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NEWS.SOHU.COM 2003年04月09日11:42 北方网
红旗渠分水苑是红旗渠干渠的分水点,干渠从这里分成三条支渠,向不同的方向流去,渠水滋润着林州大地。分水苑上建有红旗渠纪念馆,馆藏照片、资料和实物记载着红旗渠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转自搜狐
分水苑边,记者走进了一户人家。家里只有一位姓王的老婆婆收拾着零活儿。王婆婆的头发已花白了,可脸色却依然红润,显得很健康。问起修红旗渠的事情,老婆婆用浓重的方言说:“记得、记得。”她说,当时几乎人人都修过这渠,怎么能不记得?
转自搜狐
她说,那时活儿很累,青壮年都要上山,吃不饱,也伤了不少人。但最后水来了,值得。问起她家的情况,婆婆说,两个儿子都在外省干活儿,小儿子有文化,在工地上是个头头。媳妇也在外面,回来得不多。看看家里电器俱全的摆设,就知道他们的收入不错。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婆婆就说了两遍:修渠好啊,是件大好事。
转自搜狐
红旗渠给王婆婆一样的林州人带来了幸福生活。可是,修建这条红旗渠时,林县人民是付出了很大代价的。在当时的开工文件上,林县县委写了这样一段话:“县委已做了许许多多的工作……奠定了不论在任何情况下不动摇、不畏缩,勇往直前的领导基础。引漳入林(即红旗渠工程)是全县群众的迫切要求……”可能当时的县委也没有想到,修建红旗渠,会碰到那么多的困难。当时没有什么先进的施工技术,而又要在半山腰的石崖上凿一条渠,只有靠双手和钢钎,难度可想而知。
转自搜狐
据民间的说法,红旗渠参战大军中,有一百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伤者都没有统计数字。施工中要在直上直下的岩壁上打炮眼,人就吊着绳子下去,凿眼、装炮。炮响了,有的石头却没有落下来,成了悬石。只好再吊人下去排险。这工作非常危险,稍不留神就可能被悬石砸到。有一位小伙子,多次排险从没有疏漏,一次因为没有注意一块鹅卵大的小石头,被这石头砸掉了三颗门牙。
施工中,大家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了多种独特的施工 ... 。红旗渠上游的青年洞施工时,三百多名青年突击队员吃住在悬崖峭壁上,通过摸索出来的放炮 ... ,使施工进度由0.3米提高到两米多,终于提前完成了任务……
转自搜狐
站在王婆婆家的窗前,可以看到碧绿的渠水正向着山下流去。正是这渠水,凝着林县人民的血汗的宝贵的水,把干旱的林州变成了美丽而富饶的林州。红旗渠动人的故事,真是多得讲也讲不完。讲不完也没有关系,因为,这些故事,那碧绿的、汩汩流淌的红旗渠水,都真真切切地记得。
转自搜狐
红旗渠的故事
甘肃省泾川县东街小学五(4)班 王玉
国庆节假,我和爸爸看了“百家讲台”这个节目,今天讲的是1960年民工们修红旗渠时感人的场面。
这个节目中最令我感动的是这些民工们整天在工地上干完活后要跑到五里到十里之外的公社食堂去吃饭,每天中午和下午都是一碗野菜汤和一个野菜窝头,晚上只有一碗清的似乎是清水的汤。和我们现在相比,就像天堂和地狱 ,我平时吃饭挑三拣四的,还不知足,手里拿个苹果,还想吃不想吃的,跟那农民工相比,我是多么幸福啊!
我又看见了这样一件事:因为这条水渠是在峭壁上修的,所以聪明的民工们就往峭壁的旁边打孔,再把炮弹放进去,炸出一平台来,民工们就在这条平台上修水渠,因为这个平台是由许多石块和小石子组成的,而且有松动的石块和小石子,一个指甲大的小石子掉下来砸在人身体上,这个人就会有生命危险。所以民工们就建立了一个小组,专门除掉松动的石块和石子,这些人就用绳子拉着,挂在峭壁上工作,如果想换个地方,就向上吼一声,上面的人就会松绳子。这个组的组长有一天在除石块时,不小心一失手,一个石块砸在了头上,这个人顿时感到眼前一黑,就晕过去了,等他清醒过来后,说不出话来了,还以为自己的头被打掉了结果一摸还在,原来是石块把四颗牙打断了,卡住了舌头。会影响工作,他就拿出随身携带的镊子,把那四颗牙连根拔了下来。看到这里,我感动得不知用什么词来形容。
民工们为了修红旗渠,不顾自己的生死安危,他们吃尽了苦头,最终修成了红旗渠,为百姓们解决了用水的困难。我们要学习他们那种能吃苦,不娇气的可贵品质。
红旗渠在太行山脉蜿蜒(魏德忠 摄)
上世纪60年代,林县(今河南省安阳市林州)人民靠一锤、一钎、一双手,苦干10个年头,硬是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斩断1250个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有人做过计算,如果把修红旗渠所挖砌的1696.19万立方米土石垒成宽2米、高3米的墙,可以将哈尔滨和广州连接起来。红旗渠的建成,结束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州的生产生活条件。
林州人民亲切地称红旗渠为“生命渠”、“幸福渠”。20世纪70年代,周 ... 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更是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让我们通过几段修渠故事和一部老电影,重温历久弥新的红旗渠精神。
