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行草又名"刘寄奴"。相传南朝宋高祖刘裕,小名寄奴。他年少时常去山野游玩。一天,他轻装佩剑走在山路上,突然被一条大蛇挡住了去路。刘寄奴挥剑就砍,蛇带伤而逃。他顺着血滴追去,一直追到天将黑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山洞,只见洞口古树参天,洞内若隐若现地闪着亮光。
刘寄奴仗着自己艺高胆大迅速潜入洞中,洞内阡陌纵横,如走迷宫一般,正在这时,他看见有两个童子提着竹篮往洞外走,只听其中一个说道:"今天大王伤得可不轻啊,咱们得赶紧把药采回来。
"刘寄奴觉得很好奇,便跟着他们出了洞口,两个童子来到对面山坡上,匆匆地各采了一篮子草药就急忙往回走,刘寄奴拾起二童子匆忙中掉落的一棵,随眼一看,满坡皆是这种草,他想:莫非这草治外伤有奇效。
于是他也采了许多,用衣襟包着带了回去,捣碎后给附近的人试用,果然发现这种草药治疗外伤、止血确有奇效。
于是大家问刘寄奴这草药的名字,可刘寄奴也不知它叫啥,随即便把自己那天的奇遇讲给了大伙,大家听了一致说:"既然这草药是寄奴找到的,就叫它刘寄奴吧。
"后来,刘寄奴率领将士们南征北战,就一直把这阴行草带在军营中,治好了许多将士的刀箭外伤。
随着这草药的神奇疗效,刘寄奴的名字也被人们代代传诵。
阴行草为玄参科一年生草本,高约50厘米,全株密生柔毛和具长柄的腺毛。茎上部常有许多小分枝。叶片羽状分裂,有短柄,生于茎中下部的叶常对生,上部的渐趋互生。叶裂片顶端边缘常有齿状缺刻,它的叶片有个很奇特的变化:新鲜时呈绿色,而干后则变为黑色。叶片表面主脉微凹,背面则主脉突起,两面及叶缘密被褐色柔毛和有柄的腺毛。
大形总状花序密集生在枝顶端,花序长达15厘米以上,朵朵黄色的唇形花下衬以长筒状带着纵棱的膜质花萼,显得清秀雅致,每年7~8月,成片地盛开在山林路旁和林中草地上。
9月,狭长椭圆形的黑褐色蒴果坠满枝头。此时,正是采挖此药的最好时节。挖取带果实的全草,晾干后,切碎即可入药。性寒、味苦,有收敛、止血、止强痛、顺气化痰、发诸毒之功效。除用于刀伤等各种外伤外,对治疗月经不调、血痢、胃中湿热、小便不畅及产后余疾等也有特效。
阴行草产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省区,除上面介绍的作用外,民间取全草煎水服用,可治疗黄疸病;也有代茶饮用的。
目前,阴行草都来自野生,因其用途大,今后可考虑引种栽培以增加其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