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虽然死的太早了,但他努力的成果,可能在史书上被歌颂;而有些人虽然晚死了,却晚节不保,搞得声名狼藉,留下骂名。
以清末戊戌政变的烈士之一谭嗣同为例,他只活三十几岁,却享誉至今,读他的《仁学》一书,会被里头庞大驳杂的思想体系给震撼,很能激励人心。常有人说,这样聪明勇敢能干的年轻人,如果能多活二十几年,不知道会进步到何等境界?但想归想,这只是个假设性问题。天晓得他多活了二十年,会不会落得汪精卫那样的下场?
事实上,早年的汪精卫曾是地地道道的革命党。当年他行刺摄政王载沣失败,被关进死牢中,看样子非死不可了。他自己也有觉悟,就在狱中写了许多激昂的诗,最有名的是这首:"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块,不负少年头。"然而,汪精卫错过了当烈士的机会,武昌起义后,民国成立,他居然死里逃生了,从此步入政坛,成为孙中山的得力助手。但对汪精卫来说,躲过这一劫似乎不是什么好事。一个有功于民国的革命党人,最后跑去卖国了,终究是件可悲的事。最具讽刺意味是,当年关汪的那间死牢,曾关过明朝的杨继盛、左光斗,也关过清朝的谭嗣同。这些人都因关死了而留下美名,独独他活着出去却留下臭名,这种巧合,又该怎么说呢?假使他当时就死了呢?也许历史评价就不同了。
再说说中国历史上的王莽。他原本是外戚,因为父亲早死,他的堂兄弟都奢侈豪华,只有他是个穷光蛋。但他用功读书,穿着朴素,待人诚恳,很快就有了极高的名声,一路蹿红到大司马的地位,他常把自己封地里收来的钱财和粮食都用来赠送给宾客,自己仍过着俭朴的生活。他最佩服周公,很尽心尽力辅佐年幼的西汉小皇帝,博得了许多美名。但如果王莽在还没篡位前就先死了,他留下来的还会是恶名吗?
历史就是这么怪异,“早死”或“晚死”都是人生的一大困扰,谁也拿捏不住,终究人算不如天算。
有些人早死几年历史的评价就会大有不同,会有截然相反的评价,我来说几个,请君一笑。比如汪精卫。
“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
“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至于谗说殄行,胤嗣废毙”
这两句是对一个人的评价,判若两人,就是因为晚年的变化,你知道是谁吗?
三国
孙权:孙权早期是励精图治的贤明主公,会用人,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大英将,懂权术,他的治下获得赤壁之战的胜利,晚年就性情大变,疑神疑鬼对江东士族大加打压。他的儿子们卷入权力斗争,没有太好的结局。
司马懿
司马懿他韬光养晦,发动高平陵政变 ,最后取得了大权,晋朝开创有最大功劳。他要是早死几年没这政变就成了鞠躬尽瘁的曹魏功臣,评价是完全不同。
东晋
刘裕
刘裕从一个低级军官成长为北府统帅,堪称汉族子弟的佼佼者,他灭南燕后秦,平定东晋内乱,股肱之臣,后来军功太大,废晋称帝,开始刘宋。能臣和开国皇帝的区别。
桓温
桓温平定成汉,东晋形式统一,又有三次北伐,虽然有私心但是没有太过分得举动。后来要加九锡,就有篡位的明显倾向,早死的话评价大不相同。
唐
唐玄宗
李隆基开始开创开元之治,大家都知道,后来宠幸杨贵妃,后来又弄出个“安史之乱”。前后差距啊。
安禄山史思明
没反前死了的话还是维护盛唐的好将领。
明
李定国
早年随张献忠起义 ,反对明朝,后来又极力的拥护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 ,可歌可泣,战斗到最后。如果提前死亡,就有可能不是明英雄了吧,也不会被后世所敬佩推崇。
吴三桂
吴三桂可谓是三家之臣,先事大明后投降大顺,再降清 最后又叛变清朝。额。。。。。就不评价他了。
