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发展有自身的规律,任何王朝的兴衰更替也有其必然性!但在中国,历来光彩照人的业绩都是帝王的,后妃都要为英明的丈夫背锅。于是:夏亡于妹喜,商亡于妲己,西周亡于褒姒似乎成为史实!以此推论 :使明朝由盛转衰的土木堡事变,就可以说是孙太后干政的结果了!
事实上土木堡明军的惨败与孙太后没任何关系!因为,当时她长袖善舞的婆婆张太后还健在,依史料,其对朝政的控制力手与影响力远逊于张太后(尽管她有手腕与谋略)!孙太后不可能组织与指挥土木堡之役。
所以,大明由盛转衰的黑锅,真不应该由她来背。相反土木堡之变中,孙太后对大明政局的稳定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明英宗于土木堡之变被俘后,瓦剌头目也先妄图以英宗为人质要挟大明,攻城掠地以攫取更多的利益。孙太后权衡利弊,果断摈弃了部分朝臣的逃跑主张;力排众议,采纳了兵部侍郎于谦等主战派的意见;又拥立庶子郕王朱祁钰继位,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积极备战,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人胜利,粉碎了瓦剌的阴谋,从而化解了大明的危机。
可以说:孙太后以太后之尊与谋略在一定程度上再造了大明,倘若她滥才无能,放任朝臣南逃,国事将不可收拾!
1449年,明英宗亲征瓦剌,孙太后即命郕王朱祁钰监国。明英宗朱祁镇被俘之后,孙太后和朱祁钰的钱皇后立刻筹措、送出一批珍宝要赎回朱祁镇;明英宗被俘居于漠北时,孙太后多次给他寄去棉衣御寒;明英宗还朝之后,被朱祁珏幽禁在南宫,孙太后多次前去探视。
看似是不起眼的母亲关心儿子的行为,其实,从后来事情发展的状况来看,她有意或无意地为大明的权力的平稳过渡打下了基础。
景泰八年(1457年),徐有贞、石亨、曹洁祥等密谋发动夺门政变,在策划这次行动时,政变三巨头通报了孙太后,孙太后是允许的。正月十二日 ,明英宗复辟为帝,废已病入膏肓的景泰帝朱祁钰为郕王,从而确保了权力的平稳过渡,使大明政权又延续了下去。
在"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中,孙太后以丰富的政治谋略与经验,游刃有余地驾驭两"变",两次力挽狂澜。在关健时期了,孙太后蹶功甚伟,真是她运筹帷幄才维护了明朝的统治,使国家一直处于安定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