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与杨振宁已分别是83岁和87岁高龄。两位科学巨人的决裂,也成为华人物理学界一段著名的公案。
其实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景象是杨振宁跟李政道并肩走在普林斯顿大学的草坪上。两位曾经最亲密的合作者与邻居,最终却冷眼相向,内情究竟如何?这是我们想要了解的
值得一提的是曾任李政道主持的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顾问,二人有长达30年的紧密合作。40年代,李政道正在西南联大读二年级。抗战胜利后,蒋介石觉得原子弹很重要,要造原子弹。于是他找到西南联大数学教授华罗庚。李政道被选中,于1946年来到美国。李政道就去芝加哥大学师从费米就读理论物理。那时杨振宁已在芝加哥大学当助教,这是李杨的初次谋面。同在一所学校,交往自然开始。二人成为非常亲密的朋友,还在一起研究发表论文。
记得那是一个夏天他和杨振宁、凌宁开着这辆车去西部旅行。在书中说道这一些姐:出发前,杨振宁提议三人按比例出钱,把那部车子买下来,回来后再由李政道一人出钱买下车子。杨振宁的这个提议究竟意味着什么,后来李政道才琢磨过味来。他对杨镇宁的心机有了很多的想法。
也就是此时纠纷却发生了,源于他们合写的两篇论文的署名次序问题。这两篇论文的总标题是《状态方程和相变的统计理论》,第一篇《凝聚理论》署名是杨振宁和李政道,第二篇《格气和伊辛模型》署名是李政道和杨振宁。他们有着自己不一样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