青年洞:300青年奋战17月凿通岩石隧洞
红旗渠主要景点青年洞
青年洞是红旗渠上的咽喉工程,也是总干渠上最大的隧洞之一。长616米,宽6.3米。1960年2月,当总干渠修到狼牙山“小鬼脸”上时,正遇一边高山挡道,一边悬崖峭壁,崖下深处是漳河,除了开山凿洞,别无办法。红旗渠工程指挥部当即决定,组织一支青年突击队来征服这个天险。300多青年,经过17个月的英勇奋战,终于凿通了这个岩石隧洞。
杨贵:重新安排林县河山
杨贵走在修渠大军前列(魏德忠 摄)
历史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缺水的问题仍如同悬在林县人头上的一把刀。年轻的县委书记杨贵被推上历史舞台。面对林县因极端缺水而贫困交加的艰难境况,杨贵决心率领林县人民“重新安排林县河山”,打一场改变世世代代受干旱缺水熬煎的翻身仗。
当红旗渠上马的时候,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以杨贵为首的林县县委一班人面临着资金缺乏,物资、粮食紧张和险恶施工条件等重重困难,面临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误解、指责,甚至丢官罢职的严峻考验。不少人说,在这崇山峻岭中修渠,简直是异想天开。有人甚至对杨贵说,这个渠要是通不了水,你可就成了千古罪人。对此,杨贵没有退缩,他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挖山开渠不止。
在建设红旗渠的过程中,杨贵和县委一班人不但迎难而上,负重前行,做出了一个又一个改变林县历史的重大决策,而且“干”字当头,身先士卒,在工地与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克时艰,真正同群众风雨同舟,血肉相连。难能可贵的是,县委一班人带领林县人修渠10年,动用了大量的资金和物资,但从没有发生过一宗请客送礼、挥霍浪费的情况,也没有一个干部 ... 挪用一丝一毫的钱粮物资。
吴祖太:绝壁上的精确度
红旗渠工程设计师吴祖太
修渠就要施工放炮,为了不影响老百姓的正常生活和生产,降低工程危险隐患,要尽量远离村庄,绕开耕地,所以,在太行山腰修渠是最佳选择。这样高的要求,这么重大的事情,谁能保证不出差错,谁敢担当?
这时,林县来了一个黄河水利学校毕业的中专生吴祖太,这副重担压在了他的肩上。今天看来,把这么重要的责任交给一个中专生,是不是有点太草率了?可当时不仅只有一个科班出生的中专生,而且只有两台测量仪器。
刚刚走出校门的吴祖太,带着测量小组,马上投入到了测量工作。70多公里距离,对于平原地区的直线距离来说,算不上多长。可是要知道,这里却是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绝壁上测量呀!一山比一山高,一沟比一沟深,有些地方甚至还是人类第一次涉足。
水平仪不够用,吴祖太就做了一种叫“水鸭子”的简易水平仪来代替。所谓“水鸭子”,实际就是在一个洗脸盆中盛上半盆水,再在盆里放上一个空碗浮在水面上,空碗上放上一根直棍,通过棍子两端的两点和要测定的点共三个点连成一条线,来测定水平是否准确。有时水平仪在悬崖上找不到合适的支点,吴祖太就让人用绳子把他吊在悬崖边,让水平仪的两个支点放在自己的肩膀上来测出渠线。凭着顽强的毅力和一丝不苟的精神,测量人员攻克了一系列的技术难关,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红旗渠的设计蓝图。
任羊成:老虎嘴里拔牙
除险队长任羊成(魏德忠 摄)
在修建红旗渠的人群当中,一支专门负责除险的队伍组成了。 ... 员任羊成担任除险队长。他们每人身上系着几十斤重的绳索,手上拿着特制的铁钩,像荡秋千一样在悬崖上荡来荡去,除去险石。如果稍有闪失,身体与崖壁撞击,后果将不堪设想。除下来的石块又往往是顺着手中的铁钩往头上走的,所以,一不留神,很容易砸着他们自己,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工友们跟他开玩笑说:“羊成啊,你这是在老虎嘴里拔牙啊!”一次除险时,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块掉下来,正好打到他的嘴上,当时只觉得眼前一黑,昏了过去。一会儿清醒后,嘴里却鲜血直流。他张了张嘴,却不会说话了,原来是石块砸在他的嘴上,三颗门牙横在嘴里,卡住了舌头。在进行凌空除险作业时,喊不出话来就无法跟上面拉绳子的人配合。他们之间互相是看不见的,只能顺着绳子喊,靠绳子传递声音。“呜……”的一声是放绳子,再喊就就是停,喊不出来就无法施工。任羊成情急之下,就拿起腰间随身携带的一把钳子,将三颗牙硬生生的连根拔了下来,不顾鲜血直流,在悬崖上又连续作业长达6个小时。
点击观看电影《红旗渠》
红旗渠的故事
?靳怀堾
