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大陆利什曼病原体是杜氏利什曼病原体(Leishmaniadonovani)婴儿利什曼原虫(L.infantum),新大陆是恰氏利什曼原虫(L.chagasi)。虽然这三种利什曼原虫在形态上没有区别,但根据原虫的基因类型和同工酶地图分析,杜利什曼和婴儿利什曼可以区分,而恰利什曼的酶地图与婴儿利什曼相似。
在流行病学中,由杜利什曼原虫引起的利什曼病主要发生在大儿童和中青年,而由婴儿利什曼原虫和恰利什曼原虫引起的利什曼病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婴儿和儿童。因此,许多学者认为婴儿利什曼和恰利什曼应该属于同一种。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利什曼病专家委员会的报告指出,杜利什曼、婴儿利什曼和恰利什曼可以被视为不同的物种,并将这三种物种组合成杜利什曼复合体(L.donovanicomplexes)。
利什曼原虫是二态原生动物,在传播过程中需要两个不同的宿主相互交替。在白飞中,原虫的形状是前鞭毛(promastigote),在人、犬科动物或啮齿动物中,没有鞭毛(amastigote)。
当媒体刺伤病人、病狗和其他宿主时,血液或皮肤中的无鞭毛被吸入白飞的胃,变成前鞭毛,在白飞的胃中分裂繁殖,直到吸血6-7天后,前鞭毛体可以到达苍蝇的咽部或喙部。此时,苍蝇的胃血已经消化。如果再次吸血,前鞭毛体会侵入宿主体,如人或狗。吸血时分泌的唾液也会增加前鞭毛体对宿主的感染力。
入侵人或动物宿主体的前鞭毛体部分可溶解或被多核白细胞吞噬,部分可被毛细血管或淋巴管中的巨噬细胞吞噬。前鞭毛体入侵巨噬细胞进入无鞭毛体的过程是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当昆虫吸附在巨噬细胞表面时,可诱导细胞形成伪足,将前鞭毛体摄入细胞质量,然后鞭毛消失,变成无鞭毛体,巨噬细胞伪足膜包裹原虫形成昆虫气泡,与溶酶体融合,使昆虫在溶酶体周围,但脂磷酸聚糖可使利什曼原虫避免细胞水解酶和细胞增殖。
含虫的巨噬细胞可以通过淋巴或血液流向人体的任何部位,但在脾、肝、骨髓和淋巴结的巨噬细胞中最容易繁殖。由于昆虫数量的增加,它们破裂,直到巨噬细胞无法容纳。无鞭毛体侵入其他巨噬细胞继续繁殖,导致巨噬细胞大量破坏和极度增生,导致脾、肝、骨髓、淋巴结等器官的一系列病变。
AIDS如果利什曼病并发,利什曼原虫也可以传播到胃肠道和皮肤组织,原虫很容易在胸部积液和血液中找到。临床上,未合并感染HIV除脾、肝肿大等症状外,利什曼病患者还表现为免疫球蛋白的大量增加,但对身体没有保护作用;细胞介导免疫受到抑制,巨噬细胞移动受到抑制(MIF)效果降低,需要治愈才能恢复。
除了一些人可以发展成典型的利什曼病外,大多数人都有隐性感染或亚临床,主要依据是:
①虽然利什曼病流行区的居民或生活在非流行区的居民,但有些人从未有过利什曼病史,但当他们被感染时HIV或成为AIDS之后发现也是利什曼病患者;其他癌症患者和接受器官移植的人在使用免疫抑制剂后患有利什曼病,这表明他们以前感染过利什曼原虫。
②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巴西和以色列的利什曼病流行区,健康人的抗体阳性率为7.5%-15.0%;
1997年在中国甘肃省使用ELISA利什曼患者家庭成员的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1.0%。
③利什曼素对利什曼病疫区健康人进行皮内试验,阳性率高,说明亚临床类型比较常见。
一旦隐性感染者患有营养不良、癌症、器官移植、获得性免疫缺损等任何能抑制宿主细胞免疫的疾病,都会增殖隐藏在体内的利什曼原虫,发展成利什曼病。
因此,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利什曼病专家委员会认为利什曼病是一种机会性感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