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二病是一种精神性疾病,是由于年轻人成长过程中面对身边的情况全盘否定的情况,中二病的患者会给年幼时喜欢的东西显示出幼稚的情况,而且患者会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以及情感扭曲的情况,是一种比较反人类的思想,需要患者进行心理治疗,不然会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交友能力。
中二病的心理我们需要了解清楚,其实这是一种病态的心理认知我们一定是不能忽视的,如果我们也有中二病就需要调整了,因为这种认知并不好。
中二病
中二病(又称初二症)是伊集院光1999年1月11日在广播节目《伊集院光深夜的马鹿力》中首度提出,比喻日本青春期的少年过于自以为是等特别言行的俗语。
当时这个名称不过是伊集院光与听众交流时的特有简称,但由于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共性存在,该名称也就成为了网络上广泛的热门用语。
中二病的症状
这里的“症状”大体上说是年轻人在青春萌动期的成长过程中面对的情况,对要成为大人、对大人的比较喜欢的“潇洒的东西”感兴趣;
而对孩子比较喜欢的东西、年幼时喜欢过的幼稚东西体现出一种无意识的全盘否定的倾向。
虽然也有有意识而为的,但这种场合下,对反面的“不行的大人”、“讨厌的大人”他们也是同时否定的。他们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在心中构建自我认同的世界。
但往往他们的判断基准本身就很暧昧,从成年人看来非常扭曲,看起来很滑稽,是其特征。
更进一步的,陷入对生死、宇宙、自己、他人和身边的事物的存在的片面苦思之中,对政治、社会的肮脏进行想当然的批判,还有装不良的,或许有过伟大的计划想改变身边的事物,结果什么行动都没有,最终就这样收敛了。
这种性质也算是中二病的病状。
对外界的看法不一定转为实际行动,甚至很多人掩藏起来,但内心活动很丰富:幻想以自己为主角的故事、美化的经历、了不起的表现;
乐于获得赞同,对反对者感到烦躁、厌恶,归纳为不理解;遇到社交上的挫折时从对方缺点上获得心理平衡,有时会幻想出超越客观实际的情况来比如外界都是黑的。
基本上中二病只是在第二次性征期中的自我过于发达。
“和别人不同的自己”,“已经不是孩子的自己”,“不是肮脏大人的自己”,是对于他人过于强调自己,自我意识过剩,很有个性并且乐于表现自己有个性,这也是大部分人都会走过的路。
很多成年人对此反感,原因正是他们也经历过类似的时期:小时候也以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放个屁都与别人不同,长大后才知道自己在社会大众里不过沧海一栗。
但这种需要时间才能证实的世界是无法跨年龄沟通的。
在人际交往中,中二病患者往往无比强调自己的优势,如高学历、家境优渥、学识渊博等,同时漠视自己的弱势,如能力平庸、依赖性强、业绩平淡等。
遇到社交挫折时,他们会把原因都归咎于他人,觉得是别人妒嫉、因爱生恨等。自恋到了极致,最终的结局只能是被疏离。
中二病的症状很明显,因为这是一种病态的心理状态,所以这种心理还是需要了解清楚及时的调整。
中二病的行为方式是一般人没有办法理解的。
行为方式
简单地说,中二病其实就是在青春期时急于想要表现自己来获得他人认同的心态。
年轻人在青春期成长过程中,因为想快点长大,会无意识地全盘否定幼年喜欢的东西。
这时他们的心理状态是虽然知道大人们的所作所为是肮脏的,但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做才正确,因此常常会作出“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情。
但是由于过于缺乏经验及周详思考,他们所谓“正确的”行为举止大都显得幼稚而且自私,因此在旁人眼里产生相当负面的印象。
此时还会对生死和宇宙、自己和他人、身边物体的存在等感到焦虑,批评政治和社会的肮脏等,更可能会想做坏事,但最后什么都没做。
甚至是讲出“你们谁都不了解我,全世界都不了解我”等语。
近期最常用来形容在日常生活中行为、口语上模仿小说、漫画、动画等媒介中假设人物的人,有的甚至自行“设定”而非模仿,这些人行为中直接表露对模仿对象的喜爱,而这些人大多分的清楚现实和虚拟的不同,因此把妄想中毒患者和中二病画上等号是不当的。
结语:中二病的知识我们是不是都了解清楚了呢,中二病的情况我们需要了解清楚才可以,这样能有效的解决问题,不仅如此还需要对中二病的行为方式做一个疏导才可以,这样能方便我们更好的治疗中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