许多人都知道太行山,却不一定知道位于太行东麓的河南林县(今林州市);许多人都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却不一定知道成千上万当代愚公劈开太行山建成红旗渠的壮举。红旗渠是在上世纪60 年代经济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林县人民苦干十个春秋,用血肉之躯筑成的1500 公里的“ 人工天河”。从此,雄浑的太行绝壁上有了一道温柔的水脉,与坚硬的岩石契合共存,演奏着刚柔相济的和谐乐章;从此,苦难深重的林县摆脱了千年旱魃,在红旗渠水的浇灌下,走向滋润,走向富裕。从此,中华大地上有了一个不朽的灵魂——用意志铸就、用汗水养育、用鲜血染红的红旗渠精神~
上世纪70 年代, 周恩来 ... 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 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不同的是,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是举全国之力,而红旗渠是英雄的林县人民用两只手修成的~
有外国人说:红旗渠是世界第八大奇迹;有人甚至说:到中国不看红旗渠,等于没到过中国。其实,红旗渠完全是被极度缺水的恶劣环境逼出来的。它源于中国农民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它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缩影,它是人类向恶劣自然环境挑战而获得胜利的一个光辉典范~
红旗渠,始于悲壮,终于辉煌。以一县之力,勒紧裤腰带,用简陋的原始工具,积十年之功,成千秋伟业。壮哉~伟哉~
一
红旗渠的故事,痛苦、漫长而又悲壮。
造物主的不公平, 把人类生存环境形成了三六九等。在造物主的主宰下,地处太行山深处的林县,成了土薄石厚、水源奇缺的贫瘠之地。林县的昨天,是一部血泪与苦难交织的历史。翻开一本本被岁月染黄的林县老县志,满眼都是“连年干旱、禾枯绝收、悬釜待炊、十室九空”等触目惊心的字眼。在靠天吃饭的年代,林县人斗不过老天爷。大旱之年,草根树皮成了救命的口粮。为了活命,甚至出现人相食、易子相食的惨痛场面,更多的人则是背井离乡,踉踉跄跄地走上逃荒之路。因为这里离山西较近, 许多逃难的人便纷纷涌向三晋大地,至今,在山西一些地方还有“林县村”“林县沟”“林县集”“小林县”之类的地名,铭记着林县人当年逃荒的苦难和无奈。“太行山上水贵油,谁知人间几多愁。三尺白绫无情剑,屈斩芳龄 ... 头。”
这诗句道出一则悲惨的故事:民国初年的大年三十,桑耳庄的桑林茂老汉一大早就赶往离村七里多的黄涯泉,想挑一担水回家过年。可挑水的人太多,直到天黑才接满一担水。新过门的儿媳孝顺,摸黑出村迎接公公,并接过扁担挑在自己肩上。由于天黑坡陡,儿媳不慎摔了一跤,公公辛苦一整天挑来的水瞬间洒了个精光~没想到,这一担水竟成了夺命水。当夜,悔恨交加的儿媳竟然悬梁自尽~大年初一,草草掩埋了儿媳,悲痛欲绝的桑老汉领着全家走上了逃荒之路。区区一担水,竟葬送了一个年轻鲜活的生命~每次到红旗渠纪念馆参观,讲解员都会讲到这个悲惨故事;每次听了,我的心都会震颤、滴血……
因为缺水,许多村庄没有水吃,只能到离村十多里或更远的地方去挑水,因争水而打架斗殴甚至伤人害命的事件时有发生。不但人与人争水,人与兽也争水。有一年大旱,在一个小山村,人与兽共用一处岩石缝里渗出来的活命水。为了争水,好多人被恶狼夺去了性命。
因为缺水,许多小伙子娶不上媳妇。牛岭山村因缺水而极度贫困,本村的闺女都嫁往山外,外村的姑娘不肯嫁过来,这个村成了远近有名的光棍村。
因为缺水,林县人养成了惜水如命的习惯。平时很少洗衣服,逢年过节和婚嫁时才舍
得洗一回。洗脸是全家合用一个盆,大人洗完小孩洗;洗罢还要把脏水澄清,留着下次再用;最后水成了泥汤,还要留着饮牲口。
因为缺水,这里的山穷、地穷、人更穷。老百姓在贫困中苦苦挣扎,衣不遮体,食不饱腹,度日如年。当地流传着一首民谣:“咱林县,真可怜,光秃山坡旱河滩;雨大冲得粮不收,雨少旱得籽不见;一年四季忙到头,吃了上碗没下碗。”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群众在政治上翻了身,迫切希望在经济上翻身。可是,缺水的问题却像“三座大山”,压得林县人喘不过气来。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生存都难以为继,哪里能有发展,哪里能有幸福生活,因为绝大部分耕地要靠天生产,大旱绝收,小旱薄收,广大林县农民仍没有摆脱“糠菜半年粮”的贫困境况。
二
“天下事,或激或逼而成者,居其半。”
厄运能够摧残、毁灭弱者的肉体和灵魂,但也可以像火山喷涌一般,激发出强者的巨大潜能,成为他们创造辉煌的催化剂。
老天爷不给活路,祖祖辈辈受干旱缺水熬煎的林县人,再也不愿苦熬下去了。苦难激发着林县人民向命运挑战的斗志,他们要把内心深处渴望改变逆境的梦想,化成重新安排林县河山、争取美好生活的伟大行动~
挖山泉、打水井、修水库、建水渠。这些水利工程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序曲。无奈,老天对林县过于苛刻。1958 年的一场大旱,泉干库涸渠无水,全县又陷入干渴的危机。天上无水落,地下无水汲,林县人只好把眼光投向县境外的水源。经过反复查勘、论证,林县县委做出了“引山西平顺县境内的漳河水入林县”(引漳入林)的决策。
