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最美图书馆”陷盗版书风波停业_

“最美图书馆”陷盗版书风波停业_

2017年9月19日,有微信公众号爆料称:被美国知名网站BusinessInsider评为“全球最让人叹为观止的18家图书馆”之一,位于北京怀柔交界河村的篱苑书屋,竟然满屋都是盗版书。文章称,篱苑书屋为了丰富藏书,曾提出了一个换书策略:捐三本书,就可以从书屋里拿走一本书。文章质疑道:“书屋里的7000册藏书,是如何被慢慢换成盗版书的?”这篇文章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篱苑书屋发文向广大读者表达了歉意,义务馆长潘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图书馆70%的图书来自读者捐赠,将在近期邀请志愿者和朋友整理书屋的所有图书。随后,北京市怀柔区文委执法人员对书屋进行了现场核查,责令书屋暂停营业,并对涉嫌侵权的盗版图书进行了取样鉴定。“最美图书馆”充斥盗版书不足为奇实际上,要办正规的图书馆并不容易。藏书自不必说,量不是问题,关键是质。除此以外还必须保持一定的图书更新率和更新速度,每年要安排一定资金,由专人挑书、买书。其次是要有一套图书管理的系统。现在大一点的图书馆都普遍实现电脑系统化管理了,规模较小的图书室,做好起码的流通登记,标明图书来源(购买渠道、捐赠者姓名)还是需要的。再次就是运营所需的桌椅水电费用,人员薪酬。由此可见,篱苑书屋并不是正规的图书馆,甚至连小型图书室管理的基本要求都难以达到。如果有基本的登记制度,这些盗版书是哪儿来的,就算是捐献,或者读者交换流进来的,通过检索都能查清,谁该负责也好明确。可就因为管理上的一笔糊涂账,让无图书馆之实的公益项目承担了图书馆应承担的社会与法律责任,被责令停业,实属冤枉。它最初不过是想给村民,尤其是年轻人一个看书的地方。与其满足于盗版书的猎奇式批判,还不如就事论事,多关心乡村文化设施如何有效管理、持续运营。眼下但凡条件好一点的乡镇、村委会都会设立农家书屋,但现状是,这些图书室大多常年闭门谢客,图书老旧。篱苑书屋试图另辟蹊径,以民间力量为乡村文化建设出一分力,本是好事。無奈图书馆责任机制不完善,村民积极性未调动起来,书屋反倒因“读书”“设计”“乡村”几个小资关键词,成为城市居民周末争相前往采风的乡野风景,本末倒置。如何让图书馆乃至书籍本身,成为农村和农民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还需要全社会来共同解题。“最美图书馆”为何会变丑篱苑书屋位于北京怀柔的交界河村,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李晓东教授设计,把建筑与树林融为一体。它首先是一栋实验建筑,建成后作为图书馆来运营,附近的村民发现了它,也是随便进来玩玩。如果放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它会悄无声息地自生自灭。幸运而又悲哀的是,这个图书馆迎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它最大的功能很快就被发现了,那不是一个借书的地方,也不是一个看书的地方,而是作为一个适合自拍的地方,成了北京旅游指南的一部分。对一些文青来说,在那里拍照要比在八达岭长城上拍更有味道。在如今这个时代,那些被标榜为小众的东西,往往会在一夜之间成为大众消费品。它成了很多人自恋的陪衬,这恐怕是设计师和运营方都没有想到的。盗版书的出现,可能来自运营方搞的“捐三得一”活动。这是典型的新媒体时代的活动,其核心是唤醒大家的公益精神,提高人们的参与热情。很多人带走了真正的书,而捐献了一些垃圾进来。卖盗版书的书摊,多处于城市的边缘地带,那些没有买书习惯的人,恰恰是最爱买盗版书的人。他们只是冲着“经典”两个字而去,对版本和印刷都一窍不通。同样,那些到“最美图书馆”拍照的人,可能也是不喜欢读书的人,他们只是冲着图书馆的“美丽”而去。于是,盗版书和“最美图书馆”的相遇,就有了几分必然性。这个图书馆作为一个公益项目,在它成为景观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最后的结局。

抖音看短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