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黄戏以二凡、西皮垛子等几种声腔旋律为骨,以当地民歌、地方小调为肉,对一些传统戏和现代戏的唱腔作革新,念白采用“宜黄官话”上韵。
宜黄戏著名老艺人有李伍仂、李宗保,著名演员有应用贤、熊碧云等。
宜黄戏的唱腔音乐包括宜黄腔、反调、唢呐二凡、西皮、浙调、南北词等,并且还保留西秦腔时代的吹腔,俗名“平板吹腔”。
宜黄戏唱腔音乐的板式结构为上下对偶格式,由一对或多对上下句的反复形成唱段。每句唱词为比较正规的7字句和10字句。
宜黄戏旋律特征为简单质朴、起唱与落腔音少而声短,以字就腔,近似口语,曲调音域不宽,多在六度范围之内回旋。
宜黄腔主要以宜黄官话上韵,演唱时男女同调不同腔。男腔用本嗓,包括正生、老生、花脸、老旦;女腔用小嗓,包括小旦、小生、正旦。
宜黄戏的表演粗犷、古朴。唱念做打,程式严谨;一招一式,循规蹈矩。平时练功要求甚严,相传有“腋下夹蛋,颈旁备针”之说。
武将“起霸”做出的“双手撑天”,要根据人物的不同身份而分别采用“龙爪”或“虎爪”等不同的姿态。马鞭也根据人物的不同身份而区别使用,有“龙头”、“凤尾”数种,或木刻,或丝编,帝王则用“龙头”鞭,称为“乘龙驹”。
《四图齐》“花园点马”一折,齐景公点马时,钟离春和4个女兵不用鞭代马,却采用元明杂剧的骑车马,即以马形扎于身上,随着锣鼓打出的马蹄声,应节而舞,作出某种跑马身段,满台来往穿梭,效果强烈,别具一格。这种古老的表演方式在其他剧种早已绝见,而唯独在宜黄戏中保存下来了。
宜黄戏净角的表演大多豪放、爽直;生角的表演大多儒雅、大方。
生、净常用的身段表演有:修书、阅信、奏折、上下马、点吹灯、舞剑、饮酒、升堂、坐帐等;必备基本功有“抢背”、“扑虎”、“旋子”、“克子”、“僵尸”以及甩发动等;基本步法有“方步”、“蹉步”、“垫步”、“跪步”等。
旦角的表演大多端庄、娴静。常用的身段表演有:开关门、洒扫、抚琴、卷帘、装扮等;必备基本功有“卧云”、“鹞子翻身”、“乌龙绞柱”以及水袖功等。
我国有300多个剧种,从大的方面来说,它们分属5个不同的声腔系统,即:昆山腔、弋阳腔、柳子腔、梆子腔和皮黄调。
宜黄腔属于皮黄调一类。而据考宜黄腔就是京剧、赣剧与徽、汉、湘等皮黄系统中二黄或称南路腔的前身,宜黄是二黄腔的发源地,宜黄戏以“宜黄腔”为主要唱腔。
宜黄腔初期为笛子伴奏的“平板吹腔”和有三种板式的“唢呐二犯”。清乾隆初年“宜黄腔”废唢呐、改由胡琴为主奏乐器,并将“吹腔”、“二犯”两种曲调统一,“二犯”分作四种扳式,吹腔变成了二凡的平扳,形成了广为流传的“胡琴腔”。
“宜黄腔”产生之后,在江西各地流传,并为尚存的江西地方大戏剧种,如豫剧、东河戏、盱河戏,宁河戏等所吸收,并保留“二凡”这个称呼。人们称为“宜黄调”,因其基本曲调与各地皮黄剧种的二黄腔类似,故当地人后来也称“宜黄腔”为“老二黄”。
清代初期江西新建人熊文举诗:
凄凉羽调咽霓裳,欲谱风流笔都荒,
知是清源留袒曲,汤词端台唱宜黄。
这就是说:汤显祖所有剧本,都由宜黄子弟来演,故有“临川才子,宜黄弟子”之说。不过,当时唱的宜黄腔,是由海盐腔与当地流行的弋阳土调相结合的变调,不是如今所唱的二黄腔。
这充分说明宜黄戏曲活动活跃,人才辈出,是个“戏窝子”。它有着产生一种戏曲新腔的基础和条件。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年,宜黄腔竟然进了北京,如昭链的《啸亭杂录》说:
近日有秦腔、宜黄腔、乱弹诸曲名。
清代戚震赢的《京华百六竹枝词》有词说:
宛转珠喉服靓装,弋阳、秦调杂宜黄。
竟与北京风靡一明的弋阳、秦腔、乱弹等腔并肩比美了。因此,宜黄腔流传之广、影响之深,对于探索“二黄”声腔起源、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宜黄戏传统剧目丰富,特色鲜明,旋律简单平直,尤以平板有特殊的地位和用法,以至许多人把它看成是二凡的一种板式;整本戏多,故事性强;角色分工细致,唱腔简练朴实,唱腔口语化,易学易懂。
表演粗犷大方,唱做念打形成一套既严谨而又灵活的程式,用胡琴伴奏,地方色彩很浓,与京剧、赣剧很不相同;是能适应表现各种不同性格的人物和不同时代、内容的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