“引漳入林”工程(即后来的红旗渠)上马的时候,日历上显示的时间是1960年2 月,到1969 年6 月红旗渠全面完工, 用了整整十年。这十年的光阴,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于林县而言,却是血与汗交融的悲壮。这十年, 是改变命运、创造辉煌的十年,更是谱写惊天地、泣鬼神的“红旗渠故事”的十年~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一个张扬理想主义的年代,理想主义使人变得无比单纯,农民兄弟尤其如此。
一声令下,万众响应,盼水心切的林县人热血沸腾了~上级分配给横水公社东下洹大队出民工250 人,一下子报了600 多人。年过六旬的赵连生老人说:“我就是把自己化了,也要变成一截渠道~”这种热烈悲壮的场面,不禁让人联想起当年太行山人民为抗击日寇报名参军的场景。
车辚辚,马啸啸,近4万民工大军从15 个公社的山庄村落中奔涌出来。他们自备干粮、行李,赶着牛车、马车,推着独轮车,带着炊具和铁锤、钢钎、锹镢等劳动工具,浩浩荡荡地奔赴修渠第一线,拉开了“千军万马战太行”的序幕。
修渠大军一到目的地,便打响了“引漳入林”最重要、最艰难、最壮烈的战役——开凿70.6 公里长的引水总干渠。这项工程全部处在崇山峻岭的半山腰上。太行山的石头几乎都是石英岩,坚硬异常。但石头再硬,没有林县人的骨头硬,他们凭着钢铁般的意志,凭着钢筋铁骨的一双手,不分冬寒夏暑,披星戴月,奋战在太行山上。开山的炮声惊天动地,乱石腾空,硝烟滚滚~这里不是战场,胜似战场,虽然没有人与人之间的肉搏,却有着人与自然之间的较量,也有着血肉横飞的悲壮场面……
在建设过程中, 正值三年自然灾害的极端困难时期,条件差得超出想象。林县人民却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义无反顾,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水泥自己制,没有 ... 自己造,没有技术干中学~住工棚、睡石崖、宿石洞。最困难的时期,每人每天只有六两粮。为了填饱肚子,他们挖野菜、捞水草。大家还苦中作乐,风趣地说:“蓝天白云做絮被,黄土绿草做绒毡,高山为我站岗哨,漳河流水催我眠。”
他们不但苦干硬拼,也善于巧干智取,破解了无数个难题。比如,在总干渠最艰巨的谷堆寺段施工中,开始时,民工们腰系绳索,吊在半空中打钎放炮,在悬崖上崩出工作面。后来,他们革新技术,用土办法架起空运线,加快了进度,提高了工效,还大大减少了安全事故。为解决总干渠与浊河交叉的矛盾,他们建造了一个空心坝,坝中过渠水,坝上流洪水,渠水不犯河水。修建桃园渡槽时,他们发明了“简易拱架法”,建成了一个“槽下走洪水、槽中过渠水、槽上能行车”的十分科学的渡槽……
十年奋战,愚公移山。林县人民共削平了1250 座山头,凿通211 个隧洞,架起211 个渡槽, 修建12408座各种建筑物……硬是在崇山峻岭中凿出了一条三千里的“人造天河”。如果把十年挖砌的1818 万立方米土石筑成宽2 米、高3 米的墙,可以纵贯我国南北,把广州和哈尔滨连接成一道“万里长城”。
当我站在这条悬挂在巍巍太行峭壁上的“人造天河”面前时,耳畔又激荡起电影《红旗渠》主题歌的旋律:“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山河重安排……”触摸、凝视着这条莽莽苍苍的大石渠,我真切地感受到了红旗渠的伟大,也感受到了林县人的伟大;我为红旗渠感到自豪,也为林县人感到自豪,更为我们中华民族感到自豪~在数百名热血青年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干了一年零五个月才凿通的红旗渠引水咽喉工程——青年洞洞口的山崖上,深深地镌刻着两个大字——“山碑”。碑就是山,山就是碑,“山碑”二字分别是在告诉来者,红旗渠就是一座山, 一座林县人民兴修水利造福人民的巍峨高山;红旗渠就是一座碑,一座浩大的水利工程的丰碑,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丰碑。
青山长在,丰碑永存~
(未完待续)
红旗渠的故事》系列节目
那是一段令人难以想象的岁月,那是一群令人难以忘怀的人们。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河南省林县的几十万百姓,为了解决困扰了他们祖祖辈辈的吃水难问题,硬是靠着一双双手,凭着自己的血肉之躯,在太行山深处的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了一条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将远在山西境内的漳河水引入了他们千百年来饱受干旱之苦的故土,这就是闻名世界人工天河“红旗渠”。这是一个为我们所熟悉的名字,这又是一段让我们感到陌生的故事。2007年五一劳动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栏目,将首次聚焦那一段 ... 燃烧的岁月,邀请当年红旗渠修筑者的后人,河南省林州市接待办副主任李蕾,与我们共同重温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在这举国欢庆劳动节的日子里,为您动情讲述《红旗渠的故事》!
