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在上海经常骑着共享单车出行,很方便,现在几家共享单车也是各种融资,各种竞争,打得火热,有些甚至都开始盈利了,当初说共享单车存活不下去的朋友现在也被打脸,可见,我们普通人对市场的分析是不深刻的,特别是像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是存在奇迹的。
但说实话第一眼看到共享床铺,我首先想到的是,这会卫生吗?你睡完我接着睡?而且还挺贵!至少比单车贵。即便工作人员表示,用户结束入住后,舱内会自动进行紫外线消毒,一次性床单枕巾、太空毯则会分类回收,但我还是隐约担心,毕竟不像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这种工具型产品,床铺可是睡觉的地方啊。
“共享床铺”声称不仅仅是为上班族提供午睡的场所,甚至晚上加班到很晚的人也可以有一个很方便的地方进行休息。但我觉得,上海虽然是工作压力极大,工作强度极高的城市,但还没达到需要共享床铺来缓解的地步,而上班族哪有出来午睡的时间啊,最多趴桌子上休息以下……对于闲着没事干的人倒是可以。
最后,这个共享床铺就和某些城市的“胶囊公寓”差不多,只不过更像太空舱,更有噱头,如果是我的话,可能会体验下,但不会经常去的。
“共享床铺”现身上海:长得像太空舱没空调,两毛钱一分钟,两张“共享床铺”在上海静安区一写字楼投入运营。体验发现,舱内有小型换气扇,但没有空调。
有网友表示:共享床铺现身上海,这设计还挺方便的,方便很多零时住宿的人,越来越人性化......
上海“共享床铺”这两个白色的“睡眠共享舱”叠放在写字楼二楼,占地约十平方米。一次性床单枕巾、太空毯则会分类回收。
一次性床单枕巾、太空毯则会分类回收。计费标准是0.2元/分钟(高峰期0.33/分钟),30分钟起,封顶58元。据报道,“睡眠共享舱”已在北京、成都等地投入使用。
你们会去睡吗?
在别的城市或许生意不会红红火火到哪里去,但在北上广深就不一定了。
上海是个大城市,吸引着无数前来打拼的人,而且身处在这种生活节奏紧张的城市,上下班时总会面临着交通拥堵的状况,这样的局面既浪费时间又令人心生烦躁。那这种时候,共享床铺就提供了一种便利,如果离家较远且不方便回去,附近的上班族可以选择在此休息一小会。共享床铺非高峰时期收费6元每半小时,高峰时期收费10元每半小时,一天最高封顶58元,价格可以说是比较实惠的了,远比酒店价格低,对于高强度工作后的上班族来说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现在,越来越多的“共享”系列的出现给市民提供了诸多便利,例如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等,如今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共享”形式——共享床铺。那么,小编希望,共享床铺不会出现和之前的“共享”系列一样的局面,比如遭受破坏和随意丢弃等。国民真的需要提高整体素质了,为什么“共享”能在国外发展得这么顺利,而在中国却是隔三差五地就出现关于“共享”物品遭人毁坏的新闻?我们真的应该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了。
谢邀,我是变革家小一
共享床铺,能关注到这个项目的想必也是常常关注创投圈事件了。
自从共享单车出来之后,『共享经济』进入大众视野,一个词『共享』打破了很多人以往的理念,共享经济救活了很多落后产业,共享从被大家欢迎,到现在开始怀疑,每一步其实都是资本在布局。
接下来看看这个项目,『共享床铺』,从用户的角度来说,其实是很不愿意去体验的,计费标准乍一看是很便宜,可是作为上班族你真的愿意在中午的时候花费时间去睡一会儿么?想必是不会的,路上的时间耗费了不说,中午的午休时间本来就很有限,桌子上趴着睡一会儿就不错了。
共享床铺需要的时间成本太高,其次是周遭环境并不安静,而且舱内的隔音也不是很好,总的来说体验是很不好的情况。
在试运营初期就开始有人反应脚臭、闷热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不解决在这么高温的夏天实在是难以说服用户买单。
再其次是选址问题,周遭的打工族是否有这个支付能力,有这个支付能力的人又会认同这种模式么?是否愿意忍受这种比较低质量的午睡环境?