先就说这么多了,你还知道哪些?欢迎补充讨论。
这类例子太多了,有道是“寿则辱”,有时候活多了反而不好。而且,评价一个人,往往是看人只看后半截,所谓:“声妓晚景从良,一世烟花无碍,贞妇白头失守,半生清苦皆非。”所以有些人死得太晚,结果葬送了名声。现在试举一些人:
1、哥舒翰:
哥舒翰是唐代有名的猛将,战神级的,他擅使一柄极重的长枪,杀得吐蕃人人胆寒,在当时就声誉极高,像什么“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之类的歌谣,早就流传甚广,他攻占了吐蕃的巢穴石堡,把吐蕃打得魂飞胆丧,再不敢轻易侵犯大唐。李白所写的“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就是指这回事。这样的名将,绝对不输于薛仁贵之类的,如果也有评书、戏曲之类一渲染,成为一代武神也不稀奇。
但为什么哥舒翰这个名字后来没有人提及了,就是因为哥舒翰晚节不保,当安禄山起兵作乱时,“战神”哥舒翰在潼关抵挡叛军时,却遭到了平生从来没有的大败仗,不但如此,自己还给安禄山俘虏了,不但俘虏了,哥舒翰竟然膝盖一软,给安禄山跪下了,就此投降了安禄山。不投降了,而且后来安禄山觉得他没什么用,又将他砍了。
所以哥舒翰最终的名声很不好,其实他有一次“机会”,在奔赴长安的途中,哥舒翰洗桑拿时,突然中风晕厥,死了过去,只是抢救及时,才又活了过来。时为755年,但也就多活了2年,后面的剧本就完全改写了他一生的光彩。如果他在这次洗澡时中风死了,没救活,哥舒翰一生伟光正的形象必然深入人心,人们可能还会畅想,如果战神哥舒翰不死,扫平安禄山是何等的容易?然而,结果却是让人如此的丧气。
2、李隆基:
李隆基也是如此,一般唐朝皇帝,大概只活个50来岁,他却是个另类,竟然活了七十多。如果他也活五十来岁,那只持续到开元盛世,就算再多活点,在天宝十三年前(也就是安禄山造反前)死去,那他一生的功绩更加光辉,成为历史上少有的明君,以后的锅就让他儿子背去了。其实安禄山也一直有这个心思,在等李隆基死了后,再起兵作乱,没想到李隆基偏偏身体倍棒,吃嘛嘛香,他就不死了,于是这才冒险起兵,一下子刺破了盛唐繁荣景象的这个大泡沫。李隆基败走西蜀,十分狼狈,把杨贵妃也搭上了。幸好没有和梁武帝一样,成为叛军的俘虏。所以,李隆基要是早死十来年,名声就好很多。
3、康有为:
康有为当年是变法的灵魂人物之一,康梁鼓动的“百日维新”,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亮点。如果他像谭嗣同一样把热血洒在菜市口,那他的形象无疑要光辉得多。但是,后来的康有为,却老而不死,做出一系列非常糟糕的事情。首先他从维新派,蜕变为一个保皇派,辛亥革命之后,在历史潮流不可阻挡的情况下,康有为依旧想复辟满清皇室,并在张勋复辟时,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所以才有章太炎撰联嘲骂他:“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国之将亡必有妖孽,老而不死是为贼”)而且,老康的私生活也十分不堪,活到一大把年纪了,已经是半老的棺材瓤子,还娶了19岁的年轻姑娘作六姨太。所以,还不如当年就把老康一块拿到菜市口给剁了,他这后半生没起啥好作用,自然也大大抵消了前半生的功绩。
其他的人物,其实想想还有很多,你懂的就可以了。^_^
近年来,声讨太平天国的声音甚嚣尘上,不过,即使把太平天国捧得很高的年代,一个人也一直被口诛笔伐,他就是韦昌辉。
然而,假如这个人死在天京之变前,说不定也会和南王冯云山一样,被捧得很高。
下面,我就从军事、政绩、外交、气量与口碑五个方面说一说这个人物在天京之变前的活动。
小编并非想给此人翻案,只是想说历史是复杂的,人物是多面的。即使是盖棺定论的坏人,也不是没有闪光点。
一、军事篇