[难以想象的岁月]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周恩来 ... 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所不同的是南京长江大桥是集全国之力修建,而红旗渠完全是凭林县一己之力。1974年4月, ... 副 ... 带了《红旗渠》等十部电影纪录片到联合国宣传新中国建设成就,第一部放映的就是《红旗渠》。日本《朝日新闻》称“红旗渠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在这个奇迹的背后却有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河南省林县(1994年改为林州市),自古以来饱受缺水之苦。由于干旱缺水,当地老百姓常常为了水而发生争执打斗,甚至闹出人命来。老百姓平时都不洗手脸,长年累月地不洗衣服,只有在婚丧嫁娶这些大事的时候,才舍得去缸里舀出一点点水来,全家人合用一个洗脸盆,你洗完了我洗,用完了的水,决不舍得倒掉,而是要留着给牲口喝,或者浇菜用。当地有一个说法,林县姑娘嫁人“不图你的万贯家产,就图你有水洗脸”。
当年,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刚刚一上任,面对困扰了当地百姓祖祖辈辈的问题,决心带领林县百姓彻底解决这一难题。经过多方勘查,他们决定引山西省境内漳河的水进入林县,即修建“引漳入林”工程。然而,在那个国家三年自然灾害的特殊年代里,在没有现代修筑技术的艰苦岁月中,林县人民为了修筑那条将漳河之水引入林县的“红旗渠”,克服了许许多在今天的人们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和难以想象的困难。今天,当我们再一次重温那段艰苦岁月中的 ... 故事时,当年红旗渠的修筑者们那艰苦奋斗,历久弥新的精神仍然感人至深,可歌可泣??
[感人至深的故事]
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修建公路时,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当时,有好几个国家的工程队都在那儿承揽工程,但是,唯独有一段路,没有一个工程队愿意承揽,因为,这段路要在悬崖峭壁上修过去。这时有一个工程队主动承揽了这项工程,这使国际上其他的工程队感到好奇,他们想看看这支工程队究竟有什么“秘密武器”。于是,在开工那一天,他们集体来到了施工现场,想看个究竟,然而,他们看到的景象不仅仅是震撼,更多的是感动。因为这支工程队施工,是把工人用绳子系在万丈悬崖的边上,靠工人的双手打出一个个炮眼装上 ... ,炸出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再进行施工铺路。事后人们好奇地询问,你们来自哪儿,这个工程队长告诉我们,我们来自中国,来自红旗渠的故乡--河南省林县。
为了修筑水渠,当时,悬挂在太行山峭壁上的每一个工人身上都系着重达一百多斤的麻绳。曾经有一个人称敢死队长的特等劳模任羊成,新华社的老社长穆青曾经去采访他。穆老深为他的事迹所感动,动情地说,你能不能把衣服撩起来给我看看你的腰,等他脱下衣服,穆老的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因为他看到任羊成最里边的一层衬衣已经和腰间的血肉粘在了一起。红旗渠已经修成四十多年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任羊成, ... 他的衣物,仍能看到腰上还结着一层厚厚的老茧。而当年的林县,在修筑红旗渠的工地上,类似任羊成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从1960年2月到1969年7月,红旗渠修建了整整十年,战线1500公里,30多万人参与修
建,这个大禹式的开山导河工程,历经“最困难时期”和“动乱时期”两个特殊时期,完全凭者林县人民一锤一钎一钎一双手修成。这其中有多少大刀阔斧的劈山工程?又有多少精雕细刻的石拱结构?更有多少英雄、烈士的汗水、泪水、血水流淌?《百姓讲坛·红旗渠的故事》都将为您娓娓道来。|
[历久弥新的精神]
“林县人民多斗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四十年前的一部黑白纪录片《红旗渠》,给老一辈人们留下很多难以磨灭的记忆。然而,当年那个艰苦岁月中的故事,似乎已经慢慢地随着岁月的流逝,在我们很多人的记忆中开始模糊。然而,四十年过去了,林县人民仍旧记得那些为了红旗渠,付出了青春甚至生命的名字,其中尤其令人难忘的是负责勘测和测量的工程师吴祖太。
红旗渠刚刚开工没多久,吴祖太新婚的妻子,为了舍已救人,抢救一个过路的小学生,不幸牺牲了。那时候,他悲痛欲绝,但是,为了工程的建设他忍住一切痛苦,将全部心思放在了施工测量上。有一天傍晚,吴祖太刚刚盛了碗饭,就有人告诉他,他们收工的时候,有个遂洞的顶部出现了裂缝。吴祖太放下手中的碗,立刻赶到现场,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他刚刚走进山洞十分钟,塌方就发生了。面对着吴祖太的离去,人们都说,一个外乡人,为我们付出这么多,如果不把渠修成,他们无颜面对吴祖太的在天之灵啊。吴祖太生前有一个好友,他是林县水利局的干部刘合锁,当他把吴祖太的遗体运回原阳老家时,为了安慰失去至亲的二老,主动要求当他们的干儿子。在以后的日子里,刘合锁就把吴祖太的父母当成了自己的亲生父母,每年,他都要到吴祖太的老家跑几趟,不仅送去 ... 的抚恤金,带上林县的特产,更像一个亲生儿子一样,在老人生病住院时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直至去世。刘合锁1990年突发心脏病去世的。但是,即便是在他去世之后,吴、刘两家还是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这份亲情的保持,不仅仅是因为两人生前的友情,更重要的是林县人民对吴祖太献身精神的感念。人们每当想起红旗渠,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为红旗渠献身的吴祖太,而对这种献身精神的尊敬,已经铸成了林县人民世代传承的“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精神的铸成,是靠每一位普普通通的建设者,在工地上十多年来持续不断的奉献精神。1964年,红旗渠总干渠胜利建成。漳河水按照人们的意志流入林县,实现了林县人民多年梦寐以求的愿望。4月5日,在分水岭举行了隆重的通水典礼。成千上万的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有的老人让自己的孙子推着小车,翻山越岭前来看水。庆典场面气势宏大,一片欢乐的海洋。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砌得齐整的红旗渠右岸上,两排整整齐齐排列很长的奖状,手执一张张奖状的人满脸笑容和自豪满足,这是整个工程中给予他们最丰厚的奖励,也是唯一的奖励。
红旗渠通水四十年来,林州的山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一个荒山秃岭的小县城,变化为一个美丽的花园城市,四十年来,共创经济效益近20亿元。今天的参观者已经很难想象当年林县人民的模样。但是,当我们再一次走进那 ... 燃烧的岁月时,当年林县人民那历久弥新的精神仍然震撼人心。五一劳动节期间,《百家讲坛·红旗渠的故事》将带我们走进那段尘封以久的历史,共同感受共和国建立之初,那段 ... 燃烧的岁月,共同重温在党的带领下,红旗渠儿女那弥新的精神??
