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阳君和战国四公子没有直接的联系。龙阳君是是魏安釐王的男宠,而魏安釐王又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魏无忌的异母哥哥。
龙阳君:是中国正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同性恋,生活在公元前243年前后的年间,是魏安釐王的男宠,像美女一样婉转媚人,得宠于魏王,后宫美女在他面前都黯然失色。魏安釐王对于龙阳君的特宠也使得龙阳之癖也成了同性恋的代名词。
战国四公子:指魏无忌、赵胜、黄歇、田文。因其四人都是礼贤下士、结交宾客之人(一般是国家君王的后代,注:春申君不是),后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
扩展资料:
龙阳君与魏王的轶事典故:《战国策·魏策·魏王与龙阳君同船而钓章》
“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余鱼而泣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对曰,臣无敢不安也。王曰,然则何为涕出?曰,臣为王之所得鱼也。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今以臣之凶恶,而为王拂枕席;今臣爵志人君,走人于庭,辟人于途;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之得幸王也,必褰裳而趋王,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鱼也,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出乎?魏王曰,诶:有是心也,何不相告也?于是布令四境之内,曰,有敢言美人者族."
原文解释:
魏王与宠臣龙阳君同坐在一条船上钓鱼,龙阳君钓了十几条鱼便流泪了。
魏王说:“你有什么不称心的事吗?为什么不告诉我呢?”
龙阳君回答说:“我没有什么不称心的事。”
魏王说:“那么,为什么要流泪呢?”
回答说:“我为我所钓到的鱼而流泪。”
魏王说:“什么意思?”
回答说:“我开始钓到鱼,很高兴;后来钓到更大的鱼,便只想把以前钓到的鱼扔掉。如今凭着我丑陋的面孔,能有机会侍奉在大王的左右。我的爵位被封为龙阳君,在朝廷中,大臣们都趋附我;在路上,人们也为我让道。天下的美人很多,知道我得到大王的宠信,她们也一定会提起衣裳跑到大王这里来。到那时,我比不上他们,就成了最初钓的鱼,也是会被扔掉的,我怎么不流泪泥?”
魏王说:“贤卿错了!你既然有这种心思,为什么不早告诉我啊!”
于是下令全国,说:“有谁敢说有美人的,就把他罪灭九族。”
参考资料:
分析如下:
龙阳君是战国四公子信陵君魏无忌哥哥(魏安釐王)的男宠。
龙阳君是中国正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同性恋,生活在公元前243年前后的年间,是魏安釐王的男宠,像美女一样婉转媚人,得宠于魏王,后宫美女在他面前都黯然失色。魏安釐王对于龙阳君的特宠也使得龙阳之癖也成了同性恋的代名词。
扩展资料
战国(前453年—前221年)是中国东周列国诸侯争斗激烈的时代。与春秋在历史上并无明确时间界限,仅依历来惯例,以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掉智氏,三家分晋为起始标志,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终止,战乱持续两百多年。
战国时期人口大约在三千万以上,公元前249年战国七雄面积合计为218万平方公里 。
战国时代的形式是,楚在南,赵在北,燕在东北,齐在东,秦在西,韩、魏在中间。在这七个大国中,沿黄河流域从西到东的三个大国——秦、魏、齐,具有左右局势的力量。
参考资料来源:
龙阳君是战国四公子信陵君魏无忌哥哥(魏安釐王)的男宠。
龙阳君是中国正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同性恋,生活在公元前243年前后的年间,是魏安釐王的男宠,像美女一样婉转媚人,得宠于魏王,后宫美女在他面前都黯然失色。魏安釐王对于龙阳君的特宠也使得龙阳之癖也成了同性恋的代名词。
扩展资料:
1、战国四公子指魏无忌、赵胜、黄歇、田文。中国战国时代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方士、策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
2、战国末期中原诸国为了抵制强秦的侵越以形成了很多网罗人才,礼贤下士,为自己君王尽力的贵族团体。 其中最出名的就属战国四公子,他们对人才的重视和人才观,以及运用人才来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起死回生等方法, 对后世影响深远。
参考资料:
龙阳君生活在战国年间,是当时的剑术高手,具有一定政治手段。也是魏安釐王的男幸,后宫美女在他面前都黯然失色。
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齐国孟尝君田文、赵国平原君赵胜,是为战国四公子。
他们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战国时期盛行的封君制是春秋时期分封卿大夫的继续。“君”是卿大夫的一种新爵号。《仪礼·丧服》篇讲:“君,至尊也。” 封君在各国的普遍现象,是在战国中期各国君主称王以后的事情。各国诸侯多在公元前340年前称王。据已有的材料统计,终战国之世的254年中(公元前475年至221年),各国先后封君见于记载的有百余人,有时间可考的88人。公元前340年以前受封的仅有楚国的鲁阳文君、阳城君、工君、州侯、彭城君、安陵君;赵国的代成君、番吾君、魏国的中山君(魏挚)、山阳君;秦国的兰田君、商君;齐国的成侯等十几人,其余封君均是公元前340年以后的事情,战国时期的封君有“君”、“公”、“侯”等称号。君与公、侯称谓虽有不同,但对于封君可置换使用。如楚平王之孙鲁阳文子封为阳文君,又称鲁阳公。孟尝君又称薛公。卫鞅被秦封为彻侯,又号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