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力训练# 导语】大年三十,除夕之夜,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每个人的除夕之夜都不尽相同,也许,你会在诗词中找到和自己最近的那一位。下面是 分享的关于除夕的古诗词【10首】。欢迎阅读参考!
1.关于除夕的古诗词
除夕
于谦〔明代〕
今宵是除夕,明日又新年。
爆竹惊残梦,寒镫照独眠。
风霜催腊尽,梅柳得春先。
抚景情无限,那能不怅然。
译文
今晚就是除夕之夜,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爆竹声将我从梦中惊醒,只一盏寒灯独自照着我入眠。
风霜催促着腊月尽快过去,梅花和柳树最先知道春的消息。
看着这些景象心绪翻涌,哪里能做到心中不怅然失意。
注释
除夕: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旧岁至此夕而除,次日即新岁,故称。晋周处《风土记》:“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剪灯新话·三山福地志》:“更及一旬,当是除夕,君可于家专待。”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除夕》:“京师谓除夕为三十晚上。”
镫:同“灯”,指油灯。
怅然:形容因不如意而不痛快的样子。
2.关于除夕的古诗词
除夕
文徵明〔明代〕
白发婆娑夜不眠,孙曾绕膝更翩跹。
已知明旦非今日,不觉残龄又一年。
旧事悲欢灯影里,春风消息酒杯前。
更阑人静鸡声起,却对梅花一灿然。
文徵明简介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3.关于除夕的古诗词
除夕吴子充诸人集旅寓有感
谢榛〔明代〕
一年忧喜今宵过,两鬓风霜明日新。
书剑自怜多病客,江湖同是放歌人。
宫中烛映西山雪,笛里梅传上国春。
他日听莺怀旧侣,不知谁共醉芳晨。
谢榛简介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著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4.关于除夕的古诗词
水调歌头·除夕
李处全〔宋代〕
今夕定何夕,今夕岁还除。团栾儿女,尽情灯火照围炉。但惜年从节换,便觉身随日老,踪迹尚沈浮。万事古如此,聊作旧桃符。
任东风,吹缟鬓,戏臞儒。韶颜壮齿,背人去似隙中驹。杯酌犹倾腊酒,漏箭已传春夜,何处不歌呼。惟愿长穷健,命酹且欢娱。
李处全简介
李处全(1134-1189)约宋孝宗淳熙初前后在世[即约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在世]字粹伯,里居及生卒年俱不详。徐州丰县(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曾任殿中侍御史及袁州、处州等地方官。有少数词作表现了抗敌爱国的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处全工词,有晦庵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5.关于除夕的古诗词
卜算子·除夕
朱敦儒〔宋代〕
江上见新年,年夜听春雨。有个人人领略春,粉淡红轻注。
深劝玉东西,低唱黄金缕。捻底梅花总是愁,酒尽人归去。
朱敦儒简介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6.关于除夕的古诗词
双雁儿·除夕
杨无咎〔宋代〕
穷阴急景暗推迁。减绿鬓,损朱颜。利名牵役几时闲。又还惊,一岁圆。
劝君今夕不须眠。且满满,泛觥船。大家沈醉对芳筵。愿新年,胜旧年。
杨无咎简介
杨无咎(1097~1171)字补之,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字无咎。自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
7.关于除夕的古诗词
鹧鸪天·丁已除夕
赵师侠〔宋代〕
爆竹声中岁又除。顿回和气满寰区。春见解绿江南树,不与人间染白须。
残蜡烛,旧桃符。宁辞末后饮屠苏。归欤幸有园林胜,次第花开可自娱。
译文
在爆竹声中一年又过去了。感受到春的气息,顿觉温暖充满了天地之间。春风吹绿了江南的树木,却不能把我的白胡须染黑。
家里还是往日的蜡烛,旧日的桃符,没有变化。大家依次喝着屠苏酒,我却宁愿不成为最后喝屠苏酒的人。如今辞官回家还好有园林美景供我观赏,等待着万紫千红的花依次开放也可以自娱自乐。
注释
和气:古人认为天地间阴气与阳气交合而成之气。万物由此“和气”而生。
寰区:天下;人世间。
桃符:古时挂在大门上的两块画着门神或写着门神名字,用于避邪的桃木板或纸,相当于门神像。
屠苏:酒名。古代中国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
归欤:返回本处。引申为辞官回家。
次第:依次,按照顺序。
8.关于除夕的古诗词
临江仙·癸未除夕作
李慈铭〔清代〕
翠柏红梅围小坐,岁筵未是全贫。蜡鹅花下烛如银。钗符金胜,又见一家春。
自写好宜祛百病,非官非隐闲身。屠苏醉醒已三更。一声鸡唱,五十六年人。
注释
蜡鹅花:古代年节以蜡捏成、或以蜡涂纸剪成凤凰为饰物,蜡鹅花当即此类。
钗符金胜:均为女子发饰,菱形者称方胜,圆环者称圆胜。
好宜:旧俗除夕写“宜春帖”或吉利语以祈福。
“非官”句:李慈铭于清光绪间在京任闲职,不掌政务,读书著作遣日。
屠苏:古俗,除夕合家饮屠苏酒以避疫,屠苏为茅庵,相传屠苏中一仙人所酿,故名。
9.关于除夕的古诗词
客中除夕
袁凯〔明代〕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
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
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
译文
今儿晚是怎样的一个夜晚?只能在异地他乡诉说故乡。
眼看别人的儿女一天天长大,自己的客游生活却岁岁增长。
战乱连年不断、无休无歇,关山阻隔,故乡归路渺茫。