林县人智慧的结晶——红旗渠
在五一放假的这一段时间里,我去参观了林县人智慧的结晶——红旗渠,我被林县人民:执着、勇敢、不怕死、坚强、牺牲自己,造福后人的精神感动了。我去了当时开发红旗渠时留下的青年洞、洛丝谭,和后来几十年内修造的红旗渠纪念馆。我觉得这些地方既特别好玩儿、又特别有纪念意义【呀,不小心露馅儿了!】。
首先,我们去的是红旗渠纪念馆。 一进去,
就看见几幅有标志
性的
图画,这些图画分别是青年洞、洛丝谭、漳河和人民工作的场面。然后,我们又进入了展厅,展厅展示了林县人民修红旗渠的场面,诶呀!
那情景真让人怕啊!一个人只用一根绳子吊在悬崖上,还时不时有石头从头上掉下来,光修干渠就牺牲了将近100人。所以说,修红旗渠不仅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气。如果说大运河是中国人的杰作,那么红旗渠就是河南人的杰作。
然后,我们去了青年洞。青年洞最好玩的地方就是一线天了。上一线天要走一个很长的吊桥,我走的时候姐姐一直在晃,快把我给晃下去了。过完吊桥,我们又去上又窄又陡又让人恐惧的台阶。我小心翼翼地不让自己摔倒,如果一倒下就会砸到其他人,从台阶上滚下去,这个是半山腰啊,所有人都会死去的!从上面往下看,就看到了一派大好风光,真漂亮啊!终于到了山顶,但还要过一座连着两座山的大吊桥。刚踏上桥,就有一阵大风刮来,保守估计这风至少有八级,把吊桥吹的左右摇晃,快把人都给晃下去了,我的心怦怦直跳……
最后,我们到了洛丝潭。开始听到这个名字以为是“螺蛳潭”呢,里面会有很多螺蛳,进去之后才发现里面根本没有螺蛳。里面有一个瀑布,和一个大湖,因为最近水不大,没有我想的那么好玩。进到里面,有个神龟洞,洞里还有个投钱币的水池,我也投了一块钱,求好运嘛!
我的红旗渠之旅结束了,哈哈,还挺高兴的。
游红旗渠
红旗渠悬挂于太行山腰,气势雄浑,宛如一部交响曲萦回耳际;堪称太行一绝的一线天,幽静深邃;横跨两山之间的步云桥,举步惊鸿;下山滑道,轻松 ... 。
最好玩的要数一线天了。
我们过了凌云亭,登上旋梯,进入一条山缝,这就是鬼斧神工的一线天。长50余米,只能一人单身行,遇到身体胖的人还要吸着肚子才能通过。仰头望,一条只有一尺宽的蓝天映入你眼帘,手扶着旁边的崖壁,步步踩实,向上攀登。缝中非常潮,凉风吹过,又觉浑身打颤。真谓天下一绝。
过了一线天,继续向上登,不一会,就来到了步云桥。步云桥为简易加单跨悬空索桥,跨度146米,由四根钢缆组成,主缆矢高7米,中心距1。8米,采用四根直径54毫米,索桥跨度之长在华北地区所属罕见,桥南北两头吊杆门框上各刻有一幅对联,朝南联为春风扶我腾云过,秋山迎宾驾雾行;朝北联为有志敢行天上路,无胆惊看云中人。
红旗渠的建成,举世闻名,成为新中国水利建设上的一面旗帜,不仅使林县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被誉为人工天河、中国水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
五年级:zz1379964361
一条红色的飘带从景区门口蜿蜒而上,飘到那真正的红旗之畔。
天色深沉,飘着时隐时现的雨毛,打湿脸颊和头发。但这一切都无法盖去青春的气息——那可爱的红色,就象那扛旗的强壮的同学的笑脸,鲜活而生动,充满愉悦。,平台之上,树木青葱,万物安静的休憩在一片湿润之中,整齐的方块岩石砌成两岸,粗大的栏杆下,静静地流淌着的便是柔柔的的红旗渠的水。
那是一个苦难的时代,我们用尽全力去倾听、感知也无法完全体会的时代,因为,当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打开水龙头时,是可以流出干净的饮用水的,这就注定我们无法品尝出着渠水的甘甜。
曾记否,此地山岭起伏,沟壑纵横,土薄石厚,十年九旱;1936~1943年,大旱20余次;1942年华北大旱,加上日寇扫荡, ... 抢掠,全县10800户逃荒,饿死1650人;解放前四十万人中,有28万人常年翻山越岭到几里甚至20里以外去挑水吃。是否记得那个故事,一位媳妇挑水时,不慎摔倒,把水倒了一地,望着清水渐渐渗入地下,她选择了上吊身亡……
那是一个 ... 燃烧的时代,每一次提起都会引得汹涌内心澎湃的时代,他的精神,激活我们沉睡的基因。
