之间,在这个过程中要求我们需要掌握读者思维。所谓读者思维,就是站在读者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思考,作者要思考的是:他为什么要看我写的东西?

绝大多数人是不愿意学习新知识的,我们更愿意在停留舒适圈里面,这是人性使然。而阅读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获得新知,我们作者作为传递者,最终目的当然是让读者产生新知,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这里的“有意义的学习”并非是一定要让读者学到什么实际的东西,像课本那样,而是让读者获得一种审美愉悦,它的范围很大,,包括获得的美感与心情波动,功利性的可以包括学习的知识,等等。

如何让读者看我的书呢?教授提出了一个“挖坑种树理论”,即:作者为读者产生新的需求。作者设身处地站在读者角度思考,“设身处地”其实是一个假象,找到“接口”才是作者的目的,有了这个接口,读者才会愿意接受作者的知识输出。

认知是有台阶的,在新知与旧知之间就存在着一个台阶,我们需要迈过这个台阶才能得到新知。当过去一套规律无法解决当前新的逻辑时候,坑就出现了,而且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又决定着新知和旧知之间不断有坑的。而作者的目的就是找到这个坑,并种树。如果没有坑,就要给读者挖一个“树坑”,并种树。它不同于“他们爱看什么,我就写什么”,前者是主动创造,后者是被动迎合。

写作界于人类语言环节和个体语言环节之间,在这个路径中要求作者掌握结构思维。只有结构化的知识才是有意义的。

知识的本质是:复杂自然世界中的降维(图示到命题的构建)。复杂自然世界它有两个特征,通常在听一个人叙述的时候,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然后然后,另一个是那个那个。前者讨论的是时间维度,后者讨论的是空间维度。而结构化其实就是对于复杂世界的工程性重构,不可以将自然世界中的复杂性带入文本中,这样的文章写出来是看不得的。

那如何才能让文章结构化呢?

首先,结构化下的文段有两个特征:第一,每个子部必须不可重复,而且区别要清晰(互斥性),第二。所有子部分的总和即为全部(包容性)。要想写出有结构的文章,我们需要处理好三对关系:计划与变化的关系、加法和减法的关系.风格和套路的关系。

计划和变化的关系,其实就是写作大纲和文章的关系。写作大纲并不是文章的图纸,它是动态调整的,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头脑中准备知识储备越来越丰富,我们的写作大纲随时会被调整,但是它的总体方向不会变化。一般来说,一篇文章写完的时候,写作大纲也刚好完成。

处理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是要求我们要正确看待无用功:只有我收集了足够多的准备资料,才有可能凑成一篇文。写作是没有无用功,一切知识储备都会在某一天派上用场。

关于风格和套路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区分一下,什么是风格,什么是套路?所谓套路,是“你必须要这么做”,它只知其然;而风格是“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他是知其所以然的。大部分写作教程书里面教我们的是套路而不是风格,是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套公式也许适用于写作,但是一定触不到写作的根本。风格是控制着套路的,所以我们在写文章时候问一问自己:我走的到底是套路还是风格?

从“我的知识”到“人类语言”,在这个路径中要求我们掌握创新思维。所谓创新思维就是:要么不说要么不同。

这个人走出这个洞穴,他感到的会是自由还是可怕呢?当这个人回到洞穴里面去告诉其他人,外面是多么精彩的世界,其他人会听信吗?

由此,创新也是困难的,难在摆脱定见,因为创新本身就是反人性的。定见是有效率性的,人们依靠一套固定的体系去理解世界,可以减少很多时间浪费,所以人们是不愿意摆脱定见的。而且,思维的局限性和定见的广泛性也决定了,人是很难摆脱定见的。

所以如何创新,产生新的定见呢?

相比理科,文科其实是更具有创新思维的,关键在于文科的思维是一种横向的,所有新知识产生都是以旧知为基础的。从经天纬地的知识中寻找新路,这是产生创新的可能路径之一。

思维已经总结好了,剩下要做的工作就是积累旧知识了。

——————分割线————————

关于演讲的学生提问环节

1.写论文中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并非只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有无现实关切。如果我的论文特别创新,没有人讨论,说明他没有现实关切,因为创新是对于前人的批评中产生的。如果所有人都讨论过了,那我们也没有写论文的必要。

论文的问题意识也在于开放性与否上面。特别是人文社科,一个完全开放性问题,它有无数种答案,如果以此着手的话就叫没有问题意识。我们的问题不能完全open,要找一个学术上的最优解,固定答案也可以。

2.关于批判性思维

批评不等于批判,批判是看到了新的可能,而且知道了原因为何,不止停留在“是什么”

而且批判性思维,多的是对自己的批判,而不是对他人的批判,后者其实就是我们所谓的键盘侠和杠精

3.关于动笔的时机

我们不能从零开始写,但是也不能等到完全准备好时候再,因为对知识储备,我们不可能完全准备好。

所以人文学院的教授的手机,更多是为了记录,记录灵感和知识等等。会写文章的人随时都在写。

4.人文社科不像理工科那样百分百不重复?

老师反对将人文社科和理工科分开,二者的差异不应该成为受关注点,不管是人文社科还是理工科,他们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创造新知。

5.关于编曲作曲。

灵感是基于经验和重复的基础上产生的。

6.关于理性和感性。

人的复杂性远远超过语言本身,这就导致:表达是很困难的。人类的语言无法完全表达这个世界,但是我们要尝试去表达。“也许我们的语言表达之路很艰难,但是我们可以选一个积极的态度。”

抖音看短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