虽然韦昌辉家在金田,本人也是金田起义的首义王,但要说出他究竟有什么战绩,大概很多人都会一脸茫然吧!在不少人心中,6个首义王中帅才是杨秀清,将才是石达开,英勇能战的顶多再算上一个早死的萧朝贵,根本就没有韦昌辉什么事儿。
不少专家写太平天国战争,不得不提到韦昌辉时,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他们都非常不乐意承认韦昌辉能战。不幸的是,韦昌辉打仗,身边总是有其他将领出没,专家们便都老实不客气的把功劳都安在了其他人身上,说是韦昌辉从旁辅佐。比如蔡江村大战,韦昌辉率领手下冒充团练,杀的敌军大败。谁知,萧朝贵来策应了,得,在专家笔下,功劳是萧朝贵的。
不过,倒是有一个办法能统计出韦昌辉在金田起义前后军事上的成绩,并与其他人做一个比较。
翻开《太平天国文献史料集》,其中收录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提供的《金田起义前后清政府档案史料》,包括奏折和上谕共计152件,起自道光三十年(1850年)五月。止于咸丰元年(1851年)十一月,我们看一看在这些清方将领提供的奏报中,太平天国首脑人物的出镜率好了。
统计完毕,唱票:
冠军
韦正:25票
亚军
洪秀全:20票
季军
冯云山:14票
第四名
胡以晃:7票
第五名
杨秀清:5票
第六名并列
萧朝贵:1票
罗大纲:1票
补充:韦昌辉爸爸韦元玠2票,韦逆两票未列入统计。
韦正,就是韦昌辉的曾用名。
从数字上,我们不难看出,为何很长时间清廷都把韦昌辉当成这支起义军的领袖,“虽身催疾病, 犹令御者扶拥上马亲自督战。”
太平天国亲自颁布的《天情道理书》称赞他:“盖起义以来,不惮劳瘁,尽力竭虑,百计画雄”。
一位太平天国历史上众说纷纭的人物——洪大全对他评价颇高。在洪大全的供词中,对洪杨等人皆不放在眼里,独独说韦昌辉“他打仗善能谷战, 是他最勇, 常说他带一千人就是一万官兵也不怕。”
“谷战”,肯定不是“股颤”。百度下谷战的定义:凡是途经山地而与敌交战时,必须选择地势险要且有水草可资利用的谷地安营布阵,这样对敌作战就能取得胜利。也难怪,广西本来就是个多山的省份嘛!
太史学家罗尔纲先生证明,洪大全的供词为赛尚阿与其幕僚丁守存伪造。那么,所谓“洪大全”对韦昌辉的评价应该也代表着当时清方的普遍看法。
跑题的说句军事篇外的话,在永安审问内奸周锡能的过程中:“天父命北王出东王殿前晓谕兵将,北王承天父命大声唱道……” 韦昌辉高歌广西民歌效仿刘三姐不要紧,立刻被某专家抓住,得意洋洋的宣称:“这种情况,说明韦昌辉在‘天朝’所干的,实际上是‘承宣’工作。”唉,黑人也没有这么黑的。王和承宣之间,差了7级。韦昌辉,没事儿你多什么嘴。
《金陵癸甲纪事略》中说道:韦昌辉“自金田倡乱,率贼出队,贼中事无巨细,悉出其令。”
李开芳的供词说:“自广西举意,洪秀泉、杨秀青、石达开,内有萧朝贵第一通兵法,其次韦正。”
《盾鼻随闻录》记载太平军攻打南京,“仪凤门外静海寺中……掘地道……放地雷……城垣坍塌……韦镇(正)争先冒火突入”。
然而,自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我们很少看到他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战功,安庆易制稳固皖北后方的是石达开,湖口大捷险些逼的曾国藩跳水的也是石达开,经略江西占领广袤领土的还是石达开。
韦昌辉干了什么呢?
首先,定都天京后,他有一段时间负责城防,当时正是北伐西征同时进行之际,天京城的守军“广西真贼不过一千余人,湖南死党亦止五六千人,其余湖北、江西、安徽、江南各处裹胁者,约三万余人。”(向荣奏稿)
向荣看有机可乘,便铸造了一台6w斤的大炮,他笑眯眯瞄准了天京城头。一炮过去,粉碎了。
啊,难道天京陷落不是1864年?
唉,不是城头粉碎,是大炮铸造的不得其法,自爆!