1960年2月10日,县委召开了"引漳入林"实施大会。11日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浩浩荡荡的建渠大军开赴太行山里漳水河畔。苦战十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是否记得那令人澎湃的场面,1960年春,红旗渠首拦河坝工程,95米的坝体只剩下10米宽的龙口尚未合拢,河水奔腾咆哮,500多名 ... 员、共青团员跳进冰雪未消、寒气逼人的激流中,排起3道人墙,臂挽臂,手挽手,高唱"团结就是力量",挡住了汹涌的河水……
红旗渠留给我们的不止是水,还有一个时代,等待我们去感知……
我的伯父张旺增,一生酷爱文学写作,生前曾在报刊上发表过多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出版过多部专著。在他任林州史志办主任时,他主编的《林县志》(《林县志》中,是把红旗渠列为专卷的)荣获中国地方志成果一等奖、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尤其是他编著的《红旗渠》,由于编写下了功夫,1974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紧接着又进行了第二次印刷,外文出版社和延边人民出版社同时将《红旗渠》译成英文和 ... 文出版。后来,河北省教育部门还把《红旗渠》节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作教材。
红旗渠(彩色封面,照片清晰、印刷质量高)
《红旗渠》一书32开本,7.6万字,47幅黑白照片,109页,绿色封面上是红旗渠大幅照片。因那时还不允许署作者个人姓名,当时伯父署的是林县县委通讯组笔名“林风”。
红旗渠(出版说明)
伯父1937年6月5日(丁丑年四月二十七日)生于任村镇任村。他从小英俊聪慧,文静内向,学习刻苦,从任村完小毕业时,他是第一名。他从安阳师范毕业后,任小学、中学教师。伯父先后在林县文教局、新乡地委文教部、林县总 ... 、林县县委办公室、组织部、姚村公社、林县党校(研究员)、农机局工作。退休前,他任林州市史志办主任、副编审。退休后,他被聘为市老龄工作 ... 会秘书长。他去世前一年,虽重病卧床,却终日为维护老年人权益撰写文章。我从他的日记遗文里也看到了他当年编写《红旗渠》的文字岁月。
红旗渠(千军万马战太行)
红旗渠(红旗更鲜艳)
1973年,伯父在 ... 林县县委组织部工作,住在东姚公社李家厂村,参加治理母猪河的农业学大寨活动。四月初,时任县委 ... 的李宗昌通知伯父回县里找郭新太。他们对伯父说,国家水利电力部要求写一本关于红旗渠的书,让伯父去北京找正在中央党校学 ... 杨贵。说后,伯父于当天就去了北京。杨贵和水电部政治部宣传处的领导任润余、李景中等向伯父交待了编写《红旗渠》的指导思想、原则、体裁和篇目。接受任务后,因为时间紧迫,伯父当即返回了林县。
红旗渠(女子铁姑娘劳动场面)
伯父把北京领导的意思向郭新太、李宗昌报告后,即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去。一方面组织李山林等同志收集资料,一方面找梁生廷和河南日报社的魏德忠收集有关红旗渠的图片摄影。两个月时间即写出了10万字的初稿(含一部分图片)。伯父带着初稿又上了北京。杨贵对这本书十分重视,从头至尾看了一遍,又一张一张审阅了照片,提出了很多具体的修改意见。伯父在北京坐镇修改了一段时间,因为手边没有资料,就又回到了林县,修改后又去北京。这样往返了七八趟。杨贵仍不太满意,冬天,又约请人民出版社的编辑看书稿,决定由人民出版社派人同水电部的李景中一起和伯父来林县实地调查。这次同伯父一起来林县的有高级编辑刘冬青、马少展两位女士和苑兴华先生,来林后下榻在第一招待所。郭新太、李宗昌进行了接待并交流了情况,后召开了由红旗渠劳动模范王师存、李改云、常根虎等人参加的座谈会,查阅了《林县报》《河南日报》刊载的有关消息通讯。伯父还陪他们从分水岭到渠首,沿渠进行了实地参观考察。经过几上几下,认真研究,反复推敲润笔修改,终于拿出了比较成型的书稿,伯父和人民出版社的同志这才一块上了北京。
红旗渠(学习)
这一次,县委又选派了工人代表郝建生(曾任安阳日报副总编)、农民代表郭秋英和下乡知青陈乔炎(后在新华社工作),一起到北京审阅修改定稿。因为住不起旅馆,四人直接住进了位于朝阳大街的人民出版社办公室,白天同出版社的同志一块办公,晚上睡在办公室地板上,用的是出版社同志从家里拿来的被褥,一天三顿在机关食堂就餐。
据伯父讲,郝建生当时只有20来岁,到了北京,见了世面,开了眼界,到了人民出版社,满眼都是书,更是喜出望外。他乐于学习,善于钻研,除了编写《红旗渠》书稿外,把全部时间用在了读书上。晚上伯父睡了一觉,总见他仍捧着书本在读,一边看,一边记,那种刻苦学 ... 精神真让伯父感动。
