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曝光了白百何和小鲜肉约会的事情,于是全网都知道了陈羽凡被绿,即使两人发文说早在2015年就已经离婚,但通过后来陈羽凡的“酒后吐真言”看来,更加让人们相信了他是被戴绿帽子的那个。而且是在曝光了白百何新恋情以后才宣布已经离婚,有几分为了保全双方面子的意味。
而这几天曝光陈羽凡的事情,大家也开始以为是因为被白百何伤得太深了,所以才会有走歪路麻痹自己的想法。再加上好兄弟胡海泉的微博,陈羽凡就是因为被带了绿帽才一蹶不振的。到这个时候,大家也还没有想到白百何是被冤枉的那个,还在责怪白百何没有珍惜这个家才导致了如今这样恶劣的事情。
直到陈羽凡的多年同居女友何时珍曝光,大家才知道,之前白百何“出轨”的事情存在问题。陈羽凡和这个女友已经同居多年(虽然才25岁)。按照他们的说法,两人是2015年离婚,所以说即使是从离婚开始,陈羽凡才和何时珍在一起的,那他在去年各种被带绿帽的事情就都是假的,而他哭天喊地的让大家都知道他被戴绿帽了,舆论一边倒,也不顾及白百何的名声,这未免有点不合理了。
而白百何也没有跳出来和他对撕的原因,要么白百何就是个有格局的人,要么就是两人在婚姻期间就已经各玩各的了。
而在陈羽凡被全网批评抵制的时候,突然跳出来白百何新恋情的新闻,这几张图又不能作为实锤,而且即使白百何在这时候有了新恋情也并没有什么不适合的,离婚这么久了,有男朋友也很正常啊。而对于陈羽凡或者他的团队来说,这时候再把当事人前妻拉出来遛遛未免太不合适,是不是巧合不言而喻。
也许当时他俩离婚压根不是因为什么感情问题,而是因为白百何知道了陈羽凡的这些事选择离婚,而为了保全孩子的爹,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可以把白百何当作仙女了,陈羽凡的反向操作倒给前妻加分,而他碰了这些东西就不该被原谅,以后也别想再在娱乐圈圈钱,观众也该秉持零容忍的态度!
现在回头看看陈羽凡当初当着大众所说的这样的话,真真是讽刺极了。
不管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后果都需要承担。
28日一大早,陈羽凡就被挂在了微博热搜上,原因是有网友爆料陈羽凡吸du被抓了。
很快,羽泉的公司巨匠娱乐就发出了辟谣声明。
羽凡也用个人账号发了“one love”的博文,证明自己没被抓。
不过打脸来得太快,堪比龙卷风,下午时分,@平安石景山 便官宣了一条消息,称确实有一位43岁的陈姓男歌手因吸食大ma和冰du被抓,同时还有一位25岁何姓女子被抓。
这条消息刚发布时,因为特征不是那么明确,很多网友还在猜测,究竟是不是陈羽凡,直到@平安北京 转发了这条微博,并写下了“让最美凋零”的转发语,这才让羽凡吸du被抓成为了实锤。
哗然,太哗然了,曾经的偶像,陪伴整个青春的信仰,脑海中浮现出了“速度70迈,心情自由自在”,难以想象,那个能创作出那么多积极正能量歌曲的羽凡,会拿自己的健康和事业开玩笑,亲手断送掉自己的演艺生涯。
始料未及的并不只有我们,似乎还有那个与他同行二十年的队友胡海泉。
得知消息后的海泉,也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回应,琼瑶剧式的向天空呐喊出了十个为什么,画面感极强。
冒昧给大家翻译一下这段文字:
1. 对于陈羽凡吸du一事,海泉并不知情
2. 海泉把吸du的祸因甩锅给了现实和家庭不合
不幸的是,网友对于这样一份马景涛咆哮式的声明并不买账,仔细读来,这段话确实有不合逻辑的地方。
既然使用了“隐瞒”一词来表明自己并不知情,那又怎么会知道“隐瞒了那么久”呢?
久吗?从警方公布的信息来看,7.96克冰du,2.14克大ma,这是什么概念呢?据专家介绍,初期吸食者,一般都吸不到一克,很显然,大ma和冰du一起来,剂量还不小,绝对不是初犯了,这也恰恰对应了海泉的“那么久”一词,不知情的说辞就更加站不住脚了。
似乎海泉自己也感觉到了这个回应有些不妥,于是又发了第二条回应。
回应再多,也改变不了羽泉这个划时代的组合即将在此落幕的事实,二十年演唱会、二十场演出,在即将开始的当口却以退票结束,国家对劣迹艺人的管控越来越严格,羽泉想要再次演出恐怕都会成为一种奢侈,真的是成也羽凡,败也羽凡。
羽泉的出世,羽凡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陈羽凡,原名陈涛,1975年生于北京,从小热爱音乐。
胡海泉,1975年生于辽宁沈阳,从小也酷爱音乐,同时,他也是一位诗人,父亲胡世宗是当代著名的军旅诗人,而他10岁左右就在报刊上发表诗作了,著有诗集《海泉的诗》。
原本并无交集的两个人,却机缘巧合的在1998年的北京菜市口105路公交站牌上开始书写起了这段故事。
彼时的两人,还是歌手届的无名小卒,制作人海泉找创作人羽凡买了几首歌,花了4000元,同时也交了一个好朋友。
在后来的采访中,羽凡曾说:“海泉弹奏面前的双层键盘,眼睛闭着都不带看的,就觉得这哥们儿真的好牛,自己要找的搭档就是他。”
没错,这两个人的搭配真的是天作之合,陈羽凡嗓音清亮,爆发性强,适合唱高音,很久以前的一个晚会上,莫文蔚和羽泉合唱《东方之珠》,羽凡飙高音的时候莫文蔚在旁边都惊了。
胡海泉的声音则较为温和,更适合唱和声,无可或缺又不违和。
意识到这一点,羽凡便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