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生活百科

著名作家余光中病逝了吗?

著名作家余光中病逝了吗?

诗人余光中老先生,在今日(2017年12月14日)早上10点逝世,享寿89岁

听到这个消息时,内心是无比沉重的,总觉得想说点什么,但话到嘴边又说不出口。或许是我积累不够,千言万语汇成一首诗。

小时的《乡愁》已经镌刻在心中,《乡愁》是诗人余光中漂泊异乡,游弋于海外回归中国后所作的一首现代诗。诗歌表达对故乡,对祖国恋恋不舍的一份情怀。

您的《写给未来的你》让多少人幡然醒悟,

您的《当我死时》彰显其一生志向及心愿。

您一生投注文学创作,作品气势始终波澜壮阔,但随着年纪渐增,身型却愈发孱弱,终于还是走向了人生尽头,等待着乡愁再次将您载向远方。

下次我路过,人间已无您。

余老,安好!!!

原创 小一时空 2017-12-14 14:01:37

-

刚刚看到的“环球网”报道: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12月14日报道称,台湾著名诗人,《乡愁》作者余光中今日病逝,享年90岁。

今年10月,余光中庆祝90大寿,当日他以欧阳修的绝句“再至汝阴”抒发心情,

“黄栗留鸣桑椹美,紫樱桃熟麦风凉。

朱轮昔愧无遗爱,白首重来似故乡”。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

-

下面是今年初看董卿的《朗读者》节目时写下的帖子,重发于此,以表缅怀之情!

-

-

在《朗读者》节目中每一期的开始,都有一个场景,

不在舞台上,却在节目中。

不是节目嘉宾,却是‘朗读者’。

没错,就是‘朗读亭’里的那些朗读者!

他们把自己的朗读献给自己最亲的最难忘的人,每每声泪俱下,在朗读中表达着自己的一片真情...

-

在第七期“朗读亭”的这些朗读者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女儿,读给她已故的母亲,

她朗读了诗人余光中的那首著名的《今生今世》...

-

-

《今生今世 》 余光中

-

今生今世

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

-

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

-

第一次,我不会记得

是听你说的

第二次,你不会晓得

我说也没用

-

但这两次哭声的中间

有无穷无尽的笑声

一遍一遍又一遍

回荡了整整30年

你都晓得,我都记得

-

-

看到余光中的<今生今世>,听到这位女儿情真意切的朗读,我也想起了我的母亲...

母亲去世三周年了,此时此刻,女儿多想也为你朗读一次:

“......

两次哭声的中间

有无穷无尽的笑声

一遍一遍又一遍

回荡了漫漫数十年

你都晓得,我都记得”

......

天堂里的母亲,你听到了吗?!

-

-

每次读余老先生的诗,怎一个感动了得!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我的心是七层塔檐上悬挂的风铃,叮咛叮咛咛,此起彼落 ,敲叩著一个人的名字 — 你的塔上也感到微震吗?”

“月光光,月是冰过的砒霜,月如砒,月如霜,落在谁的伤口上?”

......

除了真情实感的展现,那真是一种美的表达啊!

余老先生,一路走好!

-

(头条号:小一时空 原创首发。图片源自网络)

笔者去过台湾,有幸与余光中先生面谈,今天中午听闻噩耗,看到雪花与哀悼之文铺天盖地,才知道一代“乡愁”诗人,与我们真的永别了!

以下是在听闻消息后编发的头条号文章《漫天雪花中,我们的“乡愁”诗人走了!》(我的头条号:苦辣酸甜)

漫天雪花中,我们的“乡愁”诗人走了!

苦辣酸甜 2017-12-14 13:09:28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

明天雪花也许是先生释怀的“乡愁”

据台媒报道,台湾文学家、著名诗人余光中病逝,享年89岁,代表作《乡愁》、《白玉苦瓜》等。余光中先生一路走好!

余光中先生的《乡愁》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于右任

于右任老先生这首《望故乡》也许最能表达先生最后的遗愿吧!

先生的另一首名作《白玉苦瓜》

白玉苦瓜 

余光中

似醒似睡,缓缓的柔光里

似悠悠自千年的大寐

一只瓜从从容容在成熟

一只苦瓜,不再是涩苦

日磨月磋琢出深孕的清莹

看茎须缭绕,叶掌抚抱

哪一年的丰收像一口要吸尽

古中国喂了又喂的乳浆

完美的圆腻啊酣然而饱

那触觉、不断向外膨胀

充满每一粒酪白的葡萄

直到瓜尖,仍翘着当日的新鲜

茫茫九州只缩成一张舆图

小时候不知道将它叠起

一任推开那无穷无尽

硕大是记忆母亲,她的胸脯

你便向那片肥沃匍匐?

用蒂用根索她的恩液

苦心的悲慈苦苦哺出

不幸呢还是大幸这婴孩

钟整个大陆的爱在一只苦瓜

皮靴踩过,马蹄踩过

重吨战车的履带踩过

一丝伤痕也不曾留下

只留下隔玻璃这奇迹难信犹带着后土依依的祝福

在时光以外奇异的光中

熟着,一个自足的宇宙

饱满而不虞腐烂,一只仙果

不产在仙山,产在人间

久朽了,你的前身,唉,久朽

为你换胎的那手,那巧婉

千睇万睐将你引渡

笑对灵魂在白玉里流转

一首歌,咏生命曾经是瓜而苦

被永恒引渡,成果而甘

1974年完成

余光中先生《乡愁》亲笔字石刻

先生千古,一路走好!

余光中老人病逝,我们就这样报道真的好吗?

我在空间突然看到朋友说余光中老人病逝的消息,作为读过余老诗歌的学生,余老的《乡愁》我现在都还记得,内容如下:《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对于余老的病逝,我特别伤心,于是去微博搜索余老去世的消息。可是当我在微博搜索关于老人病逝信息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事情:

央视新闻发博说余老病逝享年90岁

然而中国共青团却发博说余老享年89岁。

【同为中央权威媒体,较真是否是我的错?】

我当然知道差一岁,理论上来说没有什么错误,因为有虚岁,实岁之分。但是得用不同的需要去表达清楚,如果用同样的言语来说,其中就必然有一个是错误的。

中国共青团,央视新闻都是中央权威媒体,如果在这方面不能统一口径,想必会引起大家对消息正确性的怀疑。

我想申明,这并不是较真!

对于这样一个我们尊敬的,曾经带给我们启蒙教育的伟人,如果我们连他在世生活了多久都没法保证,信息不够准确,那我们要怎样去记住我们该记住的呢?

作为中央权威媒体,报道更应该准确,因为下面有无数双眼睛等着的。一个错误,就可能导致整个消息的错误,人云亦云就会对伟人们的报道产生更加大的错误。这样一来,我们会选择去相信谁呢?大家的心里会怎么想?我们是学生,必然一切以中央信息为准,向中央看齐。如果同一个信息,用语相同,数字却不同,大家如何信服?

我不知道我在这里这样说对不对,但是我要发声,对于我们的伟人,我们理应给他们最崇高的敬意!我们要记住他们,岂能这样随便报道收场?

最后,我要说这不是较真,这是对伟人们最起码的尊重!

他终于能回到自己的家乡了,回来了

抖音看短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