红旗渠(学习、劳动场面)
郭秋英当时也是20多岁的姑娘,当人民出版社的领导知道她是红旗渠劳动模范时,就和伯父商量,要请郭秋英给出版社全体干部职工作报告。可她说什么也不干,一来没有讲过,二来听众都是知识分子,怕笑话,三是不会说普通话。为了动员她接受任务,伯父当即跑到杨贵那里去请示。杨贵说,一定讲,要宣传红旗渠,并叫伯父替郭秋英准备了一个报告稿,但伯父心里也担心她讲不好。其实到了报告场地,郭秋英落落大方,神情自若,从红旗渠总干渠、三条干渠,讲到水磨山村修建换新天隧洞,有声有色,生动自然。尽管她说的一口林县话,伯父不时在下边给她翻译几句,但报告始终受到了人民出版社领导、编辑的热烈欢迎,都说林县的铁姑娘名不虚传。
红旗渠(封底)
在北京两年多的时间里,伯父始终受到杨贵的关怀和照顾。杨贵当时住在天安门东南的公安部5号楼,每到星期日,他就叫李保林和司机开上吉姆车到招待所接伯父去他那里,并向同事介绍伯父是写家,正在写红旗渠。一说这,人家对伯父都十分热情,又是拿糖,又是拿中华烟,还陪伯父到一楼大厅看电视。有一个星期日,伯父在一家小饭馆里偶然见到了老乡郭秋伏躺在担架上,一问才知道他患了肺结核来北京看病。伯父马上跑到公安部告诉了杨贵,杨贵来看了他,并把他送到了通县结核病研究所住院治疗。其间,伯父和杨贵去通县看过他,他已经好了。这件事对伯父触动很大,杨贵处处关心照顾林县人的品质,令伯父终身难忘。 (张振海)
编辑:??郭丽 ??校对:?付艳
日期:?2017年02月24日>总第1494期>
媒体:《红旗渠报》
我的集邮册中有一套四枚的雕版和影写版印刷的《红旗渠》邮票,它是“文革”时期第12套编号票,编号为49—52号。4枚邮票分别是《愚公移山》《青年洞》《桃源桥》《人间天河》,总共发行了770万枚。今年的12月30日正好是发行40周年纪念日。红旗渠是太行山东麓河南省林县的灌溉工程,1960年动工,全长2000公里,沿渠还修了中小型水库338个、堤灌站250处及电站52座。全县形成了引、蓄、堤结合的水利网,灌溉面积达60万亩,使“水贵如油”的穷山沟,变成“渠绕山头,清水到处流,旱涝都不怕,年年保丰收”的 ... 新山区。
上世纪90年代我购买这套《红旗渠》邮票,仅仅用了8元钱(发行时的价格为0.64元,每张是8分钱),要知道那时的8元钱几乎占了工资的1/10,作为工薪阶层并不轻松。去年邮市曾经火了一把,据当时《北京邮声》的邮票目录记载,《红旗渠》邮票卖价为1400元,收价为800元,以收价论与现在的工资水平几乎同步。
我想起一件与这套邮票有关的故事:我家附近有个修车的小伙子,干活干净利落,收费公道合理,附近的人都爱找他。有次我找他修车,因我俩已经很熟,问起他是何处人,他说是河南林县的。我立刻想到是红旗渠所在的县,他说他的爷爷就是亲自参加修建红旗渠工程中的一员,林县人民经过10年的共同努力,终于完成。他说参加修建红旗渠的先进个人可获得一套《红旗渠》(1972.12.30中国集邮总公司出版)邮票,爷爷因参加红旗渠的工程被评为先进而得到一套,“爷爷视这套邮票为珍宝,一直珍藏着,不时拿出来观看,给我们讲述修筑红旗渠那不寻常的3650个日日夜夜,直到将清凉的漳河水引入家乡,灌溉着万亩良田,因此林县人民过上了幸福稳定的生活。爷爷一提起红旗渠就有说不完的话题,那是他一生的骄傲。”
隔辈人都知道这套《红旗渠》邮票是爷爷珍视的宝贝,平时只有爷爷拿出来观看时,才有机会一睹这套代表当时设计水平的雕版邮票的风采。直到爷爷即将去世的时候,才将这套邮票转给了他。爷爷有好几个孙子,因为爷爷最喜欢他,才将自己视为珍宝的这套邮票传给他。他深知爷爷对这套邮票的心意,他是个孝孙,他与叔伯兄弟商议,在爷爷入殓时,他们精心 ... 了一个小盒子,刷了好几遍漆,将这套邮票用几层塑料纸包裹好,平平整整地放入盒内,再将盒放在爷爷的身旁,与爷爷一起埋葬,也算是孝顺的孙子为爷爷做的最后一件事,以报爷爷的养育之恩(他的父母死得早,全靠爷爷抚养成人)。说到此时小伙子有些哽咽,我看到他满眼含着热泪。我被他讲述的这件《红旗渠》邮票的真实故事所感动。
上个星期六,我在潘家园旧书市场见到1976年5月第二次印刷的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红旗渠》组画,共16张,想起下月正好是红旗渠邮票发行40周年的日子,遇到这套组画应该说是缘分,经过与摊主交流,终于以合适的价位落袋为安。
转载请注明出处 ... » 红旗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