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所有的发热都能依靠物理降温缓解,当体温未超过38.5℃时,可以选择物理降温的方法,包括擦浴、冰敷等。但当体温超过38.5℃时,则需在物理降温的基础上,再联合药物治疗,才能达到较好的缓解效果。
1、擦浴:比如用毛巾浸泡温水拧干后擦拭身体,借助水分的物理蒸发带走皮肤表面热量,达到降温的目的。建议在擦拭时避开皮肤破溃处,以免污染或刺激伤口,影响身体健康。
2、冰敷:可将毛巾包裹冰袋,将其置于大血管经行处,如腋窝、大腿的腹股沟等部位,达到降温的效果。但需注意,应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以免造成皮肤冻伤。而且冰敷时需避开心前区、腹部、脚底等部位,以免诱发心慌、腹泻等异常情况。除此之外,也可将退热贴贴敷于额头,也能达到降温的目的。
3、其他情况:机体发热时还需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借助汗液蒸发带走身体多余热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降温效果。另外,还需要使环境温度降低,适当为患者减少衣物。
但对于中暑的患者,在经过紧急物理降温处理后,若情况没有明显好转,处于高热状态,此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氯丙嗪注射液,也可搭配冷盐水进行胃或直肠灌洗,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
如果存在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在炎性因子刺激下,会引起体温升高。若体温超过38.5℃,需在物理降温的基础上,结合药物治疗,比如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药物进行消炎治疗,以及遵医嘱使用复方布洛芬片、对乙酰氨基酚片、洛索洛芬钠缓释片等药物,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
日常生活中,出现发热的患者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发热门诊、感染科等科室进行抽血、细菌培养等多项检查,以明确诊断。在治疗期间,患者应尽量保持清淡饮食,不要吃过于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影响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