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着说吧,
一 三国大概有
孔融让梨
望梅止渴——曹操
三顾茅庐
草船借剑——诸葛亮
空城计
赤壁之战
鸡肋故事
桃园三结义
这些小故事
二 小故事,上面说的也行,就是太熟了,我说几个不为人所知的吧
1。
董卓灭亡后,其部将李傕郭汜带兵进犯长安,吕布不能挡,长安陷。献帝惊问此二人兵犯帝都是为何事。二贼说,要为董太师报仇,问问献帝董太师为什么被砍头。于是我们的小皇帝就回头问王允:“王司徒,不知董太师所犯何事?”。王允一声长叹,遂自尽
2。
刘巴,衡阳人,年轻的时候在刘表的领地生活,后来刘备避祸新野,刘巴很讨厌刘备,就躲到零陵。刘表死后,刘巴北上投降曹操,提出的唯一一个条件就是“要跟随曹操,因为讨厌刘备,所以希望曹丞相能别把他抛下”,曹操答应他会用兵保护他的。结果赤壁一把火,让曹操失言了。刘备招降了刘表的手下,唯有刘巴逃到交州,投奔士燮,然后转道益州。刘备打下益州后刘巴又想跑,结果没跑了,被任命为左将军西曹掾,法正死后,成为尚书令,为整个文官阶层的最高权威。夷陵大火之后,趁刘备病重,他又想逃跑,最终还是没成功,章武三年,死于自己家中
3。
刘备打下整个东川之后,进位汉中王,给手下加官进爵,唯有一个汉中太守的位置还空着。这个位置就相当于今天国防部长的职位,很是关键。刘备手下的人都以为这个位置是张飞的,“飞亦自许之”。然而刘备确却任命魏延当这个国防部长。魏延说:“要是曹操派一大将来打汉中,我能让他们全军覆没,要是曹操自己领兵来,我能为大王阻挡曹操”。刘备哈哈大笑,手下众将也为魏延的气势所震动
4。
傅彤,原为刘璋手下,后来降刘备,伐吴的时候跟随刘备一同进攻。夷陵大火之后,傅彤为了让刘备撤退主动断后,死战不退,被吴军八面围住。丁奉大叫:“川兵死者无数,降者极多,刘备已被擒获,如今你力穷势孤,何不早降!”傅彤叱曰:“我乃汉将,安肯降吴狗!”,力尽吐血而死
5。
糜芳,糜竺的弟弟,糜夫人的哥哥,是为刘备的大舅子。与傅士仁一同降吴后颇感无地自容,遂终日很少进食,短短半年就羞愧而死,死前嘱咐下属草草安葬,不许归祖坟,以示无面目与祖宗相见。他的哥哥糜竺早在得知他降吴的消息后就在自己的家里自尽
6。
黄权,原为刘璋手下,极力劝说刘璋不要招刘备入川,用牙咬住刘璋的外衣,门牙都被刘璋带断。刘备掌握益州后,他也投降刘备。伐吴,未果,被大火阻挡在长江北岸,南下西归均不得,只好降曹,曹丕问他:“你投降我,上从天意,是不是想追随陈平韩信这样的古人啊”。黄权说:“我受我主刘备的大恩,只是如今被隔在江北,不能回益州了,又不能投降吴狗,只好投降你,怎么是要追随古人呢”。曹丕听后很感动,就没有为难他。他降后,有人在白帝城告诉刘备,让刘备把黄权的家属都收监,刘备不同意,说:“是我辜负了黄权,不是他辜负我啊”
7。
刘备新死,曹丕发动五路大军伐蜀。诸葛亮让马超守西平关,对抗西羌。马超单人独马来到西羌大营,让西羌国王彻里吉出来。彻里吉大惊,马超在马上把手中的长戟奋力向远方掷去。羌人纷纷下跪,彻里吉跪行取回马超的兵器,说:“不知道天威神将军到了,还望恕罪”,于是这一路大军就此退却
8。
钟会分兵汉中道的时候,傅佥为蜀国阳安关守将。钟会大军到关下,傅佥让部将蒋舒守关,自己下关战钟会。战至数合,蒋舒已经投降魏国让魏兵进关了。傅佥大怒,骂道:“忘恩背义之贼,有何面目见天下人”,于是死战钟会,及至单枪匹马身中数枪,他长叹:“我生是蜀臣,死了也是蜀鬼”,于是自刎而死。他就是当年傅彤的儿子
9。
刘谌,刘禅的第五子,封为北地王。刘禅欲投降,刘谌极力劝阻,说:“先帝非容易创立基业,今一旦弃之,吾宁死不辱也”,刘禅不听,把他轰出宫。刘谌回府杀妻儿,提剑到昭烈皇帝庙,大哭,说:“臣羞见基业弃于他人,故先杀妻子,以绝挂念,后将一命报祖!祖如有灵,知孙之心!”大哭一场,眼中流血,自刎而死
三 三国的介绍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
三国故事在我国古代民间颇为流行。宋元时代即被搬上舞台,金、元演出的三国剧目达30多种。元代至治年间出现了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元末明初罗贯中综合民间传说和戏曲、话本,结合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史料,根据他个人对社会人生的体悟,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年所刊刻的,俗称“嘉靖本”,本书24卷。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辨正史事、增删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国演义》。
罗贯中1330年一1400年之间,名本,号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说家。他的籍贯一说是太原今山西,一说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不可确考。据传说,罗贯中曾充任过元末农民起义军张士诚的幕客.除《三国志通俗演义》外,他还创作有《隋唐志传》等通俗小说和《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戏剧。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
《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近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他的义气是以个人恩怨为前提的,并非国家民族之大义。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视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
全书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气势充沛,生动活泼。
《三国演义》带来我国历史小说创作的热潮,它所塑造的一系列人物形象在我国已家喻户晓,妇而皆知。
《三国演义》的版本很多,主要有:明弘治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文字粗朴,内容平易;《三国志演义》,清毛宗岗增删评点本,约成书于康熙初年,该本在社会上流传最为广泛。人民文学出版社多次重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