答案是否定的,体验差是致命的缺点,没办法改善的话当然是不行的。当有这个支付能力的人大多还是愿意选择其他的方式休息,比如去咖啡厅等场景。
这是平时,周末就更不用说了,基本不会有人吧......
我又仔细想了想,机会可能会出现在加班的环境,回家有点晚了,不如将就一晚上......
可是你会发现无法洗漱,卫生堪忧。
所以我本人并不看好这个项目。
从共享出行刮起,又是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人们围着“共享+”的概念一窝蜂的在搞项目。最近,在北京和上海又出现了共享床铺,不过可惜的是,迫于法律法规的压力,这些共享床铺被相关部门叫停。
面对叫停,有些人建议,让共享床铺像其他项目一样在市场里摔打,自然在竞争与发展中会逐步完善。但真的可以放任共享床铺自己摔打么?答案是否定的。
无论是共享出行还是共享单车,都是前所未有的新鲜事物,诞生之初也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对其约束。所以这两个行业都是边发展边管理。共享床铺的遭遇和之前共享出行、共享单车都不一样。共享床铺没有享受到其他共享项目的法律法规缓冲期和包容的发展期,而是一开始就被监管部门“盯上”了。这是因为共享床铺一诞生就触及了监管的底线,与住宿有关的创新也要符合与之相关的法律(比如消防、安全的要求)。
既然是有法可依的行为,那么查封共享床铺与包容新生事物就毫无关系了。虽然共享床铺方便了周遭的白领人士,但监管部门亦要考虑用户的安全与产品的合法合规。所以在这些共享床铺上好证照、有了合法身份之后,谈论管理与包容才是有价值的。
共享床铺的遭遇给我们提了个醒,“共享经济”正在成为一些人和项目的挡箭牌和偷梁换柱的手段。一些人认为,提到共享,就可以将范围局限于个人领域,进而成为法外之地了。如果仅限于个人之间的共享,法律断然没有干涉的道理,比如派出所不会破门而入管理你家的沙发。
一旦这些共享行为依托于有公共影响力平台,或者进入了公共空间,那么法律和监管就必须到位。如果出现了共享出行的乘客被害或者被骚扰的事情,平台也不能以共享出行而罔顾平台责任,监管与平台就需要一起制定司机的准入标准。共享单车企业不能为了竞争而不顾城市道路的负荷,一旦触及这个线,监管就要出来喊话。校园借贷提供了个人对个人的借贷服务,但如果涉及了裸贷,平台也不能置身事外,监管更要及时亮剑。共享床铺不是私人空间分享,而是分式租赁,占用了公共空间且拥有独立的运营设备,当然不可能成为法外之地。
创业创新的行为是被包容和理解的,但这种包容和理解也是有限度的,底线在于法律。面对那些触及底线的创新,有关部门切不可畏惧人言,怕担上阻碍创新的责任,应及时出手将其拉回底线之内。
不可否认共享床铺是一个切合主流需求的创新,即便被人指是“胶囊公寓”的新品装旧酒,但依旧有很多可取之处。创新都是基于模仿而成,我们相信随着产品迭代、自身完善,共享床铺会发展的很好甚至成为一个真正的共享经济风口。
1、市场角度
首先,这不是共享。大家要认清楚,不是什么东西加个共享就真的共享了。
本质上这是一种出租生意,和租车一样,和ofo一样,总体而言,这是伪共享。
它不是过剩的资源来供给有效的需求。而是创造更多的资源来供给有效的需求,有没有需求不知道,资源浪费是必然的。一个市场资源过剩,你说生意好不好呢?
2、人性角度
你会住这样的共享床位吗?很显然,根本就没几个人会去住。
3、真正目的
我想这些琳琅满目的共享这,共享那,最主要目的是来圈钱的,失败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