天京城固若金汤,虽然是领导(杨秀清)指挥的好,但也不能不说韦昌辉有功劳在其中的。
韦昌辉也不总在天京城里窝着,他曾经两次援救镇江,不过都被张国梁阻回。湖口大捷期间,芜湖的太平军也在和江南大营的清军大战,其激烈程度不亚于九江湖口。芜湖大战的太平军主帅正是韦昌辉。
其实,假如你打开江南大营主帅向荣的奏稿,就会发现韦昌辉有着极高的,相对于其他将领碾压式的出镜率。不过,江南大营最后溃败,平定太平天国的功劳蛋糕被湘系集团瓜分殆尽,湘军与太平天国交战的情形一直被浓墨重彩的描写,我们也就不会注意发生在天京周边的战况了。
天京之变前夕,韦昌辉来到江西,开始了为时三个月左右的军事活动。我们都知道,石达开攻取江西势如破竹,“江西八府五十余县皆陷,存者惟南昌、广信、饶州、赣州、南安五郡”。然而,趁虚而入攻下的地盘,要守得住才是王道。其实,在石达开离开江西前,湘系刘长佑部便已经兵临袁州,之后,清廷更是从江西邻省调来了一批批的军队。江西因此陷入了拉锯战状态,这正是韦昌辉要面对的形势。
不过。我们还是能看到他大败清军,短暂的占领过饶州。之后,韦昌辉准备进攻南昌,把营盘扎在了距南昌不足十里的塘头堎。江西省城又一次戒严。上一次石达开在樟树镇大败清军后,也从未距离南昌如此之近。
然而,清军也开始了围魏救赵,以曾国藩弟弟曾国华为首的湘军开到了瑞州城下,韦昌辉只得掉头去救瑞州。这是他在江西的最后一战,之后,便是天京之变。
让我们看一看一些专家笔下韦昌辉在瑞州之战中的形象好了。
苏双碧说(《石达开参与诛杨密议质疑历史研究》):八月一日,韦昌辉在江西瑞河口,被清知府刘于浔的水师击败;八月三日,韦昌辉率兵三千多人援瑞州,被清军击败,夺去“黄轿绣伞”,只身进入瑞州城。第二天,湘军自南昌渡河向太平军反扑,八月九日,八月十二日韦昌辉又连续在瑞州城外被清军打败。韦昌辉被放到前线独当一面,这还是第一次,他就连吃败仗,损兵折将,自然会感到前景不妙,加之杨秀清在破江南大营之后,天京戒备不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韦昌辉下了发动叛乱的决心。并乃八月十七日在江西最后一次露面之后,悄悄地潜回天京实现其反革命野心。(苏先生的话总是这么阶级性十足。擦汗)
简直一饭桶。
但崔之清和简又文的说法却不同。
崔之清说(《太平天国战争全史》):8月3日,太平军与湘军接战不利。9日、11日、12日,韦昌辉令城军三次出击,未获战果。
但他还补充说明:8月17日,韦昌辉令“出队二千余人牵制楚军,而以大队六千人猛扑新到江军之营”,江军“右路退挫,义武营勇夫纷纷逃溃,几至不支。”清军胆寒,10天未敢进犯。
在崔之清笔下,偏向是明显的,战败叫做“不利”、“未获战果”。他眼中看韦昌辉在江西的战绩属于良好偏上。
简又文说:北王是以“江西宣慰使”的身份入赣,好漂亮的名字,估计是洪秀全起的,他玩这样的文字游戏很在行。
简又文《太平天国全史》上记载:“东王改调北王韦昌辉由天京入赣,一举而克饶州府,随临江接统诸军,主持赣局,命令一新,军气颇振。”
文的后面也提到了苏文中失败,但没有如苏般罗列这么多,口气并无如此严厉,而且替他辩解,说是湘军曾国华入赣救兄,兼有毕金科这样凶悍的湘军将领,兵力增多,胜过翼王主持赣局之时。言下之意,打败仗也是有客观原因的。简又文先生总结说:“嗣后,昌辉往来临江,瑞州之间,调度一切,镇抚全军,赣局乃稍得安定。”简又文肯定了韦昌辉的成绩,虽然有胜有败,但绝对不至于如苏所说的那样,失败的到了狗急跳墙,跑回天京杀人的地步。
比较三种说法,我认为在清军大举开赴江西的客观条件下,韦昌辉的表现还是合格的。而且,从他“黄轿绣伞”被敌人当阵夺走也能看出来,他是一个十分喜欢亲临第一线的将领。与石达开在前期的表现截然不同。也许,正因为这个原因,他才会在天京之变中高举屠刀吧?
