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三袁”是指明后期的文学流派。以袁宏道及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三人为首。因三人都是公安(今湖北)人而得名。三人都是明朝万历进士、明朝官吏和文学家,也是公安派的代表作家。
老二袁宏道,在三袁中成就最大,为公安派的创始者。其思想受明进步思想家、文学家李贽影响较深。重视小说、戏曲和民歌在文学上的地位。于诗文不满前后七子剽窃摹拟、复古主张,强调抒写“性灵”。企图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儒家思想的束缚。作品主要有《袁中郎全集》四十卷。凡文集二十五卷,包括《广庄》、《塵谈》、《觞政》、巜瓶史》等;诗集十五卷。其作品真率自然,内容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
老大袁宗道,字伯修,万历进士,官右庶子。前后七子倡导“诗必盛唐”,他们公安三袁则崇尚本色,反对摹拟。袁宗道对白居易、苏轼尤为尊敬推崇。主要作品有巜白苏斋集》。
老三袁中道,字小修,万历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其文学主张,反对摹拟,崇尚自然。作品有巜珂雪斋集》等。
感谢邀请,我们一起来探讨公安三袁留下了哪些作品。
公安三袁(又称三袁)是指明代晚期三位袁姓的散文家兄弟,他们分别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公安派主要有三个方面文学主张:一是反对承袭,主张通变。二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三是推重民歌小说,提倡通俗文学。
以袁宗道为首的“公安三袁” ,在晚明文学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公安派反对前七子和后七子的拟古风气,其创作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清新活泼,自然率真。
老大袁宗道,在文学上既反对复古,又注重学习前人“古文贵达”的精神,主张作家应“从学生理,从理生文”,他的诗文创作无人云亦云之作,多是有感而发、率真自然之作。代表作有《戒坛山一》、《上方山》、《小西天一》。
老二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俗套”的主张。代表作有《潇碧堂集二十卷》《潇碧堂续集十卷》《瓶花斋集十卷》《锦帆集四卷》。
老三袁中道,反对复古拟古,认为文学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天下无百年不变之文章”;提倡真率,抒写性灵。代表作有《珂雪斋集》20卷、《游居柿录》(即《袁小修日记》)20卷。
“公安三袁”全新的创作思想,在复古成风的晚明文坛独树一帜,创立了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流派——“公安派”或“公安体”,其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风格引领中国文坛数百年,其新文学思想对后世几百年思想文化以至“五四”新文化运动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公安三袁”创造的“公安体”,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值得后人恒久的学习和纪念。
谢谢邀请。
“公安三袁”是哪三袁?
“公安三袁”指的是明代的三位文学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他们是三兄弟,因为是荆州公安县长安里(今中国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他们也并称为“公安三袁”。
“公安三袁”的代表性文学作品
袁宗道的作品有《戒坛山一》、《上方山》、《小西天一》等,有《白苏斋集》22卷行世。
袁宏道的作品有《虎丘记》、《初至西湖记》、《满井游记》、《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等,有《袁中郎全集》行世。他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在“公安三袁”中文学成就最高。
袁中道的作品有《与愚庵》等,有《珂雪斋集》20卷,《游居柿录》、《袁小修日记》)20卷。
我是“每天读宋诗”,期待你的关注和批评。
只知道满井游记。
明朝时,湖北有一户姓袁的人家。袁家有兄弟三人,三兄弟非常友爱,而且他们从个个聪明机敏,打小便勤奋好学,对人便是彬彬有礼,深受乡里喜爱。教书先生们都觉得袁家三兄弟是品学兼优的可造之才,于是,不遗余力地将自己所学传授给他们。 后来,兄弟三人都成了中国杰出的大学问家。他们就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因为他们都是湖北公安人,史称“公安三袁”。
【袁宗道】(1560~1600)字伯修,号玉蟠,又号石浦。明代文学家,明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十七年(1589)会试第一,选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右庶子。“公安派”的发起者和领袖之一,与弟宏道、中道并称“三袁”。荆州公安人。万历十四年(1586)礼部会试第一,次年任翰林院编修,授庶吉士。在复古派极盛一时的情况下,他独推白居易、苏轼,成为共安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文学上他既反对模拟复古,又注重学习前人“古文贵达”的精神,先后发表《论文》上下两篇,在中国文学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这两篇论文批驳前后“七子”违反文学发展规律,倡导剽窃蹈袭、复古倒退的谬论,主张作家应“从学生理,从理生文”。著有《白苏斋集》22卷行世。他的诗文创作无人云亦云之作,多是有感而发、率真自然之作。代表作有《戒坛山一》、《上方山》、《小西天一》等。
【袁宏道】 简介 (1568~1610)明代文学家,"公安派"主帅,袁宗道二弟。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荆州公安(今属湖北)人。 袁宏道始终无意于仕途,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曾写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记,如《虎丘记》《初至西湖记》等。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险登临。他曾说“恋躯惜命,何用游山?”“与其死于床,何若死于一片冷石也。”(《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在登山临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个性得到了张扬,文学创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涨。
【袁中道】(1570-1623) 明代文学家。字小修,一作少修。湖北公安人。"公安派"领袖之一,袁宗道、袁宏道胞弟。16岁中秀才,以豪杰自居,反对复古拟古,认为文学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天下无百年不变之文章";提倡真率,抒写性灵。晚年针对多俚语纤巧的流弊,提出以性灵为中心兼重格调的主张。创作以散文为佳,游记、日记、尺牍各有特色。其诗偶有关心民生疾苦之作,也写得较清新。但诗文思想较平泛,酬作应答、感时伤怀,艺术上创新不够。有《珂雪斋集》20卷,《游居柿录》(《袁小修日记》)20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