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这是郑板桥题书斋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上联主张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以少许胜多许。比如画兰竹易流于枝蔓,应删繁就简,使如三秋之树,瘦劲秀挺,没有细枝密叶。下联主张要“自出手眼,自树脊骨”,不可赶浪头、趋风气,必须自辟新路,似二月花,一花引来百花开,生机勃勃。也就是创造与众不同的新格调。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是“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书斋里挂着的一副对联,同时也是他艺术创作的一种心得。在这副对联中,郑板桥总结出“删繁就简”、“领异标新”两个创作规律,而前者又成为后人常用的成语。
成语来历 郑板桥教育学生为文之道
据扬州作协主席、《扬州典故与成语》副主编杜海介绍,扬州八怪纪念馆的楠木大殿前的抱柱楹联上就写着“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相传这是郑板桥写给学生韩镐的。
“这个韩镐非常好学,有一次向郑板桥请教为文之道,郑板桥就说,‘韩镐啊,你的文章虽有文采,却比较冗长,好文章总是删繁就简,言简意赅。你的文章另一个不足是过于泥古,不能标新立异。作文以识见为主,见题立意,非识见高超不能切中要害。才、学、识三者,识尤为重要,有识才能不落俗套。你只要克服了这两个小毛病,就可以大有进步了。’”杜海说。
据杜海介绍,郑板桥当时一边说着就一边展纸研墨,在书斋内提笔写下了上面这副对联。由于郑板桥是兴化人,祖籍苏州,同时在山东潍县做过官,而在做官前后,均居住在扬州,所以在以上各地都曾有过书斋,因此,郑板桥到底在哪个书斋内写了这副对联难以界定。
此外,这副对联后来的去处有两个版本:一是郑板桥当时将这幅对联送给了韩镐,后者将对联悬挂在书房里反复揣摩,进步很快,考中举人;二是郑板桥很喜欢自己这副信手拈来之作,就挂在自己的书房里,时刻自勉。
当然,也有一说认为,这副对联与韩镐完全无关,“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实为郑板桥在揣摩书画时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