第二:政绩篇:
安庆易制是太平天国前期拿的出手的两大民政招牌之一,另一件是经略江西。虽然安庆易制是石达开开始实施的,但安庆易制的核心思想“照旧交粮纳税”却是杨秀清、韦昌辉与石达开联名上书洪秀全的。
太平天国后期也依然使用的政策之一――门牌制度,就是韦昌辉制定的。“贼中初无门牌之,癸丑六月,讹言有官兵混入江宁城,举国若狂,韦贼始倡议设立门牌。”(《贼情汇纂卷八》)
第三、外交篇
1854年4月,英国公使文翰访问太平天国首都天京,随行人员之一外交官密迪乐奉命亲自见到了北王和翼王。
密迪乐记录:会面中翼王几乎不怎么说话,都是北王在滔滔不绝大谈特谈宗教问题。最后,密迪乐表示,在这次战争中英国人态度中立,是不会帮助任何人的。韦昌辉便用充满自信心之冷静态度回答:“尔等如帮助满人,真是大错,但即令助之,亦是无用的。天父帮助我们,没有谁能与他作对的啊!”
第四、气量篇
在谈及韦昌辉时,往往会把“成均进士匾”的故事拎出来,作为他参加起义动机不纯的证据。
所谓“成均进士匾”的故事是这样的,韦昌辉家很有钱,却因为是外来的暴发户,很受当地土著欺负。一次,韦昌辉的爸爸花钱给韦昌辉捐了一个监生。在过去,监生被称为“成均进士”成均进士自然不是进士,却蹭了进士的热度,算是讨个口彩。谁知,韦家人刚刚在大门上挂了“成均进士”的匾额,当晚便被仇家蓝如鉴偷偷铲去了“成均”,只剩下了“进士”二字。第二天,蓝如鉴把韦家告了,说一个小小的监生居然胆敢冒充进士。结果是韦家赔钱了事。
此仇不报非君子,起义后,韦昌辉立刻带领人马,去捉在“成均进士匾”事件中让他出丑的蓝家人报仇,杀气腾腾ing。
谁知道这中间却有一个意外的插曲,原来,蓝姓家中有一人乃是韦昌辉童年的业师,此人被韦昌辉部下捉来,他一见到韦昌辉便质问:“天地君亲师”五个字怎么写?韦昌辉是怎么做的呢?口碑中说,他立刻亲手把此人的绑缚解开,并派人送回本村。(简又文《金田游及其他》)
第五、口碑篇
我在很久以前就知道韦俊降清后回乡,主动出钱要修蚂蟥桥,却被乡人所拒的故事。当时没有深想,但想当然的认为韦昌辉肯定也在其故乡倍受鄙夷。然而,事实上却恰巧相反,解放前,当意识形态还没有如文革时候般严苛时,金田其实有一座供奉着韦昌辉神像的庙宇。太史专家简又文曾经亲眼见过,其白面长须,一脸正气(简又文《金田游及其他》)。他说的很完美,我但看过滕县庙宇中的四王像的照片,比较幻灭。
看来反叛的韦俊,虽然他情有可原,却为乡人鄙夷。在金田人心中,韦志俊是叛徒,韦志正却是英雄,立场鲜明。
结语:关于早死的完美。
太平天国中最无可挑剔的人物是冯云山,“谋立创国者出南王之谋,前做事者皆南王也。”他的早死成全了论坛上无数人的假设。其实,这种假设自民国便开始了。如果南王没有死,他必然会缓和诸王间的矛盾,太平天国缺的便是这样政治上的人才。
然而在天京之变前,北王看上去也挺完美嘛!曾经在文革时期,有一研究组专门去金田,发现了一条口碑:韦昌辉在金田团营的时候,曾经从一黄姓人那里借了几两银子藏身,估计韦昌辉没还,便和起义军一起跑了,所以百年后,这黄姓人的后代兀自念念不忘。
韦昌辉借银子藏身,违反圣库制度,但他为何要借钱,是因为他把家里的万贯家财都入了圣库,他身上再没有钱了。
真的,如果全州死的是韦昌辉,他今天会不会也会得到同样的怀念?
