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解释和感想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解释和感想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写在无锡东林书院的一幅对联,表现的是读书人既认真读书,又关心国家大事的胸怀,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思想恰恰是一个反对。

这副对联体现了顾宪成主持东林书院的宗旨,反映了在风雨如晦年代,莘莘学子刻苦读书的情景。“声声入耳”、“事事关心”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 贤书”形成极大的反差,它不仅强调读书人要好好读书,而且要关心国事,以天下事为己任,确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大志。联语寄意述怀,立意高远, 音调回环铿锵,节奏急促和谐。难怪著名学者邓拓在1960年5月参观东林书院时有感而发:“东林讲学继龟山,事事关心天下间;莫谓书生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 斑。”但是,与邓拓有着同样抱负的众多有识志士没有料到的是,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腥风黑雨席卷全国,到处是“批判”、“打倒”、“横扫”的口号

声和只读一本书的浪潮声,“声声入耳”变成了“声声震耳”,“事事关心”变成了“事事担心”。东林书院的这副名联,也遭受了不白之冤,被摘到市中心,当众焚烧。

而坚持“事事关心”的大小邓拓们,果真应验了“莫谓书生空议论,头颅掷处血斑斑”的悲惨情景。

回顾历史,反思过去,有许多事,其实是不可能事事关心的,有些事“在心”即可,有些事“尽心”则罢。追索东林书院名联的由来和变迁,有其不寻常的经过。

据传,顾宪成幼时在张泾桥读书非常刻苦用功,且善于作诗应对。一次在外任知州的陈云浦风雨夜泊张泾桥,慕名找到正在读书的少年郎顾宪成,当场出了上联“风声雨声 读书声,声声入耳”,顾宪成随即对出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在心”的下联,一时传为美谈。

这副对联初见于无锡惠山“顾端文公祠”。据1921年版《无锡大观》记载的就是: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在心。

1947年,吴敬恒、唐文治、钱基博等修东林书院,顾宪成后裔、东林小学校长顾希炯将此对联复制了一副,置于东林书院,但是已将其中的“事事在心”改为 “事事关心”了。1982年,在重修东林书院时,特请廖沫沙重书此联,悬挂在依庸堂上。

最近,与几位老友相聚东林书院品茶,品茶品历史文化,自然又品赏这副不寻常的楹联来了。已到了“耳顺”之年的几位花甲老人,大家感受到许多事,都应看淡 看轻。

有些话不需要你听的,就不必入耳;有些事不需要你做的,就无须关心。假使“声声入耳”,就会吃不消;如果“事事关心”,就会有麻烦。

不是看破红尘,而是实事求是。一个经受了无数风雨的人,一个在人生旅途上跋涉了大半辈子的人,应该是淡泊名利,心胸宽阔。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年人青出于 蓝胜于蓝,家事国事天下事,都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老年人还有什么不放心?看来,对老年人来说,勉励自己的对联应该是: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放心。

在闲聊与品赏之间,一位来自台湾的无锡籍老先生沈映冬,他九十高龄,但耳不聋,眼不花,且牙齿都是一个不缺。如今他还到处奔忙,走亲访友,著书立说。

当我向他讨教长寿之道时,他说,如果你的心是善的,做的善事就多;如果你的胸怀是宽的,你得到的快乐就多。此话说得真好,用心计较般般错,心底无私事事宽,有了 此般心胸,恐怕人老心还没有老呢。其实,人的文化是由各年龄段的人共同创造的。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不同地位的人会创造和品味出不同的文化。对东林书院的名联理 解也是如此。对八九十岁的老人来说,如果让他改,可能他会改动两个字,成为另外一副楹联了: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润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开心。

步出东林书院,回味经典名联,那催人向上的豪情壮志仍会油然而生,而那颗不凡之心,我想是永远不会老了。

风声雨声读书声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名联谈趣》275)。顾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

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我来感想!

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不仅要掌握好科学知识,更要关心国家大事,以兴国为己任。当今时代是开放的时代,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要求已不再适用。新的时代对我们提出新的要求。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国家的需要,将来国家哪里需要我们,就到哪里去。(虽然大话连篇,你凑合着看吧!还有,可以说说如今的学生一味追求外国风尚,连端午节习俗都让韩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事,联系这些,总之,关心国家是中心)

抖音看短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