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呼格一家应该是呼和浩特-土默特地区蒙古族。土默特地区早在19世纪初就开始务农,伴随汉化。20世纪时已经很少有人会说蒙文。后来在呼和浩特蒙校针对这一地区的孩子们进行了蒙语教育之后才开始有所掌握,但整体蒙语水平依然很低。不过这些教育至少唤醒了部分民族意识,有部分土默特蒙古族给孩子们起蒙语名字,这一风潮似乎八十年代比较多见。但这些有蒙语名字的孩子们蒙语依然很差。这和内蒙东部通辽一代蒙古族有很多起汉语名字但第一语言是蒙语的现状比较起来也有点意思。我碰见的一个土默特蒙古族给小孩子起了蒙文名“阿比雅思”,他说民族文化别的已经无法传承,至少名字让孩子记得自己的民族。
以上说的是西土默特地区,位于呼和浩特周边。东土默特在清皇太极时代东迁至今辽宁朝阳和阜新。东土默特也已汉化,不过阜新还有蒙语为第一语言的民众和蒙语授课学校。
我们当时有搜集过报道,不过细节记不太清了。其实呼格吉勒图的全名应该是李呼格吉勒图,这个名字应该是按照当地习惯取的。
呼格的父母都是知青,其父亲李三仁本是呼市人,在达茂大草原“上山下乡”的过程中与呼格的母亲尚爱云结合。一直等到政策落实了一家人才回到呼市。
然后“呼格吉勒图”这个名字好像是“大好前途”的意思。
我是蒙古人,祖宗八辈都蒙古人那种。
我名字是汉式的。当然在家也有蒙古式小名,但正式的姓名是汉式的,因此中小学时会受到同龄人额外的敌意,融入门槛明显高出很多。
鉴于我哥哥姐姐都是蒙古式名字,我非常介意父母的那个决定,认为自幼给我一个汉名是对我不负责。父母也很理直气壮,说哥哥姐姐的汉名无论含义还是读音都没有我的好,所以正式名字用蒙古式的,而我的汉名很好,不用作正式姓名殊为可惜。
我因这个名字而受的歧视,对我的性格产生了很不利的影响,对此非常介意。父母回答,如果不喜欢你可以改成蒙古式的。我觉得晚了,现在那个因为汉名而受歧视的环境(中小学)已经不存在了,伤害已经造成,无可弥补;而上大学之后直到现在的环境,已经不会再因为汉名而受到困扰。父母低头不语。我接着说,这个名字本身没有问题,我也没有不喜欢它,如果改的话,十几年前犹可,现在已经毫无意义;当年他们屡次表示将给我改名,而最终没有付诸行动,这个过程本身也增加了我的不快。
我父亲的姓名是纯汉式的。上一辈的姓名多数是汉式的。但往上两辈或两辈以上就不是这样了。
虽说非常纯的蒙古家族已经不多了,我亲戚里娶嫁汉人的非常普遍,但蒙古文化还是存在的。下面我说的蒙古人,主要指生活中主要使用蒙古语或第一语言是蒙古语的人。
在建国后直到七十年代的那批人,也就是我的父辈,因为大环境的原因,稍微有点地位的,其正式名字一般都是汉名。我说的这个稍微有点地位,仅仅是有个单位而已,比如干部、国企职工、事业单位员工、小城镇居民、城市市民,以及军属等,这些人的比重是蛮不小的。牧区的情况仍然是蒙古式名字为主,汉式名字为辅。
再往上的族人,自然是蒙古式姓名为主,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会汉语。
后来,到了我这一辈人时,国家也自由了,衣服可以随便穿了,炫富可以被接受了,名字也多元化了。我们作为蒙古人,起个蒙古式名字不是很正常吗?
如果你来过土默特地区就很清楚了,你说的这种汉式的名字其实多半都是姓云,这是上一个时期留下来的。而一个人也可能同时有更“汉”的名字和更“蒙”的名字。顺便说个有趣的例子,倚天屠龙记里,范遥吐槽道,这汝南王一家还真是怪,他自己姓李,儿子姓王,女儿姓赵…
少数民族,尤其是蒙藏两族在姓氏和名字方面有个有趣的现象,可以随便取,尤其是汉姓。比如老爹住在张家堡所以姓张,家里老大觉得李小龙这个人很酷,就姓李,女儿又因为其它原因取了另外一个汉姓。我好几个藏族同学家里都是这情况,一家人三四个姓氏,想想都觉得好玩⊙▽⊙。
蒙古族同学,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都有个汉族名字,或者是汉蒙合并的名字,像张毕力格,刘阿敏夫这些。呼格应该是没受过啥教育,而且平时又不和登记表、答题卡打交道的那批人。
我叫白乌尼德 也叫白月 也有人叫我查干萨日
因为三个儿子都出生在牧区,入乡随俗。
来源09年9月《三联生活周刊》的文章
《呼格吉勒图:翻案有多难》
作者是王鸿谅、杨璐
少民一般都有两个姓名系统,一个是本族名,一个是汉名。
一个是历史原因,你懂的,一个是土旗蒙族几乎不会蒙语
呼市地区没有那么多民族差别,都基本是想叫啥叫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