雁小驴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主要参考资料
《太平天国文献史料集》
《贼情汇纂》
简又文:《金田游及其他》
简又文:《太平天国全史》
崔之清:《太平天国战争全史》
1.汪精卫
当年他刺杀摄政王,如果牺牲了,他就是革命义士。哪怕他在抗日战争爆发前死掉,也不会成这样。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2.袁世凯
如果他早死几年,没有称帝的话,那他就是和孙中山一样,推翻满清的大功臣。
3.唐玄宗
开启一代开元盛世,结果晚年却弄成了安史之乱,大唐开始走向没落。最为关键的还是唐玄宗晚年下场极其凄惨。
谢邀,
百姓生死谁敢妄念青史,更奢谈青史留名,
而执耳的“人物”们只要有一口气,你谁谁谁敢说~如当年的(汪精卫,袁世凯等等) 那怕你是世外高人看出端倪,你敢“劝谏”说“人物”您现在就了结了自己吧❗️❗️这样您死后就一定会留下一个好名声了……你看看这些人会吗❓<窝勒嗝屈>它们不把你先了结了才怪呢。
如果像现在这样,人家“人物”们都死了之后大家在品头谈足的真没啥意思❗️因为他们在职位时是浪费了大家的许多宝贵的时间的。
葛大小姐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这个人早死几年,就不会落得个晚节不保的下场”。
这里有一个人,绝对是最佳人选。
他就是满清第一秘——张廷玉
张廷玉有多牛呢?人家老子虽然是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但是张廷玉却完全靠自己打拼出来的,三十二岁就入值南书房,当上了康熙的秘书,四十四岁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雍正帝期间当上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兼吏部尚书,入军机处,乾隆帝期间,当上总理事务大臣,死后配享太庙,清朝268年统治时间只有他一个汉人受此殊荣。今天要说的就是张廷玉配享太庙这件事,那叫一个坎坷呀,差点把一世英名都砸进去,如果他早死几年,其实这就不是一个事儿。
张廷玉给康熙当了18年秘书,给雍正当了13年秘书,雍正临终前,看着63岁,满头白发、老态龙钟的张廷玉,动情地说:老张呀,这么多年的秘书熬白了少年头呀,我该走了,没啥给你的,配享太庙这件事我给你办了,等你死了以后也进入太庙,世世代代享受皇家的香火!
张廷玉感动的老泪纵横,这么多年的秘书没有白当,这么多年的讲话稿没有白写,我不但超越我的老子,一不小心还成了百年来的汉官第一人呀!这是要上天的节奏呀,哭的是稀里哗啦!
张廷玉咬牙跺脚,挺着残躯又给乾隆当了13年秘书,76岁的时候,实在是干不动了,就跟乾隆说:皇上呀,我都76啦,你就让我回家等死吧。
乾隆:你可是要配享太庙的人呀,咋老想着退休呢,你得给我干死在这个岗位上。
第二年,张廷玉又来闹退休。
乾隆:又来了,还是继续跟着朕干吧!
张廷玉:我就不,我就要回家抱孙子!
乾隆:那好吧,看来你是铁了心了,那就回家吧!
张廷玉:你老子当年答应让我进太庙这件事,你不会忘了吧?
乾隆:放心,忘不了。
张廷玉:你日理万机,别到时间忘了,给我写个保证书吧。
乾隆就有点火了:你连皇帝的金口玉言都信不过,那好,我给你个保证。
张廷玉手拿保证书,心里那个美呀!这回心放肚里了。
乾隆心里嘀咕:好你个糊涂的张廷玉,敢让皇帝写保证书,你还是第一个呀,看来我得敲打敲打你!
张廷玉保证书到手,心可就有点飘了,这回算是彻底退休了,再也不用看你的脸色了,明天让儿子去谢恩吧。
第二天,张廷玉的儿子代父谢恩,乾隆这回火大了,对军机处说,明天让张廷玉这老家伙自己来!
张廷玉从小道消息听说乾隆彻底火了,还没接到通知,就赶紧进宫谢恩来了。
乾隆:好家伙,你这是有卧底呀,敢在我身边布眼线,我看你是老糊涂了,滚吧!
配享太庙没了,官位也没了,爵位也没有,成了一个平头老百姓。
张廷玉卒,享年八十四岁。
乾隆:你看,我当年也就是开个玩笑,我老爸安排的事儿,我哪能不认,赶紧给办了!
九泉之下的张廷玉:mmp......我到底配享太庙没有呀!
欢迎关注、转发、评论,葛大小姐和你一起读有趣的历史!
唐玄宗李隆基,整个改变了历史走向,中国人的性格也从唐代的张扬变成宋代的内敛。
如果唐玄宗在开元年间就驾崩。历史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他本人也会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