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叙利亚政府军的频频报捷,收复的各个失地日渐稳定,流落在各地乃至国外的叙利亚难民开始返回家乡。然而,归心似箭的霍姆斯省巴尔米拉市的难民,却对解放后的故乡望而却步:回到此地的难民只有200户,远少于战前流失的人口。那么,为何来自巴尔米拉市的难民们返乡心切,却裹足不前?
图为巴尔米拉最重要的文化遗产,巴尔米拉古城神庙竞技场。
事情要从几年前说起。身为叙利亚交通枢纽的巴尔米拉是各方势力的必争之地,因此该地自叙利亚战争开始之后就在政府军、反对派武装、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美国明面支持的库尔德武装中间反复易手,说该地居民遭遇了战火的反复蹂躏,那是一点都不为过。
不过,俄罗斯驻叙空天军部队的支援下,去年叙利亚政府军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手中彻底解放了巴尔米拉。随着时间的流逝,战争的硝烟早已烟消云散,叙利亚难民心中的忧虑却有增无减。
图为叙利亚政府军夺回的巴尔米拉城街道。
诚然,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暴虐无道,他们的暴行令居民深恶痛绝是理所当然。但巴尔米拉周边数百公里已经没有了极端分子的踪迹,居民们到底在害怕些什么?
对此,有当地官员直言称,由于美军依旧在巴尔米拉附近的阿特坦夫建有军事基地,所以叙利亚人自然不会回到巴尔米拉。
这听上去很没道理,毕竟美国在叙利亚战争中明面上扮演的角色是和库尔德武装一起消灭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联军。但这只是明面上的成分,实际上呢?
图为在叙利亚执行过数百次轰炸和对地攻击任务的美国空军A-10攻击机。
有因就有果,美国人被叙利亚人厌恶,这当然与其在叙利亚的行为有直接关系。首先,叙利亚危机演变为直接内战,这本身就和美国的煽动和资助脱不开关系。其次,对于巴尔米拉居民而言,阿特坦夫基地并不只是帮助美国和库尔德武装清除极端组织的堡垒,更是美国训练反对派武装分子的重要据点。
图为在叙利亚某地装备补给,即将支援反对派的美国C-130运输机。
具体来说,在阿特坦夫基地内,美国建立了一个鲁克班难民营,但却禁止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车队运送物资入内。这很明显和"难民营"收纳难民的原动机相悖,更何况围绕着这个所谓"难民营"的并不是坦道通途,而是美国单方面划定的所谓军事禁区。
因此,外界普遍认为这个"难民营"里居住的并不是单纯的难民,而是美国训练的武装分子。无独有偶,俄罗斯驻叙部队也曾有报告称,曾有一支武装分子从此地开出,继而驰援政府军即将攻击的哈马地区。
图为向叙利亚首都投射巡航导弹后返航的美国空军B-1B轰炸机。
因此,被战乱弄得心力交瘁的巴尔米拉难民,在家乡解放之后原以为看到了一丝希望,但事实却是有家归不得,实是苦不堪言:谁也无从知晓,飘忽不定的美方是否会再鼎力支持哪支武装势力,使战乱在这片土地上卷土重来。叙利亚反对派武装在美国物资、外交和军事的全面支持下,不仅没有推翻叙利亚政府,还从其中诞生了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这个怪物,其中的对与错,黑与白,主义和生意,实在值得世人再三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