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武植

武植

首先说,武家那村的武大即便是真有,和《水浒》里的武大也毫无关系。千般解释攻不破一点:武家那村的武大(武植)是明朝永乐间进士(虽然整个明朝也没叫武植的进士),而施耐庵死后三十多年才到永乐元年,他怎么可能把他死后少说三十多年的人当成原型来写?

嗯,姑且就算武家那村真有个“武大”的墓。“武大”,即武家的老大,谁知他是谁?从古到今,武家那村的“武大”恐怕谁知到底出了多少个,全国更是不知出了多少个“武大”,难道个个是武松他哥?何况这个“武大”据说是个明朝人(据说身材高大,且是永乐年间的进士、高官),和《水浒》里的武松更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去。

实际上,历史上并无武植此人(当然,或许另有叫武植的,那是另一回事了),起码遍翻明朝的进士列表中,并没有他。那个“武植”是身材高大且是永乐年间进士,因为为官清正得罪人而被那人编戏诬蔑,后来多少年后又被施耐庵打听到的说法,很显然,本来就是为了地方旅游资源乱编上去的,实不可信——就不说上述种种证据,就别说施老先生本人根本就没活到永乐年,就是他老人家的NB学生罗贯中(《三国演义》作者,据说也是《水浒》施耐庵初本的编修者),可也没活到永乐年。

此类为了地方名气乱拉名人的例子还有“陈世美”,本来明明是明朝小说中的人物(明朝安遇时所著小说《包公案》之《百家公案》中第二十六回《秦氏还魂配世美》中的主角),偏偏某个武汉老人硬是“考证”出他的原型是某清朝官员(自然,这个官员是他的老乡了),也是因为为官正直得罪了人而被那人编戏诬蔑了……而那个陈姓清朝官员的后代也硬说陈世美的原型是他的祖宗,并闹出诸般笑话,如不让人演陈世美的戏。呵呵,只要能够炒作赚钱,真的祖宗算哪根葱?

这类的事还真不稀罕,甚至还有去造“西门庆故居”的呢,据说还有三个地方争此名头。嗯,还有当代的某个热火的电视剧中的某位角色,虽说是完全虚构的,却也有地方乐意为他建造故居,呵呵。

《临安县志》《西湖大观》《杭州府志》《浙江通志》等史籍都记载了北宋时杭州知府中的提辖武松勇于为民除恶的侠义壮举。上述史籍中,武松原系浪迹江湖的卖艺人,“貌奇伟,尝使技于涌金门外”,“非盗也”。杭州知府高权见武松武艺高强,人才出众,遂邀请入府,让他充当都头。不久,因功被提为提辖,成为知府高权的心腹。后来高权因得罪权贵,被奸人诬谄而罢官。武松也因此受到牵连,被赶出衙门。继任的新知府是太师蔡京的儿子蔡鋆,是个大奸臣。他倚仗其父的权势,在杭州任上虐政殃民,百姓怨声载道,人称蔡鋆为“蔡虎”。武松对这个奸臣恨之入骨,决心拼上性命也要为民除害。一日,他身藏利刃,隐匿在蔡府之前,候蔡前呼后拥而来之际,箭一般冲上前去,向蔡鋆猛刺数刀,当即结果了他的性命。官兵蜂拥前来围攻武松,武松终因寡不敌众被官兵捕获。后惨遭重刑死于狱中。当地“百姓深感其德,葬于杭州西泠桥畔”,后人立碑,题曰“宋义士武松之墓”。

武松是北宋义士,武植是明朝县令,俩差了五百多年

武大郎的弟弟武松,历史上比武大郎“年长”二百七十多岁,是宋朝人,和武大郎完全不是一个时代的人。

历史上的武大郎生活在明朝,而不是水浒传里的宋朝。

武植----河北省清河县武家那村人(明)

武松----河北省清河县王什庄人 (宋)

历史上没有这么个人的,小说啊,很多都是编造的,即使会有武松,但也许是名不经转的小人物。不知道版主为什么要提这么个问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