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医大一院肝脏外科成功完成东北三省首例ICG荧光联合腹腔镜超声引导下复发肝癌射频消融术+尾状叶微小肝癌切除术,目前患者恢复良好,术后第1天便离床活动,第5天即痊愈出院。患者高某,男,46岁,一周前体检发现肝占位来我院就诊。该患乙肝病史10余年,曾于2013年因原发性肝癌在我院肝脏外科行开腹右半肝切除术,术后5年一直规范复诊监测。此次,肝脏外科姜洪池教授接诊后,经过询问病史、查体,仔细分析影像学资料,发现肝脏左内叶有一2.3cm大小的肿瘤,肝尾状叶有一约1cm的肿瘤,初步诊断为复发肝癌,建议他应该住院积极治疗。
经过全面的术前检查后,肝脏外科姜洪池教授、陆朝阳教授、麻勇教授以及腹部超声科杨秀华主任等专家联合为高某进行了多学科联合会诊(MDT)并制定了周密的治疗方案。
考虑患者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以及既往开腹半肝切除手术史,肝脏储备功能及腹腔粘连等情况必定不乐观,如何能够精确的定位肿瘤病灶,确保治疗彻底性的同时还可保留更多正常肝脏将是该患的最佳治疗预期。
考虑到肿瘤位置的特殊性、患者目前肝功储备状态以及远期预后效果,最终,MDT最终计划运用当前国内外领先的腹腔镜荧光导航技术行尾状叶肿瘤切除同时联合腹腔镜超声对肝脏左内叶病灶行射频消融治疗,该方案即确保了治疗的彻底性又有效地保留了更多的残肝体积,但该患既往手术史对本次腹腔镜手术以及术中射频定位操作都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因此团队又预备了中转开腹的治疗预案。
12月14日,肝脏外科麻勇教授手术团队、腹部超声科杨秀华主任,麻醉科张英茹主任、手术室护士等通力协作配合,按照预定方案成功应用腹腔镜微创技术充分松解该患腹腔重度粘连,并在ICG荧光导航对肝脏肿瘤进行精准定位,同时术中意外发现一枚术前影像学未能提示的微小肝癌,全部微小肝癌都进行了根治性切除,同时左内叶瘤体进行了充分射频消融,腹部仅有5个微小的穿刺切口,整个手术过程约3小时便顺利完成。
根据肝脏外科姜洪池教授介绍,该病人肝癌切除术后5年,腹腔粘连严重,同时两处复发病灶位置特殊,其中,位于尾状叶的微小肝癌位置刁钻,外周可操作空间较小;左内叶瘤体如果行切除治疗势必影响残肝功能,如行再次开腹切除手术+射频治疗,将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创伤。
此次腹腔镜荧光导航肝癌切除联合射频消融术的运用,为外科医生配备了见微知著的“千里眼”“金手指”,让整体治疗方案更为安全可靠,使得该患者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基础上保留了更多的正常肝组织,为患者的预后加上了一份宝贵的筹码。
该病人5年前行开腹右半肝切除,右侧腹部切口长约40cm,切口下粘连较重,加之患者肝硬化背景,如若再次开刀手术,将进一步增加腹部创伤,腹腔脏器副损伤的风险也将高。而且,二次手术术后切口疝的发生几率高达30%以上,也为患者潜在的后续治疗增加了更大的障碍和难度。
麻勇教授介绍,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腹部手术史已不再是腔镜手术的禁忌证且微创优势更为明显。
本次采用的吲哚箐绿(ICG)荧光导航是当前最先进的腹腔镜技术之一。通过ICG的荧光信号就能准确的定位到病灶,使得外科医生对肿瘤边界的定位更加精准,切除更加彻底。同时,该系统还可以发现术前影像学无法提示的病灶,有效提高肿瘤的根治效果。
本次手术还应用ICG荧光联合已经成熟的腹腔镜超声技术对射频病灶进行了定位,使得射频定位更为直观、准确和安全,同时荧光信号的减弱程度可对射频效果进行实时评估,疗效更为确切。
目前,ICG荧光导航设备已可实现国产化,极大地推动了技术的推广普及。
肝脏外科麻勇教授手术团队、腹部超声科杨秀华主任在进行手术操作本次MDT确定方案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哈医大一院肝脏外科MDT诊疗团队的整体微创诊疗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哈医大一院肝脏外科简介哈医大一院肝脏外科病房,是哈医大一院明星科室,“正行风、促发展”医德医风优秀科室,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国家级精品课程依托单位,国家优秀本科教学团队,黑龙江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教育部省部共建肝脾外科重点实验室。
科室成立于2006年,十多年来,在肝胆外科的微创外科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是黑龙江省唯一开展了肝胆外科所有治疗手段的科室。
科室常规开展经典半肝切除、肝尾状叶切除、肝段切除、ALPPS以及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等技术。每年完成肝脏切除手术500余例,并积极倡导和践行节血肝切除技术,是国内最早6家精准肝切除开展中心之一。
科室也是国内早期开展腹腔镜肝切除单位之一,肝脏手术腔镜比率达70%以上,多次举办“腹腔镜肝脏外科手术学习班”。
哈医大一院普外科早在1995年完成首例肝脏移植,肝脏外科目前是黑龙江省唯一获准开展活体肝移植和DCD肝移植的肝脏外科中心。
2014年7月至今,已成功完成肝移植29例。所有移植病例均存活良好,生活质量较高。
同时,在科研方面,以姜洪池教授作为首席专家,在普外科主任孙备教授的带领下,近年来先后发表SCI影响因子10分以上文章8篇,获教育部全国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