饮一杯除夕避邪的柏叶酒,压不住思亲眼泪万千行。
注释
客中除夕:在外乡过大年除夕。客中,客居外乡之时。
“今夕”句:语出《诗经·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这里借用以抒写除夕怀念家人的愁思。
“他乡”句:从刘皂《旅次朔方》(一作贾岛《渡桑干》)的“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句化出。
戎(róng)马:指军事行动、战乱。
无休歇:未停止过。
“关山”句:用杜甫《登岳阳楼》“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句意。关山,关口和山岳,这里代指故乡。渺茫,遥远,看不清楚。
柏(bǎi)叶酒:用柏叶浸过的酒,也叫“柏酒”。古代风俗,以柏叶后凋耐久,因取其叶浸酒,元旦共饮,以祝长寿。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南朝·梁·庾肩吾《岁尽》:“聊开柏叶酒,试奠五辛盘。”唐·孟浩然《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本草纲目》:“柏叶可服食,元旦以之浸酒,辟邪。”
未敌:不能阻挡。指欲借酒消愁,但仍阻止不了热泪滚滚。
赏析
这首诗记写了作者旅居在外的一个除夕夜,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首联点题,开门见山交待了诗人在除夕之夜不能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表现出诗人思念家乡有感情。诗人本来知道“今夕”是除夕,却开头用一个问句,表现出惊叹之意,今晚是什么日子,为什么他们这些外乡人都在谈论自己的家乡呢。平淡的问语中,显出了深深的思乡之情,接下来更进一层描写作者的感受。
“看人儿女大,为客岁月长”,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的亲身感受,过年家家都是合家团聚,而自己却有家不能回,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的儿女一天天长大,而自己有儿有女却不能尽到做父亲的责任。游子在外,竟连自己的儿女近况如何都不了解,不禁辛酸。这二句虽然写得平平常常,可仔细体味,其中却包含着诗人那种言传不及意会的极大痛苦。
“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这两句交待出造成游子不幸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元末时期的战争频繁,同时表达出诗人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愿望。
“一杯柏叶酒,未敌泪千行”,这句写出了诗人那种特殊环境下的特殊感受,别人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中,而自己却作客居他乡,只能借酒浇愁。但是,柏叶酒也不能消愁去恨。除夕之夜,合家团圆,喜迎新春,而诗人久居他乡,社会仍不安定,妻离子别的痛苦,不能不使诗人“泪千行”。
这首诗语言自然朴实,浅显易懂,音节响亮,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尤其是“看人儿女大,为客岁月长”是世人赞赏的佳句。
10.关于除夕的古诗词
癸巳除夕偶成
黄景仁〔清代〕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译文
时间慢慢地流逝,千家万户一片欢歌笑语;从时间流逝、外物变迁中感觉某种忧患正悄悄地袭来。
可惜人们无法理解我的担忧,只能独自一人静悄悄地站在市桥上,仰望夜空,把一颗星星当作月亮观看了很久。
注释
漏:漏壶,古代计时仪器。
迟迟:指时间过得很慢。
潜:暗中,悄悄地。
物外知:从时间流逝、外物变迁中感觉出来。
市桥:指作者家乡市镇中的桥。江南城镇多傍水为街,市中多桥。
识:shí,在这里是认识的意思。
赏析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诗人思绪纷纷。上句尽情渲染了除夕夜千家万户的欢迎气氛。“千家笑语”四字紧扣题目“除夕”,描写了除夕之夜千家万户守岁迎春,欢歌笑语的气氛。人们感觉时间流逝得太快了,以至于不知不觉已到了深夜。诗人此时思绪连绵,独生忧患。“忧患”与“千家笑语”的气氛很不协调,而在这里却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封建社会里,由于贫富悬殊,除夕之夜,几家欢乐几家愁。诗人与家人团聚,本可以过愉快的除夕,但诗人却忧虑重重,这充分表现了诗人“众人皆醉吾独醒”的孤高情操和幽愤多思的性格。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这两句写诗人心中忧闷而产生的独特行为。上句的“悄立”二字,写诗人一人静悄悄地站在市桥上,用外形的静谧暗示内心的不平静。“人不识”三字,写出并不是人们不认识诗人,而是感叹那些欢歌笑语的人们不了解他心中的忧患。因而诗人感到更加孤独。下句是“悄立”的“延伸”,诗人心中的忧患无法排解,便独立一人到市桥上,长久伫立,凝视天上的一颗亮星。周围的一切仿佛都不存在,似乎已经超然物外,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看多时”含蓄地回答了诗人“忧患”的内容。诗人感到星移斗转,岁月如桥下的流水,一去不返,联想自己,少负盛名,却怀才不遇,即将而立之年,功不成,名不就,穷途潦倒,贫病交加,愤激悲伤之情,一齐涌上心头。
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是:诗人没有正面着墨去写忧思,而只是描写诗人在除夕之夜家家团聚、笑语声声的时刻悄立市桥上的特殊行为,从气氛的渲染和诗人默然无声凝视长空的形象给人一种感染。这样写,看似平淡,但含蓄深厚,把诗人的忧愁郁闷的’心情表达得更为深沉,更加强烈,也更有艺术表现力。
这首诗的特色是言近旨远,意象鲜明,贴近生活,而又诗意含蓄,寄情远大,诉说的是对整个现实、人生的忧虑与感愤。