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汉朝一共经历二十九位皇帝为什么只有汉昭帝刘弗陵的名字是三个字?

汉朝一共经历二十九位皇帝为什么只有汉昭帝刘弗陵的名字是三个字?

说起这个事,其实汉宣帝刚开始也是三个字,叫刘病已。后来等大位后,才改成刘询的!

而至于汉昭帝刘弗陵,其实刚开始的时候,他是叫刘弗!

他是汉武帝晚年得子,比较宠爱他。又给他加了个陵字,是个褒义!

可能是显示与众不同!

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第一,两汉皇帝姓名三个字的,不止刘弗陵一人

除了汉昭帝刘弗陵之外,两汉还有两个皇帝姓名也是三个字,一个是汉宣帝刘病已,一个是汉平帝刘箕子。不过,汉宣帝后来改名为刘询,汉平帝又名为刘衎。两汉皇帝的确多是两个字,但汉昭帝刘弗陵也并非例外。

第二,非独皇帝,两汉人名大多是两个字

其实我们翻看史书,就可以发现两汉人名大多情况只有两个字,这是当时的一种风俗。人名为三个字的比较少,但也是有的。这里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复姓,姓是两字,名是一字,加起来就三个字。比如说著名的史家家司马迁,汉武帝时丞相公孙贺,东汉末期的夏侯渊等,都是属于这种情况。还有四个字的,比如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复姓+两字的名。

另一种情况就是单姓加上两个字的名,比如周亚夫、霍去病,卫子夫,赵充国,刘病已,包括刘弗陵。但是从史书统计来看,单名的情况恐怕要占90%,这个比例比后世要高得多。

第三,两汉人物命名的主流,是单字名+双字的字

大家都知道,古代人通常都有表字,“字”一般为两字,名一般为单字。比如李陵,字少卿;苏武,字子卿;陈汤,字子公;刘縯,字伯升;刘秀,字文叔;关羽,字云长……实际上,直到笔者这一代,我的表哥、表姐除了名外,还有“字”。再往下一代,就基本上绝迹了。

我是南岭说史,以下是我的回答:

汉朝是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由刘邦建立。

关于汉朝两阶段的皇帝,名字其实不是只有汉昭帝是三个字的,另外还有两位皇帝也是。

其中一个是鼎鼎大名的汉宣帝刘病已,后改名为询,还有一个是汉平帝刘,箕子,后改名为珩。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一定会发现这时期的人物,多是单字名,如曹操、刘备、孙权、关羽、张飞、吕布等等。

其实,在秦汉之后到隋朝结束乱世之前的近八百年时间里,绝大多数的历史人物都是单字名,双名相当的稀有。

在这段时间里,流行单字名一个方面是当时为了避讳简单化,因为皇帝如果是双字名,那么避讳则需要避讳两个字,这么多的皇帝下来,那岂不把字都给避讳完了。

到明清之后,广泛盛行双字名,而那时避讳的规则是只要不把两字并用就不用避讳。

在汉宣帝刘病已在位时,效仿上一代皇帝汉昭帝改名字弗陵为弗,因病已两个字实在太过于普遍,为此曾下达一道诏书:

闻古天子之名,难知而易讳也。今百姓多上书触讳以犯罪者,朕甚怜之。其更讳询。诸触讳在令前者,赦之。--《汉书》

据相关的统计,在汉朝和晋朝近50位皇帝之中,只有三两个皇帝位双名。

东汉经学家何休为此做出了解释:

为其难讳也。一字为名,令难言而易讳,所以长臣子之敬,不逼下也。

后在王莽建立新朝后,也曾对此做出明文规定:

时莽奏令中国不得有二名,因使使者以风单于,宜上书慕化,为一名,汉必加厚赏。单于从之,上书言:“幸得备籓臣,窃乐太平圣制。臣故名囊知牙斯,今谨更名曰知。--《汉书》

综上,汉朝有三位皇帝是双字名,而且刘弗陵也曾方便避讳更名为单字名弗,毕竟陵字相对的用起来较普通,而弗字则可以用“不”字替代。

如《左传》中的“夏父弗忌”,改为“夏父不忌”。

谢谢!汉昭帝刘弗陵,武帝刘彻之子,8岁继帝位,18岁亲政,21岁去世。

武帝很宠爱‘’拳夫人‘’, 不久便封她为婕妤。婕妤是武帝创设的嫔妃称号,位次皇后。她搬进了未央宫的一处宫馆——勾弋宫,武帝因而叫她‘’勾弋‘’。太始二年(公元前95)赵婕妤怀孕,14个月后生一男婴,正常情况下,孕期为10个月,而婕妤怀孕14个月,引宫人议论,武帝听后说,听说当年尧也是14个月,逐命改勾弋宫门为尧母门,婴儿号曰:‘’勾弋子‘’,名曰:弗陵,字曰不。谢谢!

曹操、刘备、孙权、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典韦、……

你发现规律了吗?

赤眉军皇帝放牛娃刘盆子也是三个字!

估计你没有看过正史吧?都是道听途说的历史和零散的历史。刘弗陵在当皇帝前叫刘弗陵,但是继位之后肯定就换名字了。具体是什么,你自己看史书。

还有后面的刘病已,当了皇帝后改名刘珣。汉太祖高皇帝刘邦的名字也是当了皇帝之后才取的,后面的明太祖也是当了皇帝之后才取名叫朱元璋的。

因为古代有避讳,单字好避些。古人取名都是从古文根据的,理论上后一个字是根据前一个字义决定的,字义不通不为名。如果取两字,很可能大家第二个字都会归到一个字上去。

这个问题,应该把东汉和西汉分开看。

由于王莽掌权以后,强行推单字名,那些双字的都是下等人。

所以东汉,几乎看不到双字名的人。三国里面诸葛亮那几个朋友,其实都是单字名,只是三国演义为了叫着顺口,用他们的字代替他们的名字,比如博陵崔州平,名钧字州平,石广元名韬字广元,孟公威名建字公威。

王莽虽然被推翻,但王莽的很多东西延续下来了,比如汉武帝是汉朝改成土徳(土克水,秦为水德),但王莽自诩黄帝后代,黄帝也是土徳,土徳不能继承土徳,所以他把汉朝改成火徳(火生土),但刘秀继位因为谶语有一句“四七之际火为主”所以延续汉朝是火徳的说法。

而且刘秀为政比较宽,所以取名这种事,已经习惯了几十年,他也没有强行再反过来。

大家默认的习惯下,皇族几乎不可能再取意味着贱名的双字名了。

而西汉,皇帝都是单字,我觉得是巧合。

皇族子弟里面,用双字名的比例比较少,粗略估计十分之一不到

这种情况下十几个黄帝出了两个双字名的,也差不多,而其中一个双字名的刘病已为了方便百姓避讳,所以改名刘